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

上传人:徐展****is 文档编号:11465383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家庭教育行业存在困境及未来趋势2019年11月目录1.家庭教育行业存在的困境41.1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41.2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现状61.3家庭及社会生活变化出现的新问题61.4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与平等问题分析71.5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81.6家庭的财务资本的分析91.7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111.8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111.9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111.10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111.11闲暇教育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121.12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严重131.1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132.家庭教育行业未来趋势分析142.1教育模式将变得更为开

2、放142.2社会地位不断提高152.3社会职能逐渐扩大162.4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趋于科学化162.5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172.6功能得到强化182.7育人观的转变182.8出现新模式183.家庭教育行业市场分析203.1居民家庭教育投入不断提高203.2家庭教育年均增速20%204.家庭教育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24.1加强家庭教育立法224.2政府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开办家长教育机构224.3加强对家长教育机构的管理234.4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45.家庭教育产业发展前景265.1切实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265.2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85.3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305

3、.4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机制316.家庭教育行业投资分析336.1家庭教育投资热度空前增长336.2家庭文化投入明显不足336.3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346.4投资效果不明显351. 家庭教育行业存在的困境教育行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较量,都可以从教育发展的较量上一窥究竟。目前,我国80后父母逐渐成为父母的主力军,这些父母更加注重孩子教育的培养,也更愿意在教育上支出更多的资金。家庭教育产业链条十分丰富且在家庭教育行业的发展中不断细化和延伸。看似简单的家庭教育本身可以延伸出多个细分产业,且产业链的行业跨度大,以IP为核心,涉及从上游艺术设计到

4、中游零售业与策展业、下游二手交易等多个行业。1.1 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1.2 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现状衡量女性在教育资源享有方面的现状主要有两大指标:第一类指标是受过各种程度教育的女性在女性总人口中的比例,另一类指标是相较于男性受教育程度和水平,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程度如何

5、。尽管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推动女性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国男女人口接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男性平均学历普遍高于女性。因此,实践和研究都证明了家庭教育资源和家庭环境是个体的性别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个体受性别歧视经验是意识觉醒的因素,然而性别意识的构成并不局限在个人受歧视的经验。固然性别意识的形成并不必然基于一个自觉的性别压迫成长经历,但却是性别意识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的受访者们在陈述自己的性别成长经验时,有些女生却认为自己错生为女性,即女性的性别不受家庭和社会期待,甚至认为没有生儿子是父母上辈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而遭受上天的惩罚,认为母亲在女儿出生的那一

6、刻,仿佛已经是一个世界的崩溃。 1.3 家庭及社会生活变化出现的新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现在的学生以及家长、老师,大都是独生子女(有人称之为“三独”),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出现的一个普遍的难题。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二是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电脑、电视普及,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学习方便,却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三是部分家长养育孩子压力大所带来的问题。据武汉大学发布的武汉市居民家庭教育开支调查报告显示:教育开支已占到被调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超过百分之四十的

7、家庭感到教育开支负担沉重。许多年轻父母深感经济压力和照顾孩子压力,称自己为“孩奴”。据调查,因为教育开支过大,对孩子期望值就越高,约有95%的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不能如愿以偿,常常处于烦恼和焦虑之中。四是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单亲家庭子女比倒越来越高(有的地方一个班级孩子中单亲子女占到三分之一)。他们在父母矛盾和闹离婚的冲突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令人忧虑。五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数量也大大增加,隔代教育也随之大量出现。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六是网络飞速发展,黄赌毒、网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8、。七是有的领导干部和富人、社会名流对孩子疏于教育,其孩子的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的公愤,等等。总之,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家庭教育缺位、错位、不到位现象相当普遍。1.4 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与平等问题分析家庭教育资源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教养方式等。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均衡的系统,拥有着社会信息沟通和社会资源转换的功能。就家庭系统作为教育资源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家庭自环境中输入各种形式的资源,某些形式的资源可能有助于父母教养子女,同时有助于子女的学习,如父母带子女参加文化活动,或者各种才

9、艺学习等;某些形式的资源可能与父母教养没有直接关联,但透过家庭的转换功能,成为子女教养的必要资源;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会影响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成功与否,研究的结果认为,出身上层阶层的家庭子女们在家庭作业上只花费较少的时间,而可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如:聆听音乐会、欣赏戏剧、参观美术馆和阅读文学作品。同时,较高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通常在家庭里也能接触到有关知识和智慧的文化活动,在家中也能获得较多的文化资本,并使其具有了良好的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在学校里获得优异的变现。因此,拥有许多社会活动实践的父母和家庭,其子女的学业成就会很高,因为父母参与社会活动资源的多少能够提升其子女的未来成就抱负

10、以及对未来的需求。 所以,无论个体从小是否有自觉受到性别歧视经验,并不表示其主体的性别体验不重要,我们应该考虑个体在性别意识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如果从小遭遇性别不公的人,可能会有高度的兴趣和动机去了解家庭和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旦她们进入高等教育,就能够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1.5 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

11、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1.6 家庭的财务资本的分析 同样,不能忽略的另一家庭教育资源就是家庭的财务资本,社会学家提奇曼等(1997)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

12、,如果父母拥有更多的教育和收入就越有可能,也越有能力和动机创造出教育资源,并为其子女的学业技能和未来前途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基础,良好的家庭财务能力业可以为其子女购买更好的学习辅助资料,布置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较佳的学业成绩,强调了家庭财务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家庭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另外,如果个体从小生活在自由开放的家庭中的人,则可以接触到一些非主流的知识论述,诸如环保问题的论述、营养卫生的论述等等;即使她们在成长历程中并没有自觉受到歧视,但是她们有可能会看到身边的女性朋友和同学处在性别不公平的环境中,而且在一个性别歧视的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局限在家

13、庭的生活中,人们总是要进入校园、参加工作、踏入社会、学会交往等,所以,人们必然会遭遇社会性别不公和性别歧视的经验的。1.7 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1.8 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1.9 把孩子当作私

14、有财产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1.10 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在提高。但还有为数相当多的家长,教育观念滞后,而又忽视自身学习,他们太爱孩子,但太不会爱孩子。有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迷信“天才教育”,希望“克隆”神童,对孩子强行塑造,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重教

15、子轻自修,不能为孩子做出做人的榜样;不尊重孩子的隐私;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劳动教育;教育方式多训斥,少疏导,以及用溺爱或暴力等极端方式对待孩子等。孩子任性、厌学、自私、缺乏良好习惯等缺点,主要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有调查报告显示,30%左右的家长坦言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错误家教酿成的悲剧也屡见不鲜。类似徐力弑母的案件仍不断见于报端。药家鑫事件与家庭的错误教育直接相关。一留日学生只是因母亲每有及时给他寄生活费,竟捅了母亲9刀。前几年,北京一所大学夫妇俩都是名教授,他们的16岁孩子因忍受不了家庭压力,残忍地用菜刀杀死了父母。法庭问杀人动机,这个孩子说:“是因为我父母亲到临死前,仍不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某省会城市竟发生父母打死亲生儿女事件多起。某大城市去年自杀8名中学生,有6名是亲子矛盾引发的。不久前,上海市南中学对学生调查12个问题,结果初中和高中学生都回答,他们第一位最大的困惑是亲子矛盾。PISA考试上海取得优异成绩,但据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检测,上海学生厌学比例高于全国各省份,学生厌学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过大的压力造成的。今天大多数家长为孩子做得太多,但孩子们却感到空虚、迷惑和焦虑,甚至产生逆反和反抗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