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7715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重点班6月份学月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题,60分)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正确,错误B.均正确C.正确,错误D.均错误2.19561965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3.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2、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4.右图反映出中共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进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主要成就是()A.结束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历史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

3、完成了三大改造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下表为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比例成分的比较,其中叙述正确的是()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B.“一五”计划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完全排挤了私有制经济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刚刚完成8.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生产资料所有制阶级结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B.C.D.9.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D.新中国的成立1

4、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1、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B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D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12、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

5、状况的原因A B. C. D13、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 )A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C对“包产到户”的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14、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 ) 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 B、全

6、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 C、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15、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16、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 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7

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农轻重比例失调 B计划经济体制C人民消费水平低 D人民公社体制19、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会议粮食产量指标棉花产量指标1956

8、年中共八大2500亿公斤4800万担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7500亿公斤15000万担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20、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中国近代人们叫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自行车为洋车。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B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21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时的主要特点是()A合理调整工商业B没收官僚资本 C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 D依靠苏联帮助2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

9、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有人把总路线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实现工业化,两翼是消灭私有制B小明的父亲拿着土地证高高兴兴申请入社(合作社)C当时全国出现了一片建设的热潮D民族资本家害怕改造,不断破坏工厂设备,藏匿财富 2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4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钢产量原煤产量发电量机床产量食品加工纺织粮食产量棉花产量年增长率60%19.70%35.20%354%8.70

10、%7.50%3.70%4.70%A.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25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26.中国

11、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 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A“粮食布票”“信用卡”“互联网”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C“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D“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27.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

12、时中国()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正式建立B急躁冒进思想己经初露端倪C市场经济理论己然引发探讨D经济建设道路出现严重动摇28.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年均增长9%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B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C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D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29.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

13、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30.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A海南岛B深圳C大连D上海浦东二、综合题(共40分,每题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 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