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8258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杂草与鼠害防除复习提纲课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概论一.杂草的定义 杂草是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它和栽培植物竞争阳光、水分、养分,帮助病虫害的漫延和传播,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植物的杂草化是指那些原本自然分布的或是被栽培的植物在新的人工生境中自然繁殖其种群并转变为杂草的演变过程。植物的杂草化包括原初植物的杂草化和现代植物的杂草化两大类。原初植物的杂草化是指在地球经历第四纪冰川后生存和传播的某些植物长期相继受到人类原始农业、器具农业、机械农业或石油农业和化学农业活动及生境的改良等深刻影响下形成杂草的过程。现代植物的杂草化主要是指外来栽培植物的杂草化(不包括检疫性杂草)、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杂草化及逸生植物的杂草化三个方面。二、杂草

2、的危害 1.与农作物争水、肥、光能等。2.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3.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诱发病虫害的发生。4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5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6影响人畜健康。7影响水利设施。三、杂草的利用价值1、优良基因的利用2、杂草营养成分的利用3、杂草特殊物质的利4、杂草多样性的生态学效应5、美化环境、减少污染(1) 资源利用,代替引进草坪。(2)作为绿化植物,美化环境。(3)维持生物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4)节约城市绿地景观建设成本。(5)保水固土。(6)城市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7)减少其他的物种入侵和生物防治。第二章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

3、第一节杂草的生物学特征1.多种授粉途径和繁殖方式。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和落粒性。3.多种传播方式。4.种子的长寿性。5.出苗、成熟期持续不一。6.具有C4光合途径,能速成生长发育。7.可塑性。8.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9.对作物的拟态性。第二节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一.杂草个体生态1.种子休眠的生理生态杂草种子的休眠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内因(由杂草本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决定的,称之为原生休眠):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胚未发育成熟。外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人眠,称作诱导休眠或强迫休眠):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干旱涝渍、除草剂、黑

4、暗和高CO2等所引起,使已解除休眠可以萌发的子实重新进入休眠状态。不过,无论是由内因造成的原生性休眠或由外因导制的诱导休眠,都可通过适当的方法或通过改变其环境条件而打破。二杂草种群生态1杂草种子库 杂草种子库是指存在于确定面积的土壤表面及其下的土层中具有活力的杂草种子及营养繁殖器官总数,是杂草得以自然延续种族的关键所在。杂草种子库的大小:杂草种子库的大小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壤中有活力的杂草种子数量来表示。杂草种子库的种类组成:杂草种子库一般由一年生或二年生杂草种子组成,包括夏季杂草和冬季杂草,其中又以阔叶杂草种子占绝大多数。杂草种子在土层中的分布:我国学者对小麦、油菜、水稻等作物田间杂草种子库的垂

5、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种子主要分布于0-10 cm的表层土壤。2杂草种群动态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杂草种群总是按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增长,即起初增长缓慢,接着有一个迅速增长期;当种群的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个体之间出现竟争,种群的增长率放慢;最终当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载有量(k)时,增长率变为零。3杂草和作物间的竟争竟争的概念 植物在共生条件下,种间以及种内不同植物间的相互干扰与抑制称作竟争。这种干扰与抑制作用即包括植物对水分、养分、光照与空气等生活条件的竟争,也包括植株间的异株克生效应。在杂草-作物生态系统中,杂草与作物产生竟争(种间竟争);而在杂草的混合群落中,不

6、同组成成分之间也产生竟争(种内竟争)。在杂草的综合治理中,我们既要考虑杂草与作物间的竟争,也要充分利用杂草间的竟争。杂草与作物间的资源竟争 地上竟争(杂草与作物间的地上竟争主要是指对光的竟争。)、地下竟争(包括营养竟争和水分竟争。杂草与作物的地下竟争常常重于地上竟争。)、不同资源竟争的互作。影杂草与作物间竟争的因素 杂草种类与密度、作物种类品种密度、相对出苗时间、水肥管理、环境条件。4竟争临界期与经济阈值竟争临界期 从竟争开始至作物能够控制杂草的时期称为竟争临界期或临界无草期,是指作物对杂草竟争敏感的时期,是作物生育过程中防止减产所必须保持田间无草的时期。 经济阈值 作物增收效益与防治费用相等

