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排水沟、排水渠(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9038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截排水沟、排水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排水沟、排水渠(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截水沟、排水渠及砌体工程施工1.4.1截水沟、排水渠分项治理施工 1.4.1.1排水沟工程在滑坡体内沿滑坡纵向布置一条主排水沟,水沟断面采用矩形断面,沟壁厚30cm,采用M10水泥砂浆浆砌块石结构,沟内净深60cm,净宽120cm。底板厚20cm,采用C20素混凝土现浇,设计总长度560m;在每级台阶在后缘修建引水沟,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沟壁厚10cm,采用M10水泥砂浆浆砌块石结构,沟内净深20cm,净宽20cm。底板厚10cm,采用C20素混凝土现浇,设计总长度2876m。1.4.1.2截水沟工程在革底滑坡边界外侧5.0m处布置一条截水沟,截水沟全长1508.10m,截水沟断面采用梯形

2、,底面净宽0.4m,净深0.6m,沟壁边坡坡比1:1.00,沟壁厚度0.4m;沟身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沟底铺设C15杦垫层,厚100mm,每边宽出100mm;自沟顶面以下0.2m按5%斜率设置80PVC管进行沟身排水,泄水孔水平间距2.0m;泄水孔后充填砂砾石囊带形成反滤层,尺寸规格为300300300mm;沟槽采用人工开挖,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回填沥青麻筋。沟纵比降大于0.5的沟段,需要设置跌水坎。1.4.1.3排水渠工程 在滑坡前缘对门沟修建排水渠引导堰塞湖,排导流渠采用全埋式,渠全长308m,过水断面采用矩形,底面净宽5.0m,净深2.0m,沟身采用M10浆砌片

3、石砌筑,沟底铺设C20混凝土垫层,厚100mm,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回填沥青麻筋。1.4.2砌体工程施工范围本工程砌体建筑物为本合同施工图纸和监理人指示的各类砌体工程建筑物,其工程项目为浆砌石截排水沟。1.4.2.1施工措施计划每项砌体工程开工前28天,提交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施工措施计划内容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图;砌体工程施工方法和程序;施工设备的配置;场地排水措施;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1.4.2.2材料试验报告砌体工程开工前28天,将工程采用的各种石料的材料试验成果报告,报送监理人批准。在砌体工程砌筑过程中,按监理人指示提交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

4、,其内容包括:砌体材料的取样试验成果;砌体工程基础的质量检查记录;砌体工程砌筑的质量检查记录;质量事故处理记录。1.4.2.3完工验收资料在砌体工程完工验收时,向监理人提交完工资料,其主要内容有:砌体工程竣工图;砌体材料试验报告;砌体工程的砌筑质量报告;监理人要求提交的其它完工资料。1.4.2.4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88;1.4.2.4砌石1.4.2.4.1砌石体的石料应采自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批准的料场,石料的开采方法应经监理人批准。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

5、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1.4.2.4.2砌石体分毛石砌体和料石砌体,各种石料外形规格如下:毛石砌体: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料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四种。料石各面加工要求应符合GB50203-2002的规定。用于浆砌石的粗料石包括条石和异形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应大于50cm,块高大于25cm,长厚比不大于3,石料外露面应修琢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5mm。砌石应经过试验,石料容重大于25kN/m3,湿抗压强度大于100M

6、Pa。1.4.2.5砂、砾石1.4.2.5.1砂和砾石的质量应符合DL/T 5151-2001的规定。 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1.4.2.5.2混凝土采用二级配,砾石粒径为520mm及2040mm。1.4.2.6水泥和水1.4.2.6.1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的要求,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1.4.2.6.2施工用水质量达到施工图纸要求的标准才能拌制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对拌和及养护

7、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1.4.2.7 胶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1.4.2.7.1 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人批准。1.4.2.7.2 拌制胶凝材料,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1.4.2.7.3 胶凝材料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

8、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1.4.2.7.4 胶凝材料拌合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min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合。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才使用。1.4.2.7.5 胶凝材料采用随拌随用的方式。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1-1选定。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坚决不使用已初凝的胶凝材料。表1-1 胶凝材料允许间歇时间砌筑时气温(C)允许间歇时间(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0309012010201351805101951.4.3砌体工程施工工序砌体工程施工程序流程0。

