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506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小题)1.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

2、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按照这一原理,我国封建社会是A. 西周到1911年B. 战国到1840年C. 战国到1911年D. 西周到1840年【答案】B【解析】按照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我国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1840年。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2.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 春秋时诸侯争霸D. 周

3、代分封制崩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应付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周天子对诸侯的惩罚措施,是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4、。3.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 一万年前B.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C. 商周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C【解析】按照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商周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已有都城的设立、青铜器的使用和甲骨文的出现等。故答案为C项。A、B项不符合题干中的判定标准,排除;D项在商周以后,排除。4.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

5、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 汉书的记载B. 民间的传说C. 史学家的论文D. 秦简的记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学生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收集、使用资料这一点上,应该是最直接的文物最有说服力。分析选项,民间传说可信度是最差的。汉书和史学家论文也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只有D项最客观、最原始、最直接,也最可信。所以答案为D。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点评:此题难度很小,主要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有能力甄别不同类资料的可信度。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

6、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朝代顺序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统一是主旋律B. 中国古代发展存在着间断C. 分裂造成了民族的隔阂D. 少数民族南下导致汉文化淹没【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反映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出现分裂也能重新走向更高程度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没有间断,一直延续,排除B项;分裂和战乱时期往往能促进民族融合,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南下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接受了汉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排除。6.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的是

7、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止博褒妃笑一场”描述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说明春秋时期中国实行的依旧是分封制,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点评:本题从分封制的发展历程的角度考查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特殊地位,有关西周分封制考查的角度高考中涉及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7.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

8、的是A. 井田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体现了宗族亲情的特点,故B正确。井田制,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分封制,主要是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8.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严格的等级关系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

9、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并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是商朝的政治统治特点之一,材料中只体现西周的等级制度,未体现神权色彩,排除C。血缘与政治相结合指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与材料强调西周的等级制度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

10、,大夫臣士,士臣皂”,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西周政治制度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A. 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B. 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C. 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D. 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答案】C【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北方应当高于江淮地区,之所以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是因为北方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说明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故答案为C项。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0

11、. 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 统一文字C.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 推行举察制度【答案】D【解析】汉朝实行察举制,D项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11.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 “以德服人”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是针对

12、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谈的;另一方面是专制主义,针对皇权至高无上而言的。根据选项,只有A选项能够反映出皇权至上的含义。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2. 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指封建论的作者柳宗元)返文王。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是指A. 郡县制B. 三公九卿制C. 嫡长子继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确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被后世的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发

13、展。故本题应排除A、B两项,选择D项;C项开始于西周时期,与题目中的信息“秦政”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政”13.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答案】D【解析】“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是指老百姓免于战争的伤害,因此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14.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

14、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意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A项是其目的之一,不是背景,排除;外戚干政违背了“家天下”的观念,排除B项;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外戚干政15.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

15、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郡太守乎”来看,说明汉代重视地方官吏在维护统治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体现出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A. 世卿世禄制B. 军功爵制C. 察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军功爵制不但是新的封建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新的封建官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战国时期到汉朝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著名将、相,大多已不是出身于旧贵族,而是出身于微贱者了。如如苏秦、张仪、陈轸、范雎、蔡泽等,不是鄙人,就是贫人,从而开了秦汉以后的布衣将相之局。这在客观上,对于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法制的瓦解,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根据表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