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63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和同开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铸造的数量须达到一定规模,交易中才有条件实现物畅其流。因此与西方之币值较高的银币相比,东方的铜钱仍具有自己的优势。而毗邻中亚的新疆地区,受到东西两方面的影响,曾出现过带有两大货币文化之特点的产物。比如于阗的“汉佉二体钱”,圆形,无孔,钱面为汉字“六铢钱”,当中为其族徽;钱幕用佉卢文标出王名,当中为驼纹。它虽然是铜钱,但钱文却是用钢模打压而成,并不是铸出的。再晚些,魏晋时的龟兹地区铸造了

2、带方孔的“汉龟二体钱”,则接近中原货币。唐时,河曲六胡州之安国部所铸的钱,正面与唐“开元通宝”无殊,只在钱幕标出族徽。这表明来华的九姓胡人不仅奉唐之正朔,且亦铸造和使用开元钱。海东的情况又不相同,由于与西方距离遥远,所受到的主要是中国的影响。比如日本,这里原来不产铜,元明天皇时在本土发现铜矿,乃称其铜为“和铜”(日本铜),年号也随之改为“和铜”(708715年)。有了铜,日本开始铸钱,其方孔钱的钱面上铸出“和同开珎”四字。“和同”即“和铜”。吐鲁番所出土的一个寺庙的交纳账中记有“同钱”,那里的“同”也是“铜”字的简写,可与“和同”相参证。这种钱无论形制、尺寸和钱文,均模仿唐朝的“开元通宝”,特

3、别是那个“开”字,更完全照搬开元钱上的特殊写法。“和同开珎”四字的书体颇美观,不过由于其中的“同”是个简化字,所以开元钱上原来用的“寳”字被简化成“珎”,只留下此字当中的一部分。这或许是出于使钱文两侧笔画匀称的考虑。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文物中,五枚“和同开珎”钱曾引起注意。文物月刊于1972年发表的发掘简报将钱文释为“和同开珍”。因为在章草中“珍”字可以这样写,故释文不是没有依据。然而比照钱币史,此说却是讲不通的。释“开珎”为“开宝”,笔画匀称并不是唯一的理由。试看从八世纪到十世纪,日本铸造的“皇朝十二钱”,钱文无例外地都叫某某“宝”,如“万年通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

4、和昌宝”“乾元大宝”等。十世纪以后日本长期不铸钱,习用宋钱。直到相当于我国明代末叶时才又铸造“宽永通宝”,仍称之为“宝”。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八世纪时会出现一种名“珍”的钱。日本古钱皆以“宝”字为称,其实这也是从唐代钱文之“通宝”“重宝”“元宝”“泉宝”等名目中学来,而唐钱并没有称“珍”的。不仅如此,由于唐钱中“开元通宝”行世最久,影响最大,所以开元钱被尊奉为当时东亚的标准货币。它在日本曾被简称“开钱”,“开宝”也是如此。也就是说, “开元通宝”尤其是简化了的“开宝”的叫法,已成为标准货币的通称。日本“皇朝十二钱”中不是还有一种“神功开宝”吗?其上之“寳”字未曾简化,清清楚楚,无可置疑。它与“和同

5、开珎”一样,都叫“开宝”。也就是说,它们均被视为在其所标出的年代中铸造的“开钱”。可见日本当时对唐文化的倾慕几乎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在日本钱问世之初,面前的样板只有一种:那就是唐钱。所以从形制到名号,只有唯唐钱是瞻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和同开珎”不能释为“和同开珍”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八世纪到十世纪,日本铸造的“皇朝十二钱”的钱文都带一“宝”字,比如“万年通宝”,“隆平永宝”等。B十世纪后的日本长期不铸钱,习惯使用宋币,在相当于我国明代末叶的时期又铸新币,且仍称之为“宝”。C尽管章草中的“珍”字可以写成“珎”字,但用章草字体制作钱文是讲不通的。D唐朝的“开元

