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5481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解析(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日报评论员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产业是核心,科技是先导。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科教兴海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战略,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科教兴海、踏浪弄潮,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蓝色经济不是过去的捕鱼晒盐,简单的“靠海吃海”,而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用现代科技锻铸的现代产业,具有明显的新兴、高端特征,孕育着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蕴含着新的资源和市场。发展蓝色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科技在拥抱市场中实现创新。因此,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切实走上以

2、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的发展道路。科教兴海、踏浪弄潮,我们有着良好的基础。我市是国内最大的水产苗种基地,拥有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国家级、省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3个和15个,在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形成了发展特色和技术优势。科研队伍同样人才济济。目前,全市拥有一支1000多人的从事海洋科技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开发、农业部丰收计划等150多项海洋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合作,烟台也日趋紧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与30多家烟台企业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我们要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抢得先机,占据制高点,就必须

3、充分发挥这些科技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效益。科教兴海,踏浪弄潮,需要我们在放大优势带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做好“三大工程”。深入实施海洋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等驻烟高校院所作用,继续加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引进与合作,全面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抓好创新载体建设,围绕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优势产业,继续加快建设或引进应用技术开发方面的创新平台,并整合海洋科技资源。深入实施海洋科研及成果转化工程,围绕蓝色经济重点领域,以各类海洋科研机构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集中突破

4、一批海洋前沿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努力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深入实施海洋人才智力培育工程,加大海洋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筑海洋高端人才基地。主动承接青岛海洋科技辐射,放宽视野,放开胸襟,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团队。只要彻底解放了海洋生产力,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繁荣发展就指日可待。自主创新 科教兴海2011年3月26日8:01:37来源:威海日报科教兴海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要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长

5、效机制,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现代海洋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海洋科技人才队伍,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自主创新投入机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 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支持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积极推进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建设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化核心关键技术。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蓝色经济区信息交流和合作平

6、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引导发展专业孵化器,在海洋产业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着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 加强海洋科技开发。加强高效生态型海洋牧场构建要素优化集成、新型海水淡化设备等海洋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开发。加快运用现代海洋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争取在“四大海洋资源”产业和“两大技术支撑”产业上全面发展,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由海岸带经济向海床带经济的转移。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教育基地。 支持哈工大(威海)突出海洋科学和船舶工程特色,建成两个涉海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支持山大威海

7、分校突出海洋生物专业特色,重点建设好海洋学院。 进一步加大高校引进力度,推进南海新区大学科教城项目,加快哈理工荣成校区建设,支持山东外事翻译学院设立海洋相关专业。 研究制定我市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组建山东海洋技术学院,筹建山东海洋职业学院。 重点建设以海洋产业技能型人才为特色的职业学院,建设好乳山黄渤海汽车职业学院和微软IT学院。 规划建设海洋博物馆。健全人才智力支撑体系 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型、技能型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机制和政策。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设立人才培训专项资金。 加强创新型人才载体建设。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8、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引智示范基地和蓝色经济科技孵化器。 努力优化科研软环境。设立“蓝色经济区人才培养引进和创业基金”。 强化顶尖人才引进机制。科教兴海“核心”突破http:/2011年01月14日04:15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海峰本报通讯员 胡建廷 “蓝色经济”首先体现在科技先进上记者:从一个科技工作者角度,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如何理解的?建设蓝色经济区,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特征或者说指标?李乃胜:规划明确提出,科教兴海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我认为,从海上山东到海洋经济战略、再到蓝色经济区,就海洋科技来讲,一条主线就是“科教兴海”,为中国海洋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

9、撑,并实现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跨越。从海洋科技角度理解,起码有这么几个特征指标。一是海洋科技先进。蓝色经济区首先体现在科技先进上:要有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这我们有基础了,但需要进一步整合改造;国家队水平的科研装备,包括大型船舶、大型平台、重要基地,大型科研设备,也是国内一流的;科技进步对海洋产业的贡献率应该达到70%以上,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5%,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领域关键技术超过60%。未来的海洋产业发展依托的是科技支撑,不是光靠投资拉动、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是真正的海洋高新技术密集型的特区。二是海洋经济发达。新兴海洋产业应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理解起码海洋产业的

