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

上传人:sh****15 文档编号:11463047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座谈会发言汇编(9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材料汇编1.一部弘扬革命到底精神的经典教科书32.一声呐喊 一声号令 一面精神旗帜73.为“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提供坚强政治保障104.以“无我”和“赶考”心态答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答卷135.党史国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和科学指南176.弘扬红色文化 打造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示范性工程207.尊重历史 突出重点 讲好红色故事238.发挥好党校的四大职能作用269.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前进力量2932一部弘扬革命到底精神的经典教科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带领我们重温新中国建立的这段光辉历史,这对全党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我们从事党史和文

2、献一线工作的同志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中共中央在香山这段时间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么理解习总书记所说的香山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它是我们党进京“赶考”的第一个考场。中共中央将要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谈到,我们就要进北京了,是进京“赶考”,希望能考个好成绩。那么,进京后,第一个考场在哪里呢?就在香山。在这里经受了几场大考,第一个是打过长江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二个是指挥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第三个是接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第四个是筹备新政协,团

3、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五个是筹建新中国。当然不仅这五个,还有其他的,这都是很难的考卷,我们党的答卷用“完美”来评判一点也不夸张。第二,它是我们党由乡进城的第一站。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乡村转向城市。虽然从地理上看,香山当时还是农村,但是全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了城市。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势如破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等大城市和东南、中南的众多中小城市,并向大西南、大西北和华南进军。党中央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了怎么样接收、管理城市,怎样做好城市工作上。第三,它是我们党万里长征第一步落脚的地方。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

4、里长征的第一步。党中央在香山期间,我们党指挥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夺取全国性胜利,筹建新中国,擘画新中国建设蓝图,奠定新中国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政治架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在香山,毛泽东同志只用两天就写出论人民民主专政这样激情澎湃的宏文,8月12日至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先后撰写了六篇社论,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他自己对这些文章也很喜欢,上世纪六十年代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时候,他自己看着都乐起来。所以说,党中央在香山这段时间,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其历史地位是极其重要的。缅怀香山这

5、段历史,最重要的是发扬革命到底精神7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来缅怀这段历史,最重要的是把握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的讲话里明确指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革命到底精神在毛泽东同志当时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得到了集中体现。翻看党的历史、革命的历史,革命不只是热血一涌就跟着闹革命了,要面临很多考验,革命到底是很难的,所以要永远奋斗。永远奋斗需要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毅力,要在各种压力面前能够扛得住,要面对各种诱惑能够沉住气,要保持清醒和冷静,面对各种捧场、喝彩都不被迷惑。回顾香山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到

6、底的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要把握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9月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讲话,再一次告诫全党,要保持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就讲到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怎么样弘扬革命到底的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觉得香山这一段历史是一部很经典的教科书,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好好看一看、学一学、想一想、悟一悟。讲好香山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这次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香山革命历史丛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具有开拓性的工作。这

7、套丛书,填补了长期以来香山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研究新中国的历史,可能从七届二中全会一下子就跳到了筹备新政协。这中间几个月党中央在香山做的很多事往往就会被忽略掉,香山这一段历史讲得不多,这套丛书填补了这样一个空白。另外,这套丛书在表现形式、手法上也是一个创新,它采用史话体,用故事讲道理,很适合广大党员干部、普通群众来读,它不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书,好读易懂。我觉得把香山的故事讲好、讲活、讲透,是讲好我们党在北京的故事,讲好新中国开国的故事,讲好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故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这项工作,应该说在这方面起点很高,值得祝贺。当然,怎么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后要

8、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特别是要以习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化对党在北京活动历史的研究,希望能够在我们党成立100年的时候,推出一批更有分量、更有内涵、影响更大的科研成果。一声呐喊 一声号令 一面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了我们缅怀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我理解,习总书记所讲的这种革命到底精神,就是中共中央在香山这段历史所彰显出来的、最独特的反映一个旧时代行将结束、新时代即将拉开帷幕的时代特点的革命精神。北京市委党研室牵头主编的“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中有一本就是将

9、革命进行到底,作为该书主笔,我结合这本书的写作,从党史军史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粗浅认识。“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在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转折关头,往往都会产生是否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问题。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底,战场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三大战役接近尾声,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殆尽。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取得了绝对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一反过去叫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常态,放出了“和谈”的风声,企图以“和谈”为借口,争取喘息时间。同时在革命阵营内部,也有少数人跟着呼吁“和平”。面对多种势力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交织、斗争千变

10、万化的形势,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统观全局,亲自撰写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作为1949年的新年献词,由新华社公开发表。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分析了敌人可能采取的新策略,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敌人的阴谋,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提出: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二者截然相反的两面,但两者必居其一,没有什么中间路线。他铿锵有力地回答,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声回答犹如呐喊,奏响了时代最强音。所以,中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迅速作出选择,明确态度,纷纷发表声明,支持中共领导将革命进行到底,许多民主党

11、派、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和著名爱国领袖历经艰难,从国统区到了解放区,准备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全党全军普遍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提高了认识,激发起继续革命的热情,消除了“半途而废”的思想,坚定了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上下同欲,思想统一,为后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推翻解放全中国的一声号令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的大好形势下,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统帅的一声号令,变成了指战员们的坚决行动。回顾历史,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城,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华北地区基本

12、解放。4月下旬,百万雄师过大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解放。之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继续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发起大进军,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国性胜利。可以说人民解放军用实际行动为“将革命进行到底”进行了最好的注脚。“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永往直前砥砺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段光荣历史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永远绽放着夺目的光芒,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前行,去创造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

13、测序。”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革命事业薪火相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就越处于国际矛盾的风口浪尖,同时中国在自身的发展中也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敌人”不会自行消灭,各种斗争长期而复杂,革命的内容比过去更为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

14、革命到底的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胜不休!为“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提供坚强政治保障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对于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的这段历史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他强调,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指出:“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

15、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在这里,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概括了香山在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为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香山讲话的基本精神,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我谈以下几点体会:继续坚持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为“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关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抗战时期就进行过理论阐述。特别是在新民

16、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新中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之后,他在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中又作了进一步说明。特别是1948年6月1日,根据毛泽东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重印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前言通知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同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做了阐释。12月30日,在为新华社所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中,他首次公开宣布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3月15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重申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6月30日,为了向党内和外界进一步说明新中国的性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毛泽东写成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内容、作用和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全面、准确、系统的论述。随后,共同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