6、通宝”行世最久,影响最大,曾被尊奉为当时东亚的标准货币,日本难免受开元钱的影响。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出现钱币“和同开珎”与当时在日本本土发现了铜矿有关,也与日本天皇的“和铜”年号有关。B“和同开珎”中的“同”字与吐鲁番出土的寺庙里交纳账中“同钱”的“同”字一样,都是“铜”的简写。C“和同开珎”整体上模仿唐朝的圆形方孔钱“开元通宝”,它们在形制、尺寸、钱文布局上均相一致。D可能是出于使钱文两侧笔画匀称的考虑,“和同开珎”中的“同”和“珎”都是简化过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西方的银币,东方的铜钱因为在铸造的数量上曾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

7、在交易中较容易实现物畅其流。B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代的钱币来看,许多钱币不论其铸造手段如何,或多或少地要受周围文化的影响。C日本古钱学习唐代钱文中“通宝”“元宝”等名目,“皇朝十二钱”的钱文都叫某某“宝”,且“宝”字都为简化字。D从日本人从形制到名号模仿唐朝的钱币来铸造自己的钱币看,唐朝文化在当时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答案】1C 2C 3C 【解析】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二)文学类

8、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镇 殃周月霞锦儿和王金宝钻进猪圈后面的草丛里,头抵着头,撅着小屁股。刘秀华知道他俩在看什么,却视而不见,依旧啰啰地吆喝,晃着舀子喂她的猪。那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带盖的茶碗,土呛呛的白,连个青蓝花边都没有描。锦儿小声问:宝哥,这是啥?跟我爷爷喝粥的碗一个色儿。金宝嘘了一声,说,这是俺奶奶给俺妈下的镇殃。刘秀华用舀子把儿拨开一只猪仔的头,猪仔似乎疼了,夸张地吱吱叫着往妈妈身边蹭,正吃得津津有味的猪妈妈不耐烦地拱走了它。刘秀华一皱眉,抡起舀子狠狠砸向老母猪。那个午后,瓦蓝瓦蓝的天,篱笆上的丝瓜秧正在疯长,风从稠厚的叶蔓里伸出手挠人脸,麻酥酥的。茶碗里有三颗小枣大

9、小、米黄色的佛珠,被一块暗红色的绒布隔开。佛珠上都刻有字,紧挨在一起的两颗刻的是“柳”、“王”,另一边的那颗刻着“刘”。刘秀华几乎每天睡觉前一闭眼就能看见这些。她委屈,她就哭,就使劲儿掐金宝的爸。金宝的爸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央求:“看我、看我吧,我娘不容易。那些都是迷信,不灵的,不灵的”黑暗里,刘秀华一声长长的叹息。西厢房的门窗大开,不断传来四奶奶拉风箱似的喘息声。院门外,陆续走来上了年岁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沉默着,面无表情。锦儿望望那些背影,看向金宝。金宝低声说:我奶奶快死了。秀华,娘说要喝水金宝的爸跪在炕上,从窗户探出头急急地喊。刘秀华“唉”了一声,小跑着进屋。顷刻,屋里传来稀溜溜的倒水声、

10、筷子搅动声、嘘嘘的吹水声。有人抬着一扇门板走进院子,腋下还夹着一摞鞭炮。金宝呢?金宝洪亮的男声喊走了眼神怯怯的金宝。猪圈里,猪妈妈喂饱了四个孩子,哼哼唧唧地唱着催眠曲。草丛里,蛐蛐一长一短地叫。锦儿把茶碗儿的盖子盖好,站在那儿发呆。天爷啊!你可算睁眼啦娘啊!你可算看到俺的心啦刘秀华被人驾着跌跌撞撞走出来,跪倒在天井中心,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四奶奶娘家姓柳,四奶奶三十岁就守寡,一个人拉扯着儿子长大成人。刘秀华和金宝的爸是自由恋爱,四奶奶最怕儿子会“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她对刘秀华横挑鼻子竖挑眼,嫌她胖,个子矮,吃饭稀里呼噜。无奈儿子就是非她不娶。那年镇上赶庙会,人们都去娘娘庙烧香拜佛,

