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65703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煤气安全规程1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62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目录目录1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44基本要求45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66煤气管道(含天然气管道)177煤气设备与管道附属装置278煤气加压站与混合站329煤气柜3410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3711煤气事故处理4012煤气调度室及煤气防护站4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本标准代替GB62221986I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并适用于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发生炉、水煤气炉、半水煤气炉、高炉、焦炉、直立连续式炭化炉、转炉等煤气及压力小于或等于12105Pa(122105mm)的天然气(不包括开采

2、和厂外输配)的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本规程不适用于城市煤气市区干管、支管和庭院管网及调压设施、液化石油气等。因采用新技术、引进技术和引进工程而不能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时,需提出相应的安全规定(附科学依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部门批准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后,才能使用和运行。4基本要求41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42煤气工程设计,应由持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审查应有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气设施使用单位的安全

3、部门参加。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煤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43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煤气工程的焊接、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235的规定。44施工应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工程的隐蔽部分,应经煤气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封闭。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45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后,才能投入运行。煤气设施的验收必须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46现有企业的煤气设施达不到本规程

4、要求者,应在改建、扩建、大修或技术改造中解决,未解决前,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47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48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49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

5、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410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411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412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管理工作。413煤气的生产、回收及净化区域内,不应设置与本工序无关的设施及建

6、筑物。414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应设有点火装置及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需要放散时,一般应点燃。415煤气设施的人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GB40534的规定。5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53高炉煤气的回收与净化531区域布置5311新建高炉应布置在居民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厂区边缘距居民区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00m。5312新建高炉的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旧有设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5313新建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必

7、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531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宜设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离高炉100m以外的地点。炉前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可不受此限。5315厂区内的操作窒、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5316新建的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问有良好的通风。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问的净距不应少于2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m。532设备结构5321高炉应符合下列规定:高炉冷却设备与炉壳、风口、渣口以及各水套均应密封严密;软探尺的箱体、检修孔盖的法兰、链轮或绳轮的转轴轴承应密封严密;硬探尺与探

8、尺孑L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炉顶双钟设备的大、小钟钟杆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料钟与料斗之间的接触面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经过研磨并检验合格;无料钟炉顶的料罐上下密封阀,应采用耐热材料的软密封和硬质合金的硬密封;旋转布料器外壳与固定支座之间应密封严密;炉喉应有蒸汽或氮气喷头;新建、改建高炉放散管的放散能力,在正常压力下,应能放散全部煤气,高炉休风时应能尽快将煤气排出。炉顶放散管的高度应高出卷扬机绳轮工作台5m以上。放散管的放散阀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在炉台上操作。放散阀座和阀盘之间应保持接触严密,接触面宜采用外接触。5322重力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除尘器应设置蒸汽或

9、氮气的管接头;除尘器顶端至切断阀之间,应有蒸汽、氮气管接头。除尘器顶及各煤气管道最高点应设放散阀。5324电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除尘器人口、出口管道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电除尘器应设有当煤气压力低于5102Pa(51mmH2O)时,能自动切断高压电源并发出声光信号的装置;电除尘器应设有当高炉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电除尘器应设有放散管、蒸汽管、泄爆装置;电除尘器沉淀管(板)间,应设有带阀门的连通管,以便放散其死角煤气或空气。5325布袋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布袋除尘器每个箱体应设有放散管;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

10、置;布袋除尘器箱体应采用泄爆装置;布袋除尘器反吹清灰时,不应采用在正常操作时用粗煤气向大气反吹的方法;布袋箱体向外界卸灰时,应有防止煤气外泄的措施。5326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人口管道上还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余压透平应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并网和电气保护装置,以及调节、监测、自动控制仪表和必要的联络信号;余压透平的启动、停机装置除在控制室内和机旁设有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设。5.3.3气密性试验压力煤气清洗系统的气密性试验压力,应遵守6.4.6的有关规定

11、。5.4焦炉煤气的回收与净化5.4.1区域布置5.4.1.1新建焦炉应布置在居民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其厂区边缘与居民区边缘相距应在1000m以上,中间应隔有防护林带。5.4.1.2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炉宜靠近炼铁并与高炉组轴线平行布置。焦炉组纵轴应与常年最大频率风向夹角最小。5.4.1.3新建焦化厂的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5.4.2煤气冷却及净化区域布置5.4.2.1新建焦煤气冷却,净化区应布置在焦炉的机侧或一端,其建(构)筑物最外边线距焦炉炉体边线应不小于40m。中、小型焦炉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0m。5.4.2.2煤气冷却及净化区域应遵守4.1

12、.3及5.1.1.45.1.1.6的规定。5.4.2.3新建煤气冷却、净化区内煤气系统的各种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煤气初冷器(塔)应正对抽气机室,按单行横向排列,初冷器出口煤气集合管中心线与抽气机室的行列线距离应不小于10m;煤气冷却、净化系统的各种塔器与厂区专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0m,与厂区主要道路的最近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m。5.6转炉煤气的回收与净化5.6.1区域布置5.6.1.1转炉煤气回收净化系统的设备、机房、煤气柜以及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其他构件,应布置在主厂房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5.6.1.2各单体设备之间以及它们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1m。5.6.1.3煤气抽

13、气机室和加压站厂房应符合第8章的有关规定。抽气机室可设在主厂房内,但应遵守下列规定:与主厂房建筑隔断;废气应排至主厂房外。5.6.2设备结构5.6.2.1转炉煤气活动烟罩或固定烟罩应采用水冷却,罩口内外压差保持稳定的微正压。烟罩上的加料孔、氧枪、副枪插入孔和料仓等应密封充氮,保持正压。5.6.2.2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当煤气含氧量超过2%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5.6.2.3每座转炉的煤气管道与煤气总管之间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5.6.2.4转炉煤气抽气机应一炉一机,放散管应一炉一个,并应间断充氮,不回收时应点燃放散。5.6.2.5湿法净

14、化装置的供水系统应保持畅通,确保喷水能熄灭高温气流的火焰和炽热尘粒。脱水器应设泄爆膜。采用半干半湿和干法净化的系统,排灰装置必须保持严密。5.6.2.6煤气回收净化系统应采用两路电源供电。5.6.2.7活动烟罩的升低和转炉的转动应联锁,并应设有断电时的事故提升装置。5.6.2.8转炉操作室和抽气机室、加压机房之间应设直通电话和声光讯号,加压机房和煤气调度之间设调度电话。5629转炉操作室和抽气机室、加压机房之间应设直通电话和声光讯号,加压机房和煤气调度之间设调度电话。56210转炉煤气回收净化区域应设消防通道。56211转炉煤气电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除尘器入口、出口管道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15、电除尘器应设有当转炉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电除尘器应设有放散管及泄爆装置。563转炉煤气设施与管道严密性试验转炉煤气设施与管道严密性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及严密性试验应遵守644646的有关规定。6煤气管道(含天然气管道)6213架空煤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mm;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2的规定;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煤气管道应架设在上方,对于容易漏气、漏油、漏腐蚀性液体的部位如法兰、阀门等,应在煤气管道上采取保护措施;与氧气和乙炔气管道共架敷设时,应遵守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