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463098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 姓名:于恬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王祖哲 20071020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朴实自然,使人耳目一新。一时间,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韩剧打动中国的原因 在于中韩文化的共通性、中国社会转型期、完全东方式的表达方式以及剧中无处 不在的人文情怀。韩剧中追求自由、正义、和平、福利等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对于 急功近利的当代人,对于过热的消费社会和金钱,应该说不失为一荆清凉药,同 时,也是有益于当代人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良性调适的。 追求“和谐”,一直是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共同奉行的美的原则。让艺术成为 自由、人性、唯美的文明理想的

2、载体,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不懈追求。艺术可以成 为骚动、革新、革命的推动力,对创造社会的作用显而易见,艺术活动是人类把 对美的价值追求意向变成人自身的一种求美的实践活动,其中包含着人对现实生 活的美的理想。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艺术从来都是现实背后的现实,都是对生 存最本质的领悟,是真实。 4 关键词:艺术现实电视剧影响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前言 这个命题会使很多人发出嗟叹,艺术对现实的影响是老生常谈的调调,艺术哲 学中永远也难有定论的话题,凭一己之力,还能比大家们论述得更精辟些? 站在 理论高山的悬崖峭壁,惶恐忝而论之,只是从年少之时就接触的,被教育的,妄 图把常人看来莫测高深的学说拉的与日常生活近

3、些,再近些。 当我们沉浸在活色生香中时,我们或者无暇沉思,这一切皆源子我们内心对现实的躁动 不安,我们有了剥离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渴求,有了对理想的依赖艺术是让人性和人类生 活存在的理由第一部分旨在说明。艺术应通过美的感性形象去显现理性的真理。 真、普、美是艺术矢志不渝的追求。不论社会生活如何巨变,艺术则始终。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因为艺术本质上是心灵对生活的审视第二部分提出,真实的艺术再现可以起到 对现实的提升作用 到这里,就有了将平淡的日常生活与高深的艺术哲学联系起来的冲动,不知 能否使自己的思考更深刻些。电视剧是百姓娱乐之中最直接、最琐碎一环,第三 部分中,以电视剧的艺术品格为例来看艺术

4、对提升现实的重要作用。我国电视剧之怪现状, 要么太娱乐,娱乐得不知所以然,以致索然无味,不忍再看;要么太教化,教化 得面孔死板,以致令人生厌,影响心情。不知是在嘲弄现实,还是在嘲弄观众, 抑或是作者们在嘲弄他们自己? 创造力的匮乏,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远离了 “诗人气质”。 以韩剧作为对比来映射我国电视剧,是需要些勇气的。很多人对韩剧嗤之以 鼻,认为是家庭妇女看的肥皂剧( 当然家庭妇女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细胞,非常值 得尊重) ,根本不值一提,本文以此作例,会缺乏说服力请暂且按捺住心中不屑, 关注一下韩剧中的闪光点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小国家拍出的电视剧,为什么会风 靡亚洲乃至全世界。强势的文化立场丝

5、丝渗入到普通人天天都要看的电视剧中, 显得润物无声又咄咄逼人,与“有容乃大”的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和谐,艺术的最终追求也是和谐。艺术是现实背后的现 实,艺术能力是一种能够创造的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显得弥足珍贵。结 语还是要归纳一个意思,社会生活需要艺术,艺术引导对人类文明、社会和道德 生活有积极的提升作用。 8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劳追求真理的辛勤劳动。”o 可以认为,艺术应通过美的感性形式来展现真理,以 “酬劳”追求真理的辛勤的劳动者。在论述艺术的本质和效用时,黑格尔曾批评 过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摹仿自然说”、“激发情绪说”、“道德教训说”

