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63126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板涵工程施工小结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框架涵工程施工小结 一、工程地质该涵洞处风沙为沿线的主要不良地质,沿线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为风沙堆积区,土地沙漠化问题较为严重。根据既有资料及现在地质调查,沿线主要见有固定沙地、沙丘及固定沙丘分布。本涵洞地处毛乌素沙地的东延部分,属风积沙堆积区,地表砂层松散,地表水贫乏且多季节性出露,地下水分布普遍,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沿线沙地砂层中,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10m。新建榆横煤化工铁路专用线二期工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境内,设计起点液化厂,终点红石桥车站。线路全长23.365km。DK40+685 1-3.00m框架涵,涵身与线路正交,用途为立交兼排洪,净宽3

2、.0m,净空3.5m,为正线涵洞工程,涵长12.06m,涵身基础厚度为1.25m,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基底应力150KPa,涵身基础为C30、出入口、翼墙基础为C30混凝土;框架设计为C35混凝土;出入口翼墙、帽石设计为C30混凝土。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顶面三角垫层采用M10水泥砂浆,保护层采用2cm厚C40细石纤维混凝土以及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沉降采用宽50cm宽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铺设,缝内嵌填5cm深聚氨酯弹性胶、2c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CB3006型橡胶止水带。钢筋采用HPB300做箍筋及联系筋,HRB400做主筋。建设单位为榆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

3、团有限公司设计,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中铁济南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二、施工日期本涵洞于2015年4月21日开工,2015年6月21日竣工。3、 组织实施情况 、基底加固、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 进场后马上组织专业测量人员组成工地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及资料进行沿线调查,核实施工范围内对施工有影响和需拆除的障碍物的准确位置,探明原有各种地下管线情况,弄清具体种类、尺寸、位置、高程等。 开挖前先清表并做好了地面排水工作,在距基坑顶12m设4040cm截水沟,以便及时排走地表水,保证既有排水系统通畅,不影响基坑开挖施工以及排水。原材料及半成品如钢筋、模板、防水卷材等进入场地时应做到材料堆放整齐。不影

4、响施工回旋空间。挖时采用300挖掘机1台,混凝土浇筑采用37m汽车泵一台,振捣棒3支。发电机一台配置2、3级配电箱按三相五线制安全用电。人员准备:现场施工人员按以下配置,木工4人,钢筋工4人,混凝土工3人,杂工4人,工班长1人。材料准备:基坑开挖后将碎石运至现场,基地检测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他材料施工时及时将材料运送到位。 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50cm,开挖边坡根据砂类土按1:1放坡,开挖过程中应对地质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观测,做好原始记录。为防止扰动基底土质结构,保证基底承载力不小于80KPa,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对基底标高进行控制,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顶2030cm时,机械停止开挖,

5、改由人工清理整平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到位夯实后立即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0kpa,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施工。基坑排水:基坑开挖后,由于地下水位高,影响基坑内的正常作业,要在基坑内沿基底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水量较大时设置集水井,采用水泵随时排水降水,并在基坑顶设置挡水埝。基础施工前应及时对基坑进行换填处理,换填砂、石比例为1:2,分层厚度为2025cm,分层采用压路机或振夯设备进行逐层压实,夯打适当加水三次,达到中密。换填处理完后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要求基底应力不小于150kpa,满足要求后,再施工C3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厚度为1.25m。 、钢筋

6、加工及绑扎钢筋加工采用钢筋场集中加工配送的方式生产。钢筋加工时钢筋下料长度根据设计文件配筋图中某根钢筋的累计外型尺寸,减去钢筋因弯起后引起的量度差值,再加上钢筋端部的弯钩长度,最后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具体下料长度及弯钩、弯起角度见钢筋大样附图。1、主体钢筋绑扎时可根据桥横长、墙高按一定的间距设置钢筋梯子(梯子直径不应小于20mm,且应满足能够承受上部重量所需),便于支撑绑扎钢筋。2、为保证2c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滑板及模板之间布设垫块,底板底采用垫块,边墙和盖板底则采用垫块。垫块按每平方米5个布置,并应相互错开。垫块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边墙垫块用铁丝

