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4040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写作素材投影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东坡 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没人比他更丰富。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他生活在古代,却比现代人更现代。他生命中的核心要素,提纯了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家乡,位于川西平原,在成都、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之间。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俱属“唐宋八大家”。北宋蜀地有民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三苏占尽人杰用尽地灵,眉山百年内草木不旺。这事儿见于宋人笔记,不知是真是假。 苏轼家境不错,早年幸福。母亲程氏有佳名,原系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她对苏轼的教导,史书多有提及。乳娘任采莲,几十年慈眉善目,以七十五岁

2、高龄谢世,苏轼为她撰写墓志铭。大文豪的巨笔,一生写过的墓志寥寥无几,王公贵族请不动的。母亲与乳娘,双双呵护苏轼的生长。及至成人,先后又有三个女人出现在苏轼的生活中,她们都姓王:王弗,王润之,王朝云。宋朝女人,我们终于能知道全名了,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夫人。 母亲、乳娘、妻妾,环绕着苏东坡。有趣的,却是坡翁一生以豪放著称。女性的慈爱与温柔,给了他一颗异于常人的仁慈之心,但并未使他的性格有丝毫走样。他是男人气十足的。他悲天悯人有如杜甫,却比杜甫更快乐。他有很好的遗传:性格像父亲,而父亲又像祖父。祖父苏序,是眉山街上出了名儿的怪老头,酒量奇大,写过几千首永不流传的诗。他最大的爱好是打抱不平。丰年他积

3、谷屯粮,街坊以为他瞅着灾年要大捞一把。两年后果然闹饥荒,他在自家门前贴告示,围观的群众多达数百人。告示写得歪歪扭扭,而内容大快人心:屯积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灾民。 过了三十余年,苏轼在杭州办“永安坊”,是为中国第一家公立私助的慈善医院,看病不收钱。祖孙二人行事,仿佛商量过。其时苏序已死去多年。其实苏轼祖上五代人,没有一个当官的。苏洵也不喜欢科举,他喜欢趁年轻到处走,“游荡不学。”二十七岁他忽然发愤读书,埋头苦干了,六年不抬头,也不写一个字他写的文章曾被人看不起,于是发誓,不读透经史决不再提笔为文。 此时苏轼两三岁,家里忽然有了许多书。宋代的眉山,是全国三大刻板印刷中心之一。十户人家,九户有藏书

4、。著名的孙氏书楼,藏书达数万卷。 而苏洵的远游,何尝不是很好的学习?古代信息闭塞,有志之士八方游走,几乎是一种“文化本能”。春秋战国四百年,策士、侠客、思想家,幽灵般地穿梭着,埋下中国人游荡的基因。苏洵游到成都,结识了益州太守张方平;游到京师,进入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超级沙龙。这个沙龙里有梅尧臣、曾巩、张先、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是北宋政坛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苏洵的发愤和远游,为大儿子苏轼提供了两种财富:书籍的氛围,世界的广阔。一般小孩儿憧憬未来,持续三年或五年,这憧憬通常影响他的意志走向,预设他的未来。憧憬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事儿,主观客观难以分辨。 苏东坡不可能是那种一天到晚枯坐书斋的男孩,他会

5、八方撒野,天上都是脚板印。苏轼在眉山一直待到二十岁,出去做官后又两度回来丁忧,加起来二十五、六年。“生活世界”留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这位终其一生对生活抱着不可思议的巨大热情的人,他为何坚决反对王安石搞急剧变法?理由是两点:风俗,道德。他深知风俗与道德来之不易。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弱冠之年的苏轼进京应考,一考就拿了事实上的状元:主考官欧阳修,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为避嫌,才把苏轼擢为第二。苏辙也考上了。两兄弟金榜题名,京师轰动。 苏轼很能考,目标明确像白居易。他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也包括他非凡的科考本领。士大夫的生活道路,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考不上一切免谈。年轻的

