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

上传人:徐展****is 文档编号:11465225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家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政策及前景分析2019年11月目录1.家庭教育行业市场分析41.1居民家庭教育投入不断提高41.2家庭教育年均增速20%52.家庭教育产业发展前景72.1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72.2切实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92.3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112.4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机制123.家庭教育行业概况及现状143.1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现状143.2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与平等问题分析153.3家庭的财务资本的分析164.家庭教育产业存在的问题184.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184.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184.3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184.4过分溺

2、爱194.5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194.6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204.7家庭及社会生活变化出现的新问题214.8闲暇教育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24.9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严重234.10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235.家庭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45.1社会地位不断提高245.2社会职能逐渐扩大255.3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趋于科学化255.4教育模式将变得更为开放265.5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275.6功能得到强化285.7育人观的转变285.8出现新模式286.家庭教育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96.1加强家庭教育立法296.2政府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开办家长教育机构296.3加强对家长教育机构的管

3、理306.4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317.家庭教育行业投资分析337.1家庭教育投资热度空前增长337.2家庭文化投入明显不足337.3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347.4投资效果不明显351. 家庭教育行业市场分析1.1 居民家庭教育投入不断提高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居民家庭极其关注子女的教育情况,尤其以基础教育备受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稳步增长,虽然近几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一直维持较为稳定的比例,但教娱类支出的绝对数额呈现出了大幅度的增加,这足以体现出我国居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受传统观念的影

4、响,中国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不遗余力,基础教育消费一直是中国家庭消费的重头戏。由于中国传统对于升学问题的重视,再加上升学压力的逐渐加大,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较快。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50%比例家庭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每年超过 5,000 元,其中超过 1 万元以上的占比 25%。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于子女教育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1.2 家庭教育年均增速20%中国目前家庭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速为20%,育儿支出已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教育支出在中国家庭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35%的城市家庭每月在

5、孩子身上的早期教育费用支出在500-1000元,10%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费用支出高于1000元/月。庞大的幼教需求,诱人的幼教市场,致使幼教行业应运而生,幼教机构风生水起。2. 家庭教育产业发展前景2.1 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县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家长有想法、学生有办法、学校有方法的家校“三维断裂”现象。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

6、沟通渠道,运用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坚持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逐步充实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师的培训内容,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2丰富指导服务内容。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和诚信教育等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发扬光大。特别是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孝”文化、鹤乡文化等,形成具有射阳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要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科学

7、育人、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等知识指导;举办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研、研学旅行、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3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

8、,科学设计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校本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和一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和两次亲子实践活动。4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逐步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中小学、幼儿园要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家长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协调、管理、指导作用,邀请有关专家、学校校长和优秀教师、优秀家长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家庭定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播科学的

9、家长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组织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评选活动,推广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中的经验做法。2.2 切实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1履行法定责任,认真开展家庭教育。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主动承担家庭教育任务;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要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尊重青少年儿童的合理需要和个性需求,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学习情景;要提升自身素养,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主动与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只护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发生,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10、2尊重成长规律,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家长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孩子按照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不盲目跟风,不超前教孩子文化知识,不超前上各种特长培训班;小学生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同时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初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媒介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

11、学习,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做人、扎实做事;高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理想前途教育,把青春梦与中国梦、民族梦相结合,把青春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要对孩子开展责任担当教育,使他们对自己前途的展望,对家庭的热爱,对社会的进步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要对孩子开展感恩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3增强自身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一是要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父母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模仿、学习内容。因此,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在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方面保持较高水准,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二是要

12、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探索求知过程,需要家长的帮助、指导,如果家长知识贫乏、态度生硬,将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长应不断学习,努力成长为一个智慧型、技巧型家长。三是要科学运用家庭教育方法。系统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教育引导孩子。要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关注孩子在校表现,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参与适当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2.3 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1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与相

13、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家庭教育指导和两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可以派教师到街道、社区(村)挂职,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统筹协调社会资源。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城乡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

14、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五老”志愿者到学校和社区(村居)做家庭教育讲座,配合乡镇、社区(村居)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加强少年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3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要特别关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各级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城乡儿童活动场所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特别是要针对留守儿童多的地区情况,制订和完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预案

15、,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真正使留守儿童“守而不流”,健康成长。2.4 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各科室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政法科牵头,负责统筹规划与协调管理,负责通过家长委员会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和组织协调工作,计财科、中教科、初教科(留守儿童关爱)、职社科、督导室、教研室、学前办、关工委等职能科室参与,定期研究推进家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要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及年度目标考核,正常开展督导工作。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2加强科学研究。各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家庭教育的研究列入教科研内容,设立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研讨交流,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要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机构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教育学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推动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要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设定相关内容,推进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成果转化。3加强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