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8149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精)(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关于发布程序文件的声明生效日期:20060808 第 二 页 共46 页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ABCD-3-WS-0110 ABCD-3-WS-0105第A版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5年4月8日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 目 录生效日期:20150408 第 2 页 共41 页目 录序号主 题 内 容 代 号页 号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部分1结核分支杆菌药敏和初步菌种鉴定ABCD-3-WS-0142涂片找抗酸杆菌操

2、作规程ABCD-3-WS-0263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ABCD-3-WS-0384尿液培养操作规程ABCD-3-WS-04105血液培养操作规程ABCD-3-WS-05126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维护规程ABCD-3-WS-06147GNP-927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操作维护规程ABCD-3-WS-07188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ABCD-3-WS-08199BSC-1100B2型生物安全柜操作维护规程ABCD-3-WS-092410飞鸽牌离心机操作维护规程ABCD-3-WS-1028血库作业指导书部分1血库工作制度ABCD-3-XK-01302交叉配血(

3、凝聚胺法)ABCD-3-XK-02313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ABCD-3-MY-03334ABO正定型和Rh血型鉴定ABCD-3-MY-04385KJX-IA型冰冻血浆解冻箱ABCD-3-MY-0541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 修 订 页生效日期:20150408第 3 页 共41 页 修 订 页序号文件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ABCD-3-WS-01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结核分支

4、杆菌药敏和初步菌种鉴定生效日期:20150408第 5 页 共41 页结核分支杆菌药敏和初步菌种鉴定1 检验目的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2 原理若接种的MGIT培养管中有分支杆菌生长,管中的营养成分和氧气将不断被消耗,MGIT培养管中的荧光显示剂将随着管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反应。一旦培养管内氧气被利用,管内荧光指示剂将在特定光源的激活下释放荧光。BACTEC MGIT960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将每隔60min连续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管内分支杆菌生长情况。3 标本要求(1)标本类型:深部痰液。(2)标本采

5、集:见标本采集手册(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不加任何防腐剂。5 试剂(1)试剂名称:Middlebrook7H9培养肉汤,OADC营养添加剂,抑菌剂PANTA。(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包装规格:7X100(4)试剂盒组成:培养肉汤,营养添加剂,抑菌剂 6仪器设备: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支杆菌培养仪;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酒精灯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7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8操作步骤见仪器操作维护规程:BD960结

6、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 9质量控制: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10 生物参考区间阴性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阴性/阳性,药敏及菌种鉴定见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 12 临床意义: 分支杆菌的药敏试验有助于筛选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提示药物所需的治疗剂量,供临床医生和防痨医生参考;同时,还可了解耐药株的流行情况,为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ABCD-3-WS-02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涂片找抗酸杆菌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408第 7 页 共41 页涂片找抗酸杆菌操作规程(改良碱性

7、复红法)1 检验目的 检验样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杆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2 原理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一层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乙醇加以处理,使其脱色后再对比染色,此时抗酸性菌仍是固定着最初色素的颜色(红色)。3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病人的痰、穿刺关节液、腹水、胸积液、组织、脑脊液、分泌物、尿液等(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一般须得深咳痰,其它无特殊要求。)(3)标本储存和运输:可室温保存、室温运送。病人标本须密封运送以避免污染环境。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痰盒、尿杯、

8、试管等6 试剂(1) 试剂名称:结核菌染色液(2)试剂生产厂家:广东省结核病研究所统一配制(3)包装规格:3X500ML(4)试剂盒组成:试剂1:石碳酸复红液试剂2:酸性酒精溶液试剂3:亚甲基蓝溶液7仪器设备:CHKIKO320 奥林巴斯双目显微镜 BH-2奥林巴斯落射荧光显微镜8 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9操作步骤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石碳酸复红液染色5分钟或更久(需加温)。水洗(之后尽可能将水沥干)。加酸性酒精溶液,脱色1-2分钟。水洗(假如标本面还可以看到残存红色时,再加酸性酒精溶液脱掉红色为止)。加亚甲基蓝溶液染色30秒,水洗,干燥。(6)镜检。10 质量控制:参加我科质量

9、管理组的质量控制活动。11 干扰和交叉反应麻风菌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12 生物参考区间涂片未见抗酸杆菌13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涂片未见抗酸杆菌/涂片见细长、红色抗酸杆菌14 临床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其毒力主要是在机体中细胞内、外生长与大量繁殖的能力,细菌成分与其代谢产物引起免疫反应(型)导致一系列组织学上的意义。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ABCD-3-WS-03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408第 9 页 共41 页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

10、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2 原理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 ,如检出细菌则视为致病菌。并排除采样及操作污染。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人泌尿生殖道标本如白带前列腺液等需临床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或特殊的运送培养基并置保温设备中送检。(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11、。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5 试剂(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仪器设备:(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2)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3)显微镜、GNP-P27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SW-CJ-IF超净工作台、MCO-15A三洋牌二氧化碳培养箱、0414-1台式离心机、FA1004电子天平7 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8操作步骤(1)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标本按照培养目的增菌培养12-18小时后盲目接种或待自动分析仪报警后接种。(2)接种:以上增

12、菌标本及其他临床标本用接种环取标本接种环划线血平板及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3)涂片:肉眼见细菌生长,取生长物涂片做革兰氏染色;(4)纯培养:根据需要接种血平板、巧克力、中国蓝/麦康凯或厌氧平板过夜培养以获得纯培养。(5)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细菌的鉴定见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12 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11 生物参考区间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未见细菌生长;其他标本如大便,痰液为正常菌群或未见致病菌。12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细菌鉴定到种或属;菌群调查报告比例。13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病原学诊断,并为进一步药敏实验提供依据。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ABCD-3-WS-04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尿液培养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408 第 11 页 共41 页尿液培养操作规程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患有泌尿系感染时,尿中的细菌数高于104/mL,以此作为诊断泌尿系感染依据。2 原理使用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原理见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中段尿液。(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