6、 等等。在他看来,艺术在本质上应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活动,应当包含和再现人们 的对现实深刻意蕴的认识和理解,而不能仅是对自然的单纯摹仿。就艺术作品而 言,其特殊的本质和效用,也不在于它能激发情绪,而在于它是美的。所谓“激 发情绪”只能说是艺术的种现象。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自然结果,而非艺术的目 的和本质。否则,就势必导致不讲确定的目的和意蕴,不顾艺术的美学要求,仅 以情绪的激发程度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甚至可以主观任意地制造某些惊人 离奇的情节冲突,或者放纵艺术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来刺激欣赏者。而这正是今天 我们不少艺术作品的通病。 艺术对生活的本体论化所拥持的理由之一是艺术审美是现实审美的生成和完 成

7、。这一命题之所以能够成立,首先在于艺术审美和现实审美这对关系中,现实 审美是一个被遮蔽的有待完成的内容。现实审美自身并不能生成自身,它并不能 确知自己通往何处,也并了不解自身的此在。现实审美关注的即时性很易于使它 陷人两种困境:一为观念化的专制意志的笼罩,一为日常性构成的沦落和迷失。( 与 艺术审美的个人性( 作者) 和距离性( 读者) 相比,现实审美往往是群体性( 人员参与) 和直接性( 性态特征) 的。群体性结构使现实审美在本体性上往往有赖于作为动源 的集中化意志的专制性操纵和笼罩。直接性形态又使“现实”与“审美”互混相 杂而造成对审美艺术的沦落和迷失。当然,另一方面,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审

8、美 的直接性存在性则又是现实审美的优越性特征。) 因为艺术审美总是同现实审美具 有距离,并且还因为它拥持着未来,正是以它的理想性未来性检视现实审美,这 使它有可能为现实审美立法。现实审美的生成正是在艺术审美的召唤下而生成, 是艺术确立着现实之所以为美或为丑,是艺术使现实审美具有了超越的维向上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 9 9 5 年版,第3 3 5 页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似乎并不在于规范,而在于使内心能力通过人们称之为h u m a n i o r a 。的预备知 识而得到陶冶:大概因为人道一方面意味着普遍的同情感;另方面意味着使 自己最内心的东西能够传达的能力:这

9、些特点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与人性相 适应的社交性,通过这种社交性,人类就把自己和动物的局限性区别开来。” 审美与艺术作为人文教育之一的思想和实践,古已有之,但只有在德国古典 文化中,它才成为一种理想性的人类活动,这固然是对过分工具化的现代性 的反抗,也因为康德二元论逼出了从自然感性向道德理性过渡的问题,使审 美和艺术成为完整人性所必需的中介系统。所以雷纳韦勒克评论说:“以界 定审美范围为起点的一门美学,逐步成为为艺术提供最大胆的形而上学的和 道德的根据。” 而鲍桑葵则指出:“在康德的著作中,还有道德主义的痕迹, 因为由于一种主观论的结果,他认为美的永久价值应当归功于它表现了道德 观念与道德秩序。

10、” 由于中国学者在此形式中“填补”实在的人生意义和社 会关怀,美育不但是现代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美学得以中国存在 的理据。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应当是团结人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区分真艺术 与伪艺术,有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即艺术的感染力。感染力越大,团结人的使 命就完成得越好。 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道德目的之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 了道德的善的感情,人们可以从中吸取道德的善的训诫。朱光潜反对形式主义割 裂文艺与道德的观点,但主张区分“有道德影响与有道德目的”,“有影响” 是文艺具有慰藉情感、启发性灵,洗涤胸襟的效果,可以引起读者思想气质 的交化;“有目的”是以文艺为工具有意宣传一种主

11、张或主义。朱光潜坚持 前者而反对后者。 。 o 拉丁文,“人文学科” o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3 页 。鲍桑葵:美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 0 0 1 年版,第2 3 0 页。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2 0 0 5 年9 月第1 版,第1 3 1 页 1 4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 真实的艺术再现可以起到对现实的提升作用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 材,这并不是说现实生活所见到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艺术文本。艺术家有意无意都要 对素材取舍,留下美观的的内容进