6、苏轼头脑清醒,认准了目标就心无旁骛,这大约是优秀人物的共同特征。文章的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头一次阐述他的仁政理想,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终身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换句话说,他的政治理念,二十岁就趋于成熟了。另外,他惊人地大胆,试卷中杜撰圣君尧帝的典故,闹得考官梅尧臣查史料一头雾水。问他时,他竟然说:想当然耳! 按考试规则,杜撰典故万万不可。何况是杜撰圣人。 胆大源于自信。这可不是一般的自信,信手一笔,可能自毁前程。来自全国各地的黑压压的考生们谁敢?这事正史野史都有记载,可信度不成问题。没办法,这就是天才。 三父子在汴京得意了,老家眉山却传来噩耗:程夫人因病去世。苏轼苏辙匆匆办理了在籍进士的手续,回

7、老家丁母忧。 丁忧结束,再赴汴京。这次是举家迁徙,几十口人在东门外的“王家渡”上船,直下嘉州渝州,出夔门向荆门,抵京师,沿途阅县三十六。 苏轼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又考了第一。这第一叫做“制科三等”,宋代开国一百年,考上三等的仅有苏轼、吴育。一二等皆虚设。苏轼在皇帝的御座前,写下五千字的文章,又直接面试,对答如流。老皇帝显然被这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给吸引住了,看文章,看书法,听他滔滔不绝,虽然他批评朝政的尖锐言词实在不好听。比如他指责后宫花销太大,而仁宗本人勤政不足。言下之意,此时的宋仁宗有点像晚年的唐玄宗。 仁宗当天回后宫,对曹皇后感慨说: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啊。 另一位

8、指苏辙。苏辙制科试入四等。 这两兄弟的风光可想而知了。他们的文章风格成了考试前有个小插曲:考生们报名很踊跃,主考官开玩笑说,苏氏兄弟在此,你们觉得有希望吗?于是考生散去大半。 十年一度的制科试,录取名额不超过五个。考生的典范,京城民谣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欧阳修甚至在他沙龙里对新老作家说:三十年后,无人道着老夫也。这位北宋文坛领袖的话,在时下文坛的语境中听上去像奇谈怪论,像藏着什么阴谋。 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不喜欢苏轼的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他公开对人讲:“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取他。”王安石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朝廷对苏辙的任命书他不肯写,事情便耽搁下来,无限延期。北宋

9、这个现象也是颇为奇特。 苏轼以京官大理评事的身份出任凤翔签判,任期三年,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风翔在陕西,距京师一千二百里。嘉佑六年(1061年)的冬天他走马上任,老父与弟弟留在汴京。 苏轼初做官,碰上新太守陈希亮,陈原是眉山青神县人,王弗的同乡。此人与苏洵也属旧交,按常理,该照顾苏轼才是,可他对苏轼严格得不近情理。他个子小,眼睛有点斜视,训斥部属喉咙大,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为官几十年,他对训练年轻人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的确性子倔,两年中从未向苏轼作过任何解释。后来,苏轼已经有了不少官场体验,慢慢回忆老太守,怅然写道:“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颜

10、色” 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怀念,也是这种情形:王弗走了整整十年,他才细细咀嚼妻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王弗享年二十七岁。 王弗去世不久,苏洵病殁于京城,享年五十九岁。 短短几年间,苏轼的父母妻子相继西去,最疼他、也最理解的人从他身边消失了。死亡,对我们的伟人的照面方式竟然是这样!他才三十岁。体验亲人们的死亡也是上苍对苏轼的一种磨练吗? 熙宁八年(1075年),任密州太守的苏轼写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是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熙宁初年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他。 王安石

11、字介甫,朝野尊称他为荆公。这是北宋的一个奇人,大苏轼十五岁。苏轼官于凤翔,他已经做到翰林学士兼地方长官。他基层经验丰富,一心想把基层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去。北宋三百二十州,王安石熟悉的几个州,条件都不错,比如江宁,历来是江南富庶之地。而由于荆公本人廉洁自律,吏治也颇见成效。 王安石善于等机会,更善于制造机会。凡为政治家,这是必备的素质。宋仁宗屡次召他进京,他拒绝,有一次躲圣旨竟然躲进了厕所。他的目光很厉害,和李白有一比,虽然两个奇人的锐眼射向不同的领域。仁宗老皇帝,王安石对他了如指掌。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发起的著名的“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收场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仁宗老了,不想对国家动大手术。仁