9、图1-1砌体工程施工程序流程图1.4.4砌体工程施工工艺砌体砌筑施工工艺为:测量放样修理、清理基底自检尺寸和标高砌体砌筑自检水泥砂浆勾缝或抹面养护单项工程验收竣工验收。1.4.4.1施工要求1.4.4.1.1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1.4.4.1.2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1.4.4.1.3砌石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GB50203-98表6.1.6中的规定。1.4.4.1.4砌筑块石基础的第一个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

10、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1.4.4.1.5块石砌体应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1.4.4.1.6块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1.4.4.1.7块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1.4.4.1.8块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相邻的中距不应大于2m。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

11、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1.4.4.1.9块石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1.4.4.2浆砌石砌筑1.4.4.2.1 浆砌石砌筑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种主要材料的计划用量,制定材料计划。材料进场后,分批抽样检查和试验,并将结果报监理人审批后方可使用。1.4.4.2.2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技术交底,了解工程的施工特点、技术质量要求。1.4.4.2.3 按设计要求测量放样,进行基础开挖、清理、整平、夯实,在基础周边开挖施工临时排水沟,保持基础干

12、燥。基础开挖及清理达到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测量放样并立标尺,每隔23m设一标尺,标尺之间拉线控制砌体轮廓线及尺寸。1.4.4.2.4 铺筑前先石料洒水湿润,表面充分吸水,但表面不残留积水。砌筑时先在基础上先铺一层2030mm厚水泥砂浆,再铺块石,且大面向下。砌体分批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1.4.4.2.5 砌体的灰缝厚度为2030mm,砂浆饱满,无空洞。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再用碎块或片石嵌实。1.4.4.2.6 水泥砂浆勾缝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1:1至1:2之间。勾缝砂浆单独拌制,不与砌筑砂浆混用。1.4.4.2.7 勾缝块

13、石砌筑24h后进行清缝,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将槽缝冲洗干净,不残留灰渣和积水,保持缝面湿润。抹面前将岩面表面湿润,按设计砂浆厚度进行抹光、压光。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刷洗干净。1.4.4.2.8 在砌筑后1218h之间开始养护,保持外露面湿润。水泥砂浆砌体养护时间为14天,混凝土砌体的养护时间为21天。在养护期间经常洒水,使砌体表面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1.4.4.3水泥砂浆勾缝防渗1.4.4.3.1 采用料石水泥砂浆勾缝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1:1至1:2之间。1.4.4.3.2 防渗用砂浆应采用P.O.3

1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1.4.4.3.3 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1.4.4.3.4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1.4.4.3.5 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湿润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震动。1.4.4.4养护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混凝土砌体为21天。1.4.4.5原材料质量控制1.4.4.5.1 砌石材质必须坚实、新

15、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呈块状且中部厚度大于15cm,砌石材料需经物理性能检测,石料强度满足不小于MU10,禁止使用物理力学性质、外形尺寸等不合格石料;1.4.4.5.2 砂浆中的砂满足粒径为0.155mm,细模数为2.53.0的要求,砌砖砂浆的生石灰,在熟化成石膏时,必须用过滤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要大于7天;1.4.4.5.3 砖块在砌筑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4.4.5.4 水泥经检验合格后,按到货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做好防雨、防潮措施;1.4.4.5.5 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制砂浆,不得随意改变砂浆配比。1.4.4.6砌筑质量控制1.4.4.6.1按规范要求定期对砂浆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报告报送监理审批;1.4.4.6.2认真按设计要求进行砌体的分缝、排水孔、预留孔(洞)等的安设;1.4.4.6.3砌墙体内安设的拉结筋要求平直,并保护好外露部分,禁止任意弯折,预留部分要满足设计要求;1.4.4.6.4禁止使用有泥灰石料直接进行浆砌筑,用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1.4.4.6.5砌体砂浆和勾缝砂浆要分开堆放,禁止混用;1.4.4.6.6砌砖体接搓处灰浆要密实,缝、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