10、总产值能占GDP的20%以上。我们现在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口径,基本上接近17%。其次是年增长率,就是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能达到20%以上,这是体现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三是近海环境良好,蓝色经济区的海水一定是蔚蓝的,绝不能是黑的或者是黄的,绝不能靠环境代价来发展经济。包括近岸、河口、海湾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水质标准;海洋产业密集区,就是那些养殖密集、各种加工密集的海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四是辐射带动强劲。海陆统筹发展,沿海带动西部,带动整个沿黄的腹地。这里面包括海上交通的腹地概念,也包括产业链拉长带动西部的概念,包括资源、劳动力等等各种优势互补的概念,通过蓝色经济区带动整个山东

11、进入海洋经济强省行列。发挥“国字号”海洋科技队伍优势记者:您刚才说到,蓝色经济区,首先体现在科技先进上,目前山东的海洋科技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李乃胜:我们的海洋科技队伍是“国字号”,应该说这是真正的优势。简单说,堪称国家队水平的海洋科研队伍,拥有国家队水平的海洋科研装备,做出了国家队水平的工作业绩。山东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家海洋“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务院的海洋专项等大项目,山东海洋科技领域创新平台都争取到了一半以上。山东的这支海洋科技队伍贡献有哪些?简单说国家公益性的海洋调查研究完成了三大目标,“查清中国海,进军四大洋,登上南北极”,他们是主力军;引导蓝色产业

12、在中国兴起的“鱼虾贝藻参”五次浪潮;成功引进了“海湾扇贝、南美白对虾、英国大鲮鲆”三大品种。记者:您还说到我们的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整合改造,那么山东在海洋科技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李乃胜:第一,人才结构不合理。青岛聚集了1万多名海洋科技工作者,但其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国家公益性的海洋调查研究,真正投身海洋产业的比例非常少,甚至一些顶尖的海洋高新技术领域没有领军人物,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第二,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总体上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新兴产业规模非常之小。真正新兴的生物医药、活性物质提取,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从规模上还是比较小。低水平重复、高水平重复,各市产业雷同。第三,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体现在劳

13、动力密集型的粗浅加工;原料性、食品性、中间品型的产品出口上市;缺少名牌产品。海洋产业的发展,必须突出“三个转变”:一是数量增加型向质量安全型的转变。不是再单纯追求增加海水养殖量,而是如何实现质量生态安全。不是简单地扩大产量,而且在利税上、附加值上提高。不是靠消耗资源,而是靠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态下,能够多赚钱。二是从粗浅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转变。核心的是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程度。三从原料型、食品型的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第四,一些核心技术待突破。海洋中需要真正高精尖技术,恰恰海洋的技术保密程度特别厉害,所以技术突破就成了关键问题,比如深海作业技术,这么多深海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装备技术,我们从

14、国防装备到科研装备、产业装备,已经成为瓶颈问题。为蓝色经济区做好科技储备记者:您认为下一步山东海洋科研部门、单位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当中应当有哪些作为?李乃胜: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给全省海洋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决策中应当主动发挥科技参谋的作用。要建立一个专家班子。我们沿海各地科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应该迅速遴选一批国家战略层面的专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依靠的专家咨询队伍,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及时出主意,提意见。要列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具体做什么?有哪些基础?已经有了哪些关键技术?哪些已经到了需要中试放大了?下一步瞄准哪几项来突破,支撑我们的发展?新兴

15、产业发展突破关键技术的是哪些单位?科技部门一定要瞄准、面对这个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不是某个企业某项产品的特定的小技术。比如海水淡化中的膜法反渗透,核心就是膜技术,这就是共性关键技术。作为这方面的储备,一旦成熟了,端给党委政府。要摸清资源家底。到底我们资源家底的科学数据是什么?这恰恰我们过去做得不足。比如文登这个地方的温泉,是海水的或者是咸水的,热源是什么?海水的循环机制是什么?热源供热能力是多少,资源量是多少?听起来这都是一些科学问题,但是未来发展温泉走廊,发展温泉产业都是最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只有弄明白这些事,将来发展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样,海洋产业的资源家底,我们的环境容量到底是什么?依据在哪里?需要提出来,那才叫科学规划。要瞄准“十二五蓝色崛起创新篇科教兴海http:/2011-03-10 21:25:27来源:胶东在线评论:科教兴海“核心”突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烟台海洋经济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期。而要快速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就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不断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海洋产业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