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2998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市南白中学2018-2019-1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语 文 试 题说明:1.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所有主观题能分点作答必须分点作答,书写一定要力求规范(保证速度)。参考范例:答: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一、基础知识检测(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百舸(g) 廖廓(lio ku) 峥嵘(zhng rng) 浪遏飞舟()B.彷徨(fng hung)彳亍(ch ch) 切齿拊心(f) 变徵(zh) C.漫溯(s) 斑澜(bn

2、ln) 叱骂(ch) 咒语(zhu)D.夜缒而出 (zhu) 杞子(q) 愿得谒之(y)骨髓(su) 2. 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偏正短语的一项是(1分)A.辛勤耕耘 不断发生 仔细打量 十分伟大B.遵义风俗变化规律 历史悠久 秋天的雨C.愚公移山 竞选州长 销售计划 激动万分D.我的书包 小声地说 相当热闹 讲述清楚3. 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这个成语是(1分)A.百年树人 B.百身何赎 C.班荆道故 D.白驹过隙4. 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这个成语是(1分)A.敝帚自珍 B.抱薪救火 C.抱残守缺 D.暴虎冯河5.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这个成语是(1分)A.不堪之论 B

3、.不经之谈 C.不卒之论 D.不刊之论6. 下面的句子中,“报”的含义是(1分)例句: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安书)A.给回信,答复 B.断狱,判决罪人 C.报答,报复 D.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7. 下面的句子中,“比”的含义是(1分)例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A.并列,挨着 B.及,等到 C.偏袒,勾结 D.比较,较量8. 下面的句子中,“朝”的含义是(1分)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A.早晨 B.朝见 C.朝廷 D.拜访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皆白衣冠以送之B.晋

4、军函陵,秦军氾南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朝济而夕设版焉10.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分)A.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爱眉小札等。B.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代表

5、作有家、寒夜、随想录等。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走进诗的世界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为所有诗人和读者所公认的定义还没有出现。在此,我只是指出某些关于诗的认识,廓清一下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首先,所有的现代诗在外形上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分行。还有一种不分行的诗体叫散文诗,但它与一般意义的诗不大一样。现代诗有时行数多了还要分节,这主要是根据内容需要而安排的。它依据人们呼吸的休止,把空间间隔转化为时间间隔,使小的停顿与大的间歇更为明晰;它又适应人们的感情波动,把重要的东西用分行来强调。可是,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分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构成诗

6、的决定因素。有些非诗的东西,即便分了行也丝毫不会令其增色,比如分行写的标语口号能算诗吗? 其次,一些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押韵不仅使诗具有了音乐性,便于记忆,而且相同的韵脚本身构成了一种复沓,这就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不少新诗人都是很注重押韵的。不过,有的人把押韵强调得过分甚至绝对化了,就难免适得其反。某些初学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他们为了押韵甚至矫揉造作,削足适履。其实,韵并非构成一首诗的决定因素,押韵的不一定是诗。再次,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达发人深省的

7、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诗人善于将自己的崭新发现或超拔领悟,用一种十分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诗人不写诗则已,要写就要力求出新,要让作品有独特的情思,独特的神韵,独特的风采。最后,诗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生活。有人认为,既然诗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中有什么我就照样写什么,于是大量罗列生活现象的“诗”就制作了出来。其实,生活现象的罗列不一定是诗,诗不是生活的“照相”。诗与现实的关系,不像平面镜似的直接反映,而是要经过诗人头脑的折

8、射。因此,诗与现实生活相比,有省略,有集中,有变形,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诗人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的主观性最强,一般不宜太实。当然这不是说诗排斥写实,实的细节、情景、场面,放在一个特定的诗的构思中去,也会有妙趣。 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公认的关于诗的定义,因此,没有必要给诗下定义。B. 古诗大量押韵,相同的韵脚构成了一种复沓,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C. 华丽的词藻会让诗变得浮艳,因此,写诗不能追求华丽,只能朴实。D. 诗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将现实放到诗的构思中会有妙趣。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9、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层层递进,立论平实公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B. 将诗与其他文学形式作比较来说明诗的特点,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 作者扣住“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来论证,辩证思维十分明显。D. 文章引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象论证了诗歌的内在美。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现代诗的分节可以把空间间隔转化为时间间隔,也适应人们的感情波动。 B. 再别康桥让读者感受到优美的韵律、节奏,这与它押韵是有关系的。C. 诗在各种文学形式中主观性最强,诗人的主观情感决定了诗歌的艺术成就。D. 分行、押韵、词藻华丽、罗列生活现象,满足这些条件的

