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257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上。考号统一用“20+班级(2位数)+班级座号(不是考场座号)”,如1班1号同学填为200101。 2.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交卷时,只交“机读卡”和“答题卷”。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限制了细胞的长大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D受细胞核所控

2、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2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c、d时期都要消耗ATP B图中b+c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图中b、d时期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D图中a、c时期进行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处于有丝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细胞板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中心粒移向两极 DDNA分子进行复制4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顺序是A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B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C联会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D联会复制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6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B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D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8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

4、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排列为ABCD BB图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 :2 CD图为次级精母细胞 D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C图9.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有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C绝大多数来自父方 D绝大多数来自母方10下列家兔细胞中肯定有染色体的细胞是A.受精卵 B.精子C.公兔的口腔上皮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11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

5、ab12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13. 如图分别表示同一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最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图像是 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在减数第一、第二分裂后期都出现 B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同源染色体分离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于减数第二次分裂15.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Mm的分开,可能发生在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形成精

6、子A B C D16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A B C D17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18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BY与yCE与EDf与f19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 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2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性状分离比31 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1:1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DF1产生的配子比1:121. 下列关于基因在果蝇

7、的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B.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双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双存在2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B兔的白毛和羊的褐毛 C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D豌豆高茎与绿色豆荚23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水稻杂交实验24.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A全部黑色 B黑白各一半 C. 黑白之比为3:l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25.在田间偶尔发现一株具有明显抗病能力的

8、水稻植株(该性状为显性性状),为鉴定其基因型, 最简便的方法是A.测交 B.自交 C.观察性状D.检查染色体26.老鼠毛色中的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中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显性性状及纯 合子亲本分别为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甲(黄色)乙(黑色)6 黑、4 黄甲(黄色)丙(黑色)8 黑、9 黄A.黄色,甲和乙 B.黑色,甲和丙 C.黄色,丙和丁 D.黑色,甲和丁27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7和10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B3/8C5/12 D1/628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让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

9、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占A. 3/4 B.5/6C.8/9 D.1/229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30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 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10、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每个细胞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Aab BAb CBb DAB32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CAAbb DAaBB 33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子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34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35基因型为 AaBb

11、 的个体与 aaBb 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l的表现型比例是: A 9 :3 : 3 : 1 B 1 :1:1:1C 3 :l : 3 : l D 3 :136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37.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 CaaBb DAaBb38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7和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3/8 B1/8C1/4 D1/639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让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3:1 B5:1C8:1 D1:140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41.名词解释(6分):(1)相对性状: (2)等位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