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68176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依据和保障山东青岛平度市 徐京波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体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和保障职工方方面面的民主政治权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明确企业民主管理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客观分析民主管理的现状,清除思想认识方面的一些误区,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制定对策,在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完善和推行企业民主管理非常重要,对于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和调动广大职工主人翁积极性与创造性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一、企业民主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制无关,与所有权无关企业民主管理是相对于企

2、业专业管理而言的,主要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初是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发生的。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形式和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企业民主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对抗中产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时,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标志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劳动既对立又统一。虽然占有资本的资本家处于管理者的地位,拥有劳动的劳动者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但是由于劳动者有选择在哪个企业劳动的自由和权利,同时社会化的大生产给劳动者联合在一起创造了条件,这样他们便能以组织的方式而不是以个体的方式

3、来对抗资本。加之资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管理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管理权与所有权没有必然联系。这也是后来所有权能够与经营权分离的根本原因。当劳动者以工会组织的方式,要求在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加强劳动保护等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等方面的决策听取工人的意见时,资本家为了不影响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采取了让渡部分管理权限的方式来结束对抗。这样,实际就产生了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参与权是以对抗的方式获得的,资本家让渡企业管理权是被迫的,参与企业决策在内容上仅限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二是制度化发展阶段。上个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和资本的对抗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为了减少企

4、业的损失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美国颁布了全国劳动关系法,明确集体谈判受到法律保护,使得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原联邦德国1951年通过了在煤炭和钢铁实行“共决”的立法,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大约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从此,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三是自觉深化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潮流。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资本实现利润

5、最大化目标的关键,质量管理被提到空前重要的高度。围绕质量管理的理论学说不断产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思想。按照这一理论,员工参与管理已经成为资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关键因素。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把资本分为两部分,即常规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按照这一理论,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本家投入的是货币资本,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既然资本家投入货币资本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也是资本,是资本的不同存在方式,理所当然地应该参与企业管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随着生产力发展

6、而不断发展的,与所有制无关,与所有权无关。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企业民主管理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就理论而言,基本上经过了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职工民主管理”(1993年至1998年),再到“职工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1998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二、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从形式到内容的设置都是以国有企业为对象,它的理论基础

7、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为出发点,基于这种传统认识,职工在没有分享经营者权利的情况下是不能实现参与和管理的,这显然与最早企业民主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实际不相符。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职代会自身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形式的变化,但仍然没有跳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引发了企业经营模式和职工身份的变化,导致现行的职代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出现了某种碰撞和不和谐。究其原因,就是职代会在政企权责关系重新调整后或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其职权难以定位。现行有关职工代表大会的立法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现行的立法中规定了在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是否实行职工

8、代表大会制度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劳动法虽然规定:“我国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加民主管理”,但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中指出,在劳动法第8条中,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同样在我国现行的宪法和企业法、公司法中也只规定了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企业成为我国企业的最常见形式,另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它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中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法律并未规定这些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关于建立同统一市场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

9、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企业民主管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该走向何方?一是清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民主管理的思想障碍。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是可行的。西方国家职工参与的发展历程表明,民主管理的动因更多的源于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进步,与企业所有制的性质无直接联系。不论何种所有制类型企业,都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劳动者以劳动力拥有者的身份与之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决策只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职工都有权利参与,而不管企业的性质如何。特别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工人投入企业的人力是资本的一种存在方式,那么,不论在什么所有制企业,员工参与管理也就

10、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二要使公有制企业开展民主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变量,而不是简单的外部规定,是企业求生存得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不断分离的过程,认定管理权和所有权没有必然联系,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变量,是规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民主管理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尤其是国有企业,工人是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所有者,在企业民主管理中范围应更宽泛一些,内容应更丰富,起点应更高。但是,由于我国相当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市场经济管理的权利主要是靠制度获得的,而自我意识不强,民主管理发展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参与意识

11、不断发展,参与的组织程度不断提高,组织内部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推行民主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让管理者和员工充分认识推行民主管理的历史必然性;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市场经济管理理论的普及教育,增强其运用市场经济管理理论的自觉性;提高工人民主管理的意识。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民主管理逐步组织化、有序化和理性化,使企业民主管理日益规范和稳定,成为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创新的全新管理体制。三是在民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中,推进民主管理工作重点要放在组织建设上。最初的企业民主管理是在有组织的劳动与资本的对抗中产生的,有组织的劳动是产生和发展企业民主管理的基

12、础。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组建率还很低,在这些企业中员工的基本权利都很难得到保障,简单的劳动合同制都难以推行,何谈民主管理。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工会组织,奠定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已经建立工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要以工资、工作时间、养老保险等这类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为主。鉴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民主管理已十分普及,所以在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中可以推进较高层次的民主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要大力宣传企业民主管理的必然性,破除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要教育企业所有者认清形势和历史趋势,不要重复西方国家企业民主管理在对抗中产生的老路,增强运用民主管理加强企业管

13、理、提高企业效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方法和保障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建立健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前提和保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只有在自己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我国的职工民主管理,自始至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的,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是在党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得以前进的。改革开放以来,职工民主管理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验说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法定的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同时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第二、努力推进民主管理的立法。法律是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现有的企业民主管理

14、民主立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虽然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实行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适用条例规范的企业形态已经很少,占企业大多数的各种类型的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亟须法律规范。可以考虑在有关的法律中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一切所有制形态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凡是企业规模或职工人数达到法定标准的企业都应成立职工代表大会,而且明确界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的具体范围和具体方式,改变目前只规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要

15、使职工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必须有健全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同时保证职代会的工作制度、活动形式和职权内容与新的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相适应。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职代会议事内容和决定事项应包括:知情建议权,即听取经营者关于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的报告,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建设、重大技术改革、职工培训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商审议权,主要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工资分配方案、劳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规章制度、集体合同草案及工资协议草案等;监督评议权、监督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企业执行国家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情况;选举罢免权,选举和罢免参加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以及参加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第四、工会必须自觉地坚持把搞好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始终同工会工作联系在一起,工会工作的状况如何,是企业民主管理能否经常开展活动和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政治权利,是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与维护职工的经济、文化权利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会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就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搞好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使职工民主管理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