7、绑扎于主体受力钢筋上,以免掉落。钢筋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应发生任何松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1.5mm 的铁丝,按逐点改变方向(8字形分布)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牢固。箍筋弯角应与主筋围紧。钢筋骨架经绑扎安装就位后,应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指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50%,相邻两接头相距不得小于35d 或50cm。 、模板及支架施工1、外模支护及加固设置外模侧墙模板采用2440mm1220mm15mm竹胶板作为面板,竖带木作加强肋,竖

8、带木采用100mm100mm方木,中心间距距为300mm,方木外侧纵向间距600mm采用双排483.5mm钢管加固,钢管外侧横向间距900mm采用16拉杆卡扣对拉固定,辅助剪刀撑、钢管斜撑加固。2、内模支护及加固设置:涵洞内模侧墙竖带木同外模侧墙同样采用2440mm1220mm15mm竹胶板作为面板,竖带木作加强肋,竖带木采用100mm100mm方木,中心间距距为300mm,方木外侧纵向。 底板及侧墙底部模板加固示意图侧墙及顶板模板加固示意图间距600mm采用双排483.5mm钢管加固,钢管外侧横向间距900mm采用16拉杆卡扣对拉固定。在涵洞内室采用满堂钢管支架支护,483.5mm钢管横向间

9、距0.6m,纵向间距0.9m,步距1.2m,钢管与钢管间采用扣件连接。其中横向杆两端设可调顶托,横向间距1800mm、纵向间距1200mm采用可调顶托与内模横带钢管卡紧,增强模板加固的整体性。顶板底模采用2440mm1220mm15mm竹胶板作为面板,下衬100mm100mm方木作为横向加强肋,中心间距300mm,纵向100mm100mm方木作为横向分配梁间距600mm与支架立杆连接,将荷载传递至每根立杆。满堂钢管支架沿箱室横向每排设两道剪刀撑,并在距底板300mm设置通长横、纵杆,作为扫地杆以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 3、拆模:外模待混凝土浇注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模,内部侧模

10、及跨径2m以上的涵洞顶板底模根据同期试件模的强度实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模板方可拆除。 、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砼分段分层向前浇筑,分段长6m,层厚40cm。侧墙混凝土通过小直径导管或串筒浇筑,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底板、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振实。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两边侧墙对称均衡进行。注意防止漏振或过振。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宜触及钢筋和模板,

11、与侧模的距离应保持在5-10cm。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冬季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季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超过30。 、砼的养护1、砼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并洒水养护。砼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使模板保持湿润。2、砼养护不得采用海水或有害物质的水,砼洒水保温养护时间应不小于7天。3、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不得向砼表面洒水。4、新浇筑的砼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保证砼在7

12、天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前不受水的冲刷侵。 、沉降缝的处理1、涵洞沉降缝橡胶止水带设置宜采用整根,尽量减少接头,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且接头应连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设置在沉降缝的水平部位,不得设置在沉降缝的转角处。底板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包裹,包裹延伸至顶板倒角。顶板不设止水带2、沉降缝施工过程中,橡胶止水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必须按设计位置设置,且安装牢固。、防水层施工1、防水层施工主要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结合使用,涵顶采用M10水泥砂浆三角垫层,保护层采用4cmC40细石纤维混凝土。2、涵洞顶部采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M10水泥砂浆做三角垫层后,涵

13、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碴、浮灰、油污等,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碴、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3、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的检查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气,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4、防水涂料的涂刷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5、防水卷材纵向整体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纵向允许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错开,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6、防水层铺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施工4cm厚C40细石纤维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确定,且宜留在结构受剪力弯矩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宜设置成水平或垂直面,且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处理层砼表面的松弱层应予以凿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