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466140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多 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银洞沟煤矿综采队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锅炉、压风机、通风机、制氮机、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门式起重机、天车、叉车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改造和检验等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2、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使用证,严禁无证运行。 3、特种设备在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特种设备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严禁超期运行。 4、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齐全,必须实行定期校验制度,严禁超期使用

2、。 5、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 6、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并长期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随机移送技术档案。 7、特种设备的关键零件要保持一定的储备。 8、 特种设备安装、操作、维修保养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9、特种设备操作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 10、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离岗满三个月,返岗必须进行复工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领证上岗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

3、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3、安全管理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4、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要负有相应的责任。 15、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者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1 6、 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本单位没有能力维修保养的,必须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维

4、修保养。 17、特种设备的使用部门负责按照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点检。 18、对于新进特种设备验收,应由机电科设备管理组会同机电工程公司同特种设备的供应厂商进行验收。特种设备的供应厂商应当提供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机电科设备管理组应当仔细核对是否有上述文件。验收合格的特种设备,方能由机电科交付使用部门使用。验收完毕,由机电工程公司负责填写设备验收单。 19、对于新增的矿内机动车辆如叉车,机电科应当凭矿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办理矿内机动车辆的注册登记和矿内机动车辆牌照。矿

5、内机动车辆安装牌照并粘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20、机电科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 21、机电科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22、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必须切断电源,悬挂故障标志,同时通知机机电科处理(或委托处理),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23、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

6、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24、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 2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矿有关负责人报告。操作特种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操作要平稳、准确、注意力集中。特种设备的标牌均附有警告与操作方法说明,操作时请遵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设备标牌的要求开展作业。 26、特种设备一旦发生爆炸、着火、变形、鼓包等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

7、害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27、操作和使用特种设备时,应检查其本身的各种保护装置,无特殊情况,应在各种保护装置正常灵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和使用。 28、对特殊部位的特种设备要按标准要求敷设缆线及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29、在使用气割设备时,必须明确使用的安全距离,使用前必须详细检查其防回火装置正常、灵敏可靠。 第二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铁七局集团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特种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加强在用特种设备

8、的安全管理,机械(设备)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报废。 二、安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在用的特种设备有无安全合格标志,对无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设备要督促进行检验或责令停用。 三、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的存在问题,督促其进行整改。 四、负责按时向集团公司安全监督部门报送特种设备统计年报。 五、配合人事、劳资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六、对特种设备维修和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进行检查,严禁无证上岗操作。 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八、特种设备使用

9、单位,应当根据情况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九、每周一定为项目部特种设备、机械、现场安全用电周检日。 第三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本公司内部使用的压力容器。 二、职责 (一)分管设备总经理的职责 1、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负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在本公司的贯彻实施,熟悉本企业特种设备工作情况,组织制订特种设备工作发展规划并实施。 3、负责组织分析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4、负责组织特种设备大检查

10、工作,对公司特种设备状况负责。 5、召开公司特种设备工作会议。组织学习、检查和布置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特种设备管理先进经验。 (二)工程管理中心经理的职责 1、在分管设备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特种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工作,对公司特种设备状况负责。 2、组织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指示决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各项上报报表、专题总结的综合汇总。 3、组织编制、修订并贯彻执行各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 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组织特种设备管理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 4、组织特种设备技术状况的定期检查、落实消除特种设备缺陷和隐患的措施。 5、负责特种设备报废、更新的审核。 6、协助分管

11、总经理,组织分析重大特种设备事故,与事故有关部门共同制订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并监督、检查其实施。与使用部门共同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三)工程管理中心的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制订本公司特种设备实施办法,制订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 2、在工程管理中心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特种设备的汇总管理工作。 3、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负责和使用部门、技质部、物流中心一起进行特种设备的调研、选型、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确保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4、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负责核对其是否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

12、文件。 5、负责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确保从事特种设备安装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安装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同时对特种设备的初期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6、负责每月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的校验情况。 7、组织特种设备的大修理的实施和竣工验收工作,保存修理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8、对有关特种设备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审查,并负责落实和改进。 9、协助分管总经理,组织分析重大设备事故,与事故有关部门共同制订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并监督、检查其实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0、负责本公司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1)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做好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2)保存好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压力容器使用证、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和台帐。 (3)根据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编制年度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4)有计划地提高在用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落实消除压力容器缺陷和隐患的措施。 (5)负责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负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并做好记录。 (7)负责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8)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