10、作品可能仍不是诗。(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卖唱的人们 王小波有一次,我在早上八点半钟走过北京的西单北大街,这个时间商店都没有开门,所以人行道上空空荡荡,只有满街飞扬的冰棍纸和卖唱的盲人。他们用半导体录音机伴奏,唱着民歌。我到过欧美很多地方,常见到各种残疾人乞讨或卖唱,都不觉得难过,就是看不得盲人卖唱。这是因为盲人是最值得同情的残疾人,让他们乞讨是社会的耻辱。再说,我在北京见到的这些盲人身上都很脏,歌唱得也过于悲惨;凡是他们唱过的歌,我都再也不想听到。当时满街都是这样的盲人,就我一个明眼人,我觉得这种影像有点过分。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卖唱者,就数那天早上看到的最让人伤心。我

11、想,最好有个盲人之家,把他们照顾起来,经常洗洗澡,换换衣服,再有辆面包车,接送他们到各处卖唱,免得都挤在西单北大街但是最好别卖唱。很多盲人有音乐天赋,可以好好学一学,做职业艺术家。美国就有不少盲人音乐家,其中有几个还很有名。本文的宗旨不是谈如何关怀盲人,而是谈论卖唱当然,这里说的卖唱是广义的,演奏乐器也在内。我见过各种卖唱者,其中最怪异的一个是在伦敦塔边上看到的。这家伙有五十岁左右,体壮如牛,头戴一顶猎帽,上面插了五彩的鸵鸟毛,这样他的头就有点像儿童玩的羽毛球;身上穿了一件麂皮夹克,满是污渍,但比西单的那些盲人干净那些人身上没有污渍,整个油亮油亮的手里弹着电吉他,嘴上用铁架支了一只口琴,脚踩着

12、一面踏板鼓,膝盖拴有两面钹,靴子跟上、两肘拴满了铃,其他地方可能也藏一些零碎,因为从声音来听,不止我说的这些。他在演奏时,往好听里说,是整整一支军乐队;往难听里说,是一个修理黑白铁的工场,演奏着一些俗不可耐的乐曲。初看时不讨厌,看过一分钟,就得丢下点零钱溜走,否则会头晕,因为他太吵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家伙。他的演奏没有艺术,就是要钱。据我所见,卖唱不一定非把身上弄得很脏,也不一定要哗众取宠。比方说,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乘地铁,从车站出来,走过一个很大的过厅。这里环境很优雅,铺着红地毯,厅中央放了一架钢琴。有一个穿黑色燕尾服的青年坐在钢琴后面,琴上放了一杯冰水。有人走过时,他并不多看

13、你,只弹奏一曲,就如向你表示好意。假如你想回报他的好意,那是你的事。无心回报时,就带着这好意走开。我记得我走过时,他弹奏的是八音盒舞曲,异常悠扬。时隔十年,我还记得那乐曲和他的样子,他非常年轻。人在年轻时,可能要做些服务性的工作,糊口或攒学费,等待进取的时机,在公共场所演奏也是一种。这不要紧,只要无损于尊严就可。我相信,这个青年一定会有很好的前途。下面要谈的是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街头演奏,这个例子说明在街头和公共场所演奏,不一定会有损个人尊严,也不一定会使艺术蒙羞只可惜这几个演奏者不是真为钱而演奏。一个夏末的星期天,我在维也纳,阳光灿烂,城里空空荡荡,正好欣赏这座伟大的城市。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

14、都,帝国已不复存在,但首都还是首都。到过那座城市的人会同意,“伟大”二字决非过誉。在那个与莫扎特等伟大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歌剧院附近,我遇上三个人在街头演奏。不管谁在这里演奏,都显得有点不知寒碜。只有这三个人例外。拉小提琴的是个金发小伙子,穿件毛衣,一条宽松的裤子,简朴但异常整洁。他似是这三个人的头头,虽然专注于演奏,但也常看看同伴,给她们无声的鼓励。有一位金发姑娘在吹奏长笛,她穿一套花呢套裙,眼睛里有点笑意。还有一个东亚女孩坐着拉大提琴,乌黑的齐耳短发下一张白净的娃娃脸,穿着短短的裙子、白袜子和学生穿的黑皮鞋,她有点慌张,不敢看人,只敢看乐谱。三个人都不到二十岁,全都漂亮至极。至于他们的音乐,就

15、如童声一样,是一种天籁。这世界上没有哪个音乐家会说他们演奏得不好。我猜这个故事会是这样的:他们三个是音乐学院的同学,头一天晚上,男孩说:敢不敢到歌剧院门前去演奏?金发女孩说:敢!有什么不敢的!至于那东亚女孩,我觉得她是我们的同胞。她有点害羞,答应了又反悔,反悔了又答应,最后终于被他们拉来了。除了我们之外,也有十几个人在听,但都远远地站着,恐怕会打扰他们。有时会有个老太太走近去放下一些钱,但他们看都不看,沉浸在音乐里。我坚信,这一幕是当日维也纳最美丽的风景。我看了以后有点嫉妒,因为他们太年轻了。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1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条理清晰,作者生动地描写叙述了几组街头演艺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呼唤。B. 本文真挚、理性,内容虽简单,但描写灵动,表现出一种单纯之美。作者处理看似平常的题材,展示出了高明的写作技巧。C. 作者对盲人