12、行艺术的真实描绘,因为生活中的美是分散的, 不充分的,所以中国艺术大多讲究“师法造化,终得心源”艺术作品应摈弃那些 虽然是生活真实却是偶然的、琐碎的、非本质的事物和现象,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 价值的艺术形象。 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真是艺术创造的基础,所谓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 生活中真实的存在,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真首先指艺术源于现实生活,艺术是 生活真实升华的结果,还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必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升华为 艺术形象的生命质素,将主体思想灵魂凝定在所创造的艺术之中,真情创真意,更 指以美写真,含真于美,真化为美,美显示真的终极含义。把生活现象和生活中 的美转化为艺术美,需要有较高的

13、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 历史上提到艺术与现实关系的人,无论是狄德罗、席勒、弗洛利、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无论他们基于何种方式论述,但主要的分歧还是对于再现生 活的程度以及对美的观念理解不同。但是他们都认同的是,艺术中即便是对丑陋 的再现也是为了通过鞭挞之而仰望善的理想。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对真与美在现 实主义中的价值的认可程度不同,但都有从善的倾向。即便是别林斯基,他认为 艺术应该是高度再现的,认为诗人应该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赤裸裸的面貌来 再现现实,而他的终极关怀也是人性中的善。这也是现实主义文艺价值的根本所 在。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对于求善则有的作为口号,有的隐而喻之。这是一个 基本

14、事实。历史上所有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讨论者几乎基于一种认可,即艺术顺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乎并宏扬道德。这是避免不了的也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为文艺只要关乎现实就 必然产生道德判断,而道德律要求这一判断必须以善居其首要,至少不可逾越逆 悖道德律的底线,否则,逆悖道德律的现实就会消解在沉沦的社会里,成为了真 正的恶之花。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没有绝对的现实,现实本身永远不会成为价值 尺度。现实所隐喻的理想或期盼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从技术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不同价值倾向的文艺其实就是求真、求善和求美 在不同语言方式的文艺品类中的比重和结构方式不同,现实主义因此可以理解为, 以美的手段求真,直至达到善。从技术

15、语言的角度,真即现实,文艺现实体现为 两个方面,其一是主题的现实,现实的主题必然是其技术语言的首选,上文已述, 这一主题无论是讴歌或者鞭挞,其终极价值指向都是人性的善。其二是语言的写 实。当然,写实并无可衡量的度,从技术语言的角度来理解,写实的度是非常宽 泛的,但也并非无限。最重要的一点是,表达现实题材的语言所指向的审美境界, 如果没有美的语言境界来表达现实的话,那么现实作为文学艺术就的纯语言价值 就失去了。而在创作实践中,艺术实践者应该首先遵循的是由自然与现实所激发 的内心的感动,而非颠倒本末,以艺术实践来验证概念,以概念来规范艺术实践。 思想性和真实性是两个既不相同又相联系的概念。艺术不仅

16、记录现实,而且 审美地评价它。艺术品的转化不仅是理智的活动,而且是感情的活动:它不仅反 映现实,而且反映人与现实的关系。现实的最高原则是忠实于现实,它凭借作者 的审美感受及其认识对现实加以客观评价。现实的真实性既包含着客观的内容, 也包含着主观的内容,它以潜在的力量体现着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主观倾向。 人们并不否认整个审美关系,特别是艺术的认识意义,也不否认美学同哲学 ( 其中包括认识论) 的联系。真正现实主义的艺术既不排除本质在作品中的蕴涵, 也不把对世界本质的科学求索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因为它不是科学认识的附属 生产,具有自己多方面的本性。恩格斯在大陆上的运动中说:“近l O 年来, 1 6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三以电视剧的艺术品格为例看艺术对提升现实的重要作用 ( 一) 电视剧创作需要人文情怀 电视的产生和发展使生活和艺术的视像化特征更加明显,同时,生活的视 像化也使电视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义务。电视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视觉革命, 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视听觉,创造了空前广阔的影像新世界,影响和改变了我 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