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8524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云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22题,总分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大题,50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迎着。 B.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欺骗。 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这里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比得上。2.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的是( )(3分) A.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

2、.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入前为寿 D.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不如因善遇之3. 下列句子与“使毕使于前”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 群臣侍殿上者。 C.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 不然,籍何以至此?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4分)(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4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

3、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

4、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选自周书,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

5、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B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C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D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宇文贵字永贵”,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B公侯指爵位。爵位是古代皇帝专授予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于表示

6、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魏废帝,谥号。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例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都是谥号。 D邑万户之人被称“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社会地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 B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C宇文贵有为政之能。镇蜀期间,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

7、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 D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8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4分)(2)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4分)(三)古诗词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谢逸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9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分析和

8、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二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第三句中“红日”侧重表现出天气晴朗的景致。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在画楼影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在,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下片开头写少女梳妆之精心和首饰之精美。“叶叶蜂儿颤”则是比喻她的首饰精美如大自然的蜜蜂在花叶上起伏颤动,生动形象。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但却倾露

9、出内心的怅惘之情。10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 论语中表明自己见到贤德之人与不贤德之人后态度做法完全不同的两句是: , 。 (2) 荆轲刺秦王中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悲壮凄凉的氛围的一句是: 。(3)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诗是: ,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大题,2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走正门王春迪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

10、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

11、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

12、,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

13、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一日,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

14、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原文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主要是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 D海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