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647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能力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下列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 下图为河南省登封观星台(34N,113E),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粱,台下有一长堤,横粱位于长堤上方6米高位置,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读图,完成2-3题。2.当横梁的影子投射在长堤上时,北京时间是() A. 11:32 B. 12:00 C. 12:

2、28 D. 12:323.当横梁在长堤上的影子距离观星台为6米时,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 11N B. 0 C. 11S D.2326S光伏智能道路的全称是承载式高達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丰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而且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在它的下方则埋着太阳能电池,通过阳光照射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入电网。当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光伏路面是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据此完成4-5题4.我国最适宜推广光伏智能道路的城市是()A.拉萨 B.广州 C.北京 D.上海5.随着光伏智能道路的逐渐推广()A.汽车需求量明显增加 B.汽车行驶速度加快C.

3、汽油消耗量明显减少 D.电动汽车价格上升下图为夏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地的昼长约为() A.11小时 B.13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7.日气温最高对应的点是() A. P B. Q C. M D. N材料一一队由各国地质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裂缝长度迄今已由1 km增大至60 km。根据材料完成8-9题8.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的组成

4、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A. 地幔 B.地核 C. 地壳 D. 岩石圈9.缝从1 km延长到60km,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生物圈 D. 水圈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的圈层是()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地壳11.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 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 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2.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5、相同的有几个()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某载人航天飞船预计于2016年10月从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3.该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在图甲的()A. DA段并向北移动 B. AB段并向南移动C. BC段并向南移动 D. CD段并向北移动14在该飞船发射后的四天里,关于地球在图乙中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距离处越来越近 B. 地球距离处越来越近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

6、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A.A B.B C.C D.D16.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 金星属于巨行星17.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弹时,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A. 方向 B. 方向 C. 方向 D. 以上三个都不是18.当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7、. 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C. 北半球为夏季 D.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9判断图中的P点所在的是()A. 晨线 B. 昏线 C. 0时经线 D. 既不是晨线,也不是昏线20.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的交替 B. 区时的差异 C. 运动物体偏向 D. 地方时差异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回答以下两题。21.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2 .地的最短昼长为() A. 8小时21分 B. 9小时9分 C

8、. 10小时42分 D. 11小时22分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23.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B C D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24.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 25.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 A.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大 C.热带的范围变小 D.寒带的范围变小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2中的( ) A.强弱 B.强弱 C.强强 D.强弱 27.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 B. C. D

9、. 28.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 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 D.穿着和运动29.下列热力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0.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31.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地转偏向力、

10、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32.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A. B. C. D.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以下三题。 33.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34.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35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 甲 B. 乙 C.

11、丙 D. 丁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1分,32题9分,33题 20分 共计40分)36.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A是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这些区域由于_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的标志。B是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它的爆发是_的显示。 C是_层。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大气抛出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现象。37.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正午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该日的日期是_月 日。此日正午位于A所在纬线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墙面的夹角_(填“大”或“小”)该时刻北京时间为_。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值(填“最大”或“最小”),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方向。该日A地的昼长是_。该日后的一段时间内,C地的昼长将变_(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填大或小).38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A气压带名称_,在A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征_D风带名称为_;C气压带名称_。在C和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其分布特点为_。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