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205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诫子书知识目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能力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情感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2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教学提示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

2、(板书课题),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受益匪浅。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目标导学一准确朗读疏通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全班齐读课文。【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准确翻译】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1)重点词语解释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非宁静无致远(达到远大目标)无以广才(增长才干)淫慢则不

3、能励精(放纵懈怠)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遂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重点句子翻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内心恬淡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年华随时光流逝,意志随岁月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4翻译全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以安静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来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

4、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简陋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关系,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逻辑层次。【目标导学三品读课文领会深意】5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明确: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别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正一反,说服力强。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明确: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

5、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

6、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因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目标导学四谈感受说启发】9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示例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步骤三知识拓展构建提升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

7、价和感受。步骤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步骤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可取之处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还缺乏自己的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翻译工具,合作翻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译断句时深入浅出,掌握一字一词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所以教学时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词义讲析得好,断句、翻译等任务进行得较为顺利。不足之处本节课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诫子书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析论点正面论证: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反面论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总结论点:劝诫惜时,有所作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