7、时的草情称之为经济阈值或经济危害阈值,为了使防治措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求防治费用支出必须低于因防治而得到的增产效益,这样就需要制定各种作物的防治指标。5化感(他感)作用化感作用定义(他感作用、异株克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其本身产生的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的化学物质对另一种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排斥或促进的效应。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根系分泌物、植物体内由茎叶等部位产生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植物地上部受雨、雾和露水淋洗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并释放到土壤里的化学物质。利用化感作用控制杂草的方法利用残株履盖。轮作。利用伴生植物。提取化感物质,合成新型除草剂。转基因

8、育种。第三节 杂草群落生态学一、杂草的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的特点 繁殖能力强。整殖器官比种子大而重。抗干燥的能力比种子差。个体发育早。传播主要受母抹控制。 二.群落组成 1.群落形成的原因(1)对养分的需求不同。(2)引起死亡的原因不同 。(3)对毒剂的敏感不同。(4)对生长条件需求的时期不同。三.杂草群落的演替引起农田杂草异发演替的主要因素有:1.杂草繁殖器官的传播。2.土壤肥力。3.土壤湿度。4.土壤pH 。5.轮作和种植制度。6.土壤耕作。7.除草剂的施用。第三章杂草的分类、分布及常见农田杂草第一节杂草的分类、分布一.杂草的分类1.按亲缘关系分类依据亲缘关系可以把杂草分为五大类:藻类植物,

9、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被子植物又分单子叶,双子叶纲。在化学除草中,首要的是区分单子叶与双子叶杂草,在单子叶中根据形态特征区分禾本科与莎草科杂草;在双子叶中要区分一些主要科别如蓼科、藜科、十字花科、菊科等。形态特征鉴定杂草的依据,花、叶片、子叶、根、茎是鉴定双子叶杂草的根据;芽、叶片、叶舌、叶耳、叶鞘以及根是鉴定禾本科杂草的标志。单子叶杂草(胚有一片子叶,通常驻叶片窄而长,平行叶脉,无叶柄),双(两片子叶,叶片宽,网状叶脉,有叶柄)。单子叶纲中,农田杂草主要集中在禾本科(叶鞘开张,有叶舌,茎圆或扁平,节间中空),莎草科(叶鞘包卷,无叶舌,茎三棱,通常实心

10、,无节)。2.按生物学习性分类(1)一年生杂草。(2)越年生或二年生杂草。(3)多年生杂草。(4)寄生杂草。但在生产上应用除草剂时,一般根据除草剂品种的作用特性,按形态特征,将杂草划分为下类别:多年生阔叶杂草。大粒一年阔叶生杂草。双子叶,种子繁殖,种子直径超过2mm,发芽深度5cm。小粒一年生阔叶杂草。双子叶,种子繁殖,种子粒径小于2mm,发芽深度02cm。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大粒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种子直径超过2mm,发芽深度达5cm以上。小粒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种子直径小于2mm,发芽深度1-2cm。三.世界和中国主要农田杂草1.世界。18种恶性杂草依次为:香附子、狗芽根、稗、光头稗、蟋蟀草、假

11、高梁、白茅、 凤眼莲花 、马齿苋 、藜、马唐、田旋花 、野燕麦、 绿穗苋 、刺苋 、铁荸荠 、两耳草 、简轴草2.中国主要农田杂草。我国有农田杂草580种,隶属于77个科。其中菊科77种(13%),禾本科66种(11%),莎草科35种(6%);稻田杂草129种占22%,旱地杂草427种占74%,水田和旱田均有的杂草24种占4%;一年生278种,48%,二年生59种,10%,多年生243种,42%。第二节 农田杂草识别的基础知识二、幼苗1幼苗的形态。幼苗的第一条根是由胚根发育形成的,称为初生根,幼苗的子叶是胚的幼叶,子叶着生的部位为子叶节。子叶节与初生根之间的一段轴称为下胚轴;子叶节与初生叶之间

12、的一段主茎为上胚轴。2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大多数双子叶杂草及少数单子叶杂草幼苗属于这一类型。子叶留土幼苗,大多数单子叶杂草及少数双子叶杂草幼苗属于这一类型。 三、根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据其外形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四、茎1依据茎质地分类:草质茎、木质茎、藤本。2据其生长习性分类: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平卧茎。3据变态茎的外形分类: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4据茎的横切面形状分类:圆形、三棱形。五、叶2叶序。叶序是指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方式。(1)互生:茎的每一节上只有一个叶子,上下两节的叶着生点有一定的角度。(

13、2)对生:茎节上两叶相对着生。(3)轮生:茎节上围绕茎着生3片以上的叶子。7叶裂。(1)羽状裂叶。羽状深裂、羽状全裂、大头羽裂。(2)掌状裂叶。又分为: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9单叶和复叶。(1)单叶。(2)复叶。羽状复叶,分为: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分为: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数回羽状复叶。三出复叶:仅3个小叶生在总叶柄上,分为:羽状三出复叶、掌状三出复叶。六、花1花的组成。(1)花梗。(2)花托。(3)花萼。(4)花瓣。(5)花被。(6)雄蕊。(7)雌蕊。3花冠的类型。(1)依花瓣的离合分类:离瓣花、合瓣花。(2)依花冠的形状分类:十字形花冠、唇

14、形花冠、辐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蝶形花冠。七、花序(1)按花序着生的位置分类:顶生花序、腋生花序、腋外生花序、茎生花序、根生花序。(2)按花序开放顺序分类:无限花序、有限花序、混生花序。(3)按结构形式分类:穗状花序、肉穗花序、头状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复伞形花序。第三节蕨类杂草1问荆别名:笔头草、接骨草。(1)形态特征 根茎发达,黑褐色,入土深1-2米,并有小球茎。地上茎直立,二型,分为育茎和不育茎:育茎单一,无色或带褐色;不育茎绿色,多分枝。叶鞘齿每2-3个连接。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茎枝因沉积有多量的硅质,故质地粗糙。孢子囊穗具柄,长椭圆形,顶生、钝头。孢子头六角盾形。(3)

15、分布与为害 部分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受害较重。第三节单子叶杂草一. 禾本科(Gramineae)幼苗:种子萌发时,1片子叶脱出种壳,露出地面,或留在其中,并存在地里;由胚发育形成幼苗,其真叶具有平行叶脉,单子叶植物的幼苗种子萌发时,子叶全部留在种壳内,而一直埋在地里幼苗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里长出来,叶片呈各种形状,具有直出平行叶脉幼苗第一片真叶呈卵圆形、卵形、椭圆形、带状及带状披针形(稀退化呈鳞片状或仅有叶鞘),第二片真叶从第一片真叶的开放叶鞘中长出来(稀为闭合的),依次类推,并以2行方式排例,叶片与叶鞘之间有明显相接处,并常有叶耳、叶舌禾本科杂草幼苗。成株:有叶植物陆生植物(也有部分禾本杂草为水生,如稗草)叶条形,长约10厘米左右叶无香气叶片扁平茎圆柱形;叶2列,叶鞘在一面开口禾本科杂草成株。1.稗(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无叶舌、叶耳;叶片条形,中脉灰白色,无毛。圆锥形总状花序,较开展,直立或微弯,常具斜上或贴生分枝;小穗含2花,密集于穗轴的一侧。(3)分布与为害 稗草是世界性杂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北方发生密度较大。几乎对豆类、薯类、棉花、禾谷和蔬菜等所有作物都有危害。2.野燕麦(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直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