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3045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等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秋季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期中考试联考八年级数学科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细心选一选(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5cm,7cm,8cmC3cm,5cm,9cm D7cm,7cm,9cm2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如图,1100,2145,那么3()A55 B65 C75 D854.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

2、()APCOA,PDOB BOC=ODCOPC=OPD DPC=PD P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5、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6、如图,DAC是ABC的一个外角,AE平分DAC,且AEBC,则ABC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7在ABC中,C=90,E为AB的中点,EDAB,DAB=CAE,则 CAB

3、( )A.30, B.60 C. 80 D.508.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A.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100;B.点P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点P到ACB两边的距离相等;C.五边形的内角和是900;D.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Q(2,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2倍10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有下列说法: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折叠后ABE和CBD一

4、定相等;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 第10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耐心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点p(1, 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2如图,AEBD,C是BD上的点,且ABBC,ACD105,则EAB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小42,它的顶角是 14.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若1=50,则3的度数是 15.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垂足为E,BD=4cm,则DC= 16如图,在四边形ABC

5、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第12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三、用心答一答(本大题有8个小题,共86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 (10分)如图,点B在AE上,CBE=DBE,要使ABCABD,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并加以证明。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1)求出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3)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9(10分)如图,在ABC中,ACB9

6、0,BAC30,将线段A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CD交AB于点O,连接BD.(1)求证:AB垂直平分CD;(2)若AB6,求BD的长20.(10分)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OA=OC,A=C,BE=DE求证:OE垂直平分BD21.(10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分别垂直AB、AC于点E和F求证:DE=DF22.(10分)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B,AC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线段BE与CD相交于点O,连接OA(1) 请你完成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BE=DC;(3)求证:OA平分DOE B C23.

7、(12分)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4.(14分)(1)操作发现:如图,D是等边ABC的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类比猜想:如图,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深入探究:.如图,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和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

8、,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探究的结论;.如图,当动点D在等边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相同,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2017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345678910CDBDBCB A C C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1,-2)1230 1388 1480 152cm 164三、用心答一答(本大题共8题,共86分)17.(10分)添加一个条件是CAE=DAE_.证明:ABC+CBE=180,AB

9、D+DBE=180,CBE=DBE,ABC=ABD,在ABC和ABD中CAEDAEABABABCABDABCABD(ASA),AC=AD18(10分)解:(1)SABC53(2)作图略(3)A1(1,5),B1(1,0),C1(4,3)19(10分)解:(1)线段A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ADAC,CAD60,ACD是等边三角形BAC30,DAB30,BACDAB,AOCD,CODO,AB垂直平分CD(2) 由(1)可知DAB30,BCBD又ACB90,BCBDAB6320.(10分)证明:在AOB与COD中,ACOAOCAOBCODAOBCOD(ASA),OB=OD,点O在线段B

10、D的垂直平分线上,BE=DE,点E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OE垂直平分BD21.(10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分别垂直AB、AC于点E和F求证:DE=DF证明:证法一:连接ADAB=AC,点D是BC边上的中点AD平分BAC(三线合一性质),DE、DF分别垂直AB、AC于点E和F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证法二: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点D是BC边上的中点BD=DCDE、DF分别垂直AB、AC于点E和F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BCBDDCBEDCFD(AAS),DE=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11、边相等)22.(10分)解:(1)完成图形,如图所示:(2)证明: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D=AB,AC=AE,BAD=CAE=60。BAD+BAC=CAE+BAC,即CAD=EAB。在CAD和EAB中,AD=ABCAD=EABAC=AECADEAB(SAS)BE=CD。(3)证明:过点A分别作AMBE,ANDC,垂足为点M,N由(1)知:ABEADC,SABE=SADC1/2BEAM1/2DCANAM=AN点A在DOE的平分线上,即OA平分DOE23.(12分)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

12、过点D作DGAE于点G,DGACGDF=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GDF和CEF中GDFCEFDFEFDFGCFEGDFCEF(ASA),DG=CE又BD=CE,BD=DG,DBG=DGB,DGAC,DGB=ACB,ABC=AC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4.(14分)解:(1)AFBD.理由:易证BCDACF(SAS),AFBD(2) AFBD这个结论仍然成立,同样可证BCDACF得到(3) .AF+BF=AB;证明如下:由(1)知,BCDACF(SAS),则BD=AF;同理BCFACD(SAS),则BF=AD,AF+BF=BD+AD=AB;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证明如下:在BCF?和ACD中, ,BCFACD(SAS),BF=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由(2)知,AF=BD;AF=B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