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联合制碱法原理及流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9181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联合制碱法原理及流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联合制碱法原理及流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联合制碱法原理及流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合制碱法原理及流程 联合制碱法(简称联碱法)与氨碱法之主要不同处在于:把过滤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的氯化铵分离出来,因此,联碱法的特点是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1、 氯化铵的分离(1)热法(蒸发法) 将过滤母液加热蒸馏脱出游离氨和二氧化碳,再加热蒸发析出氯化钠,分离氯化钠结晶后的母液经冷却降温析出氯化铵(此为先析盐后析氨;也可先析氨后析盐)。 氯化铵水溶液具有较大的腐蚀性,而热法制取氯化铵有是在高温、高浓度的条件下进行操作,腐蚀性更强,蒸发器材料不易解决。采用钛和钛铝合金材料价格较高;不透性石墨材料强度较低;环氧酚醛加石墨灰填料烤漆和搪瓷防腐,也有被破坏现象。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2、是热法生产的关键。(2)冷法将过滤母液降温、加入固体氯化钠 的方法,即本报告所介绍的联合制碱法。该法分两个过程:第一过程为生产纯碱的过程,简称制碱过程;第二过程为生产氯化铵的过程,简称制铵过程,两个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向循环系统中加入原料(氨、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不断地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制碱过程,与氨碱法相似。将母液2吸氨、碳酸化, 使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离,再将碳酸氢钠结晶煅烧制得纯碱。 其主要化学反应为: NaCl+NH3+ CO2+H2O=NaHCO3+NH4Cl2 NaHCO3=Na2CO3+CO2+H2O 制氨过程:将母液1吸氨、降温并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铵单独析出成为产

3、品。(加入氯化钠的目的:由于母液1内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三种盐是共同饱和的,为防止它们与氯化铵同时析出须加入氯化钠,以增大重碳酸盐的溶解度、降低氯化铵的溶解度,使之由母液中单独析出)。2、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盐(氯化钠)在洗盐机内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卤水)洗涤,出去其中大部分钙、镁杂质,在经粉碎机粉碎,立洗桶分级、稠厚,滤盐机愤怒里,制成符合规定纯度、粒度的洗盐.洗盐送至盐析结晶器;洗涤液(俗称脏卤水)循环使用,当其中含杂质较高时,则回收处理. 初开工时在盐析结晶器内制备饱和盐水,饱和盐水经吸氨器吸收氨制成氨盐水.氨盐水(正常生产用氨母液2)在炭化塔内吸收二氧化碳,使其中的氯化钠和氨转化成

4、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并且使碳酸氢钠析出成为碳酸氢钠悬浮液, 碳酸氢钠悬浮液经滤碱机分离的出固体碳酸氢钠(俗称重碱)送到煅烧炉加热分解成碳酸钠,包装即为纯碱产品;分解出的二氧化碳气经冷凝塔、洗涤塔降温和洗涤,再经压缩机压缩送入碳化塔制碱. 过滤重碱后的母液(母液1)经吸氨器吸收氨制成母液2,去清洗外冷器,然后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降温后送入冷析结晶器,通过外冷器与冰机系统送来的载冷体(卤水)进行热交换,冷却析出部分氯化铵;清液(半母液2)有冷析结晶器溢流入盐析结晶器,加入洗盐再析出部分氯化铵.有冷析结晶器即盐析结晶器内取出氯化铵悬浮液,经稠厚器稠厚,滤铵机分离,湿氯化铵送到干燥炉干燥,包装即为氯化铵产品;滤液送回盐析结晶器,盐析结晶器清液(母液2)送入换热器与氨母液1进行交换,再经吸氨器吸收氨制成氨母液2,氨母液2经澄清桶澄清除去杂质后送入碳化塔制碱。如此连续循环,不断地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产品。联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淡液(含氨杂水)送入淡液蒸馏塔回收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