11、四奶奶颠着小脚也去了,抱回一个拳头大、雪白的带盖儿的茶碗。金宝的爸啥事都跟媳妇汇报,可刘秀华给四奶奶收拾屋子,寻遍犄角旮旯也没找见那个茶碗。我们这边把房地基、墙缝里被人偷偷放上个被施了法的物件,叫下镇殃。下镇殃的人都是跟房主人有过节的,可亲娘给儿子下镇殃还是头一回。四奶奶瘫痪五六年了,刘秀华精心照料,没有一句怨言,金宝的爸更是唯命是从。四奶奶一直以为是埋在墙根底下的镇殃的法力,儿子才如此孝顺,跟自己一心。其实,三年前他们家装修房子,那东西早就被挖了出来。她咽气之前总算良心发现,亲口对刘秀华说了实情。娘,你往西方大路,好走啊!金宝的爸双手扳住门楣,涕泪横流,撕心裂肺长呼一句。屋里屋外顿时哭声大作

12、。四奶奶,死了。鞭炮声如爆豆在锦儿耳边炸响,她惊得跳了起来,那茶碗被打翻,几颗珠子骨碌碌滚进草丛,杳无踪迹。锦儿又急又怕,“哇”一声哭了。锦儿那年九岁。锦儿二十岁那年,刘秀华托人来提亲。锦儿妈回绝了,说,锦儿不喜欢嫁一个村的。其实,很多人看见四奶奶临终跟刘秀华耳语好久,都认为那是口授秘诀,锦儿妈当然是担心她会给未来儿媳下镇殃。后来,金宝娶了个很漂亮的媳妇。媳妇心眼活泛,拉着金宝做建材生意发了财,早就搬到北京去了。刘秀华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儿子几回。有一回刘秀华跟锦儿妈诉苦,抹着眼泪发狠说,她要给金宝也下个镇殃,那东西,是真灵(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3、文中多次出现对金宝和锦儿两个孩子的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B第五段作者描写午后的景象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环境氛围。C金宝的爸对刘秀华是一心一意,他不顾母亲反对,坚持娶了刘秀华,且能够在刘秀华生气时耐心地安慰她。D人们怀疑四奶奶将下镇殃的秘诀传授给了刘秀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迷信与愚昧。5小说中的刘秀华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作者围绕“镇殃”安排了哪些情节?请简要概括。【答案】4B 5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她每天操持家务,照顾婆婆,不辞劳苦。孝顺贤惠,深明事理。她知道四奶奶给自己下了镇殃,仍然精心服侍老人。内心痛苦,渴

14、望被理解。她想到四奶奶给自己下的镇殃就生气,就感到委屈,她渴望四奶奶看到自己的孝心。 6四奶奶最怕儿子会“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给儿子下了镇殃。金宝家装修房子时,把下镇殃用的茶碗挖了出来。那个用来下镇殃的茶碗成了金宝和锦儿的玩具,刘秀华看着不舒服。四奶奶临终前告诉了刘秀华下镇殃的真相。锦儿妈担心刘秀华也会给金宝下镇殃,没有答应金宝和锦儿的婚事。儿子金宝与媳妇去北京后,刘秀华很难见到儿子,也想给儿子下个镇殃。 【解析】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

15、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6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小说的情节概括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把握住小说的每一个情节的细节进行概括和整理。本题可以作答为,四奶奶最怕儿子会“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给儿子下了镇殃。金宝家装修房子时,把下镇殃用的茶碗挖了出来。那个用来下镇殃的茶碗成了金宝和锦儿的玩具,刘秀华看着不舒服。四奶奶临终前告诉了刘秀华下镇殃的真相。锦儿妈担心刘秀华也会给金宝下镇殃,没有答应金宝和锦儿的婚事。儿子金宝与媳妇去北京后,刘秀华很难见到儿子,也想给儿子下个镇殃。(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历史绕不开的钱壮飞和夏曦贾天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评价说: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周恩来也在建国前后多次提起钱壮飞,他说: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在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隐蔽战线”发挥了非同一般的作用,钱壮飞就是这条“第二战线”上的一个代表。钱壮飞和李克农、胡底并称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这位传奇人物的最后归宿可谓大象道隐。早在1929 年,钱壮飞就奉命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内部,并在1930 年时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