12、宗后的英宗,身体不好,意志力上不来,曹太后权同听政。英宗在位三年,王安石“按兵不动”。他辞官,越辞声望越大。治平四年(1064年),英宗从政治舞台上神秘地消失了。神宗继位,改元熙宁。这好学的年轻人身强体壮,意志力远胜于诸皇子,并且越过前朝,直追宋太祖的时代。 王安石要等待的,就是这样的皇帝。 所谓历史奇人,一定是目光长远,能看到几十年。如果他看清了看准了,整个国家几代人都会受惠于他。反之,则麻烦大了。荆公变法的是与非,这一千年来争论不休。 苏轼同样主张变革,他曾对宋仁宗说:“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苏轼说出了有良知的士大夫的普遍隐忧。 二十年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首先拿官吏开刀,喊出

13、响彻历史的口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什么?忧国运不能长久。可是大批官员忧他的官帽,忧他的待遇,谁动了他的帽子和钱袋,他要拚命的。 范仲淹失败了。时隔一代人,变革的声音又大起来。这一次,血气方刚的宋神宗碰上一代奇人王安石,两股大力相加,新法得以骤行天下。两三年间,七八个新法相继出台,一经出台立马实施,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教育法、农田水利法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几乎空前绝后。 王安石推行新法有如暴风骤雨,一个新法未见成效,另一个又来了。他不怕走极端的。也许汲取了当年范仲淹推新政不够狠、导致守旧势力反扑的教训,王安石的战略是先走极端,然后再来纠正。但问题的出现也

14、是设计者始料未及的。各法皆有不同类型的弊端。 后人评价熙宁诸法说:“法非不良,而吏非其人。”王安石凭借他几个州的基层经验,把新法推向三百州。可能他觉得,全国官吏的素质都像他和他的部下。 苏轼也有自己的基层体验,凤翔十个县,他曾跑遍每一个县衙,每一处村落。在老家眉山,他对维系生活世界的风俗与道德,作了大量细致的考察,进而得出结论:风俗,道德,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国家又怎么能够长期富强? 苏轼以民为本,王安石以国为本,二者矛盾了。 苏轼官小,王安石官大,但小官处处反对大官,弄得大官非常头疼。俗话说人微言轻,苏轼却是典型的官小声音大。有一天皇帝突然在便殿召见他,问以国策。他

15、一点不客气,当面批评神宗:“进人太锐,听言太广,求治太急!”神宗听了很不舒服,却好歹忍住了,温和地说:“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卿在阁馆,当为朕深思治乱。” 神宗是个奇怪的年轻人,一面独裁,一面又想倾听大臣们的意见。毕竟变法事关重大,他和唐宪宗一样要做中兴之主,重启国运。他有重用苏轼的念头,征求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明确表态:不可。 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都抱着戒心。他所执掌的变法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曾用苏辙为检详文字,负责起草一系列新法。苏辙却屡与他意见相左。终于没法合作,苏辙主动辞职。 苏轼、苏辙的政治主张高度一致。兄弟始终共命运,价值观的相同可能是首要因素。早年在眉山,他们共读圣贤书,讨论国

16、家大事。父亲苏洵也加入进来。叫做“南轩”的书房常常响起三苏父子激烈争论的声音。在德语中,“真理”一词含有争辩、争而后得的意思。 王安石要干大事,扭转历史的走向,必须清除绊脚石。然而绊脚石真是太多了,王安石手脚并用,又踢又搬的,如果不是绊脚石自己走掉,“拗相公”力气再大,估计也只能干瞪眼。司马光、范纯仁、富弼、范镇一群重臣相继离开朝廷,类似现代政治格局中的内阁集体辞职。神宗皇帝哭着挽留,但大臣们去意已决,纷纷乞外放,做地方官去了。司马光在洛阳一待十五年,埋头写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他和王安石一样耐心等待时机,蓄积能量重新跃入活生生的历史进程。 在王安石眼里,苏轼是个古灵精怪的绊脚石,体积不大,却很沉很沉,搬它费力,踢它脚疼。这石头还善于在京师的地面上四处滚动,发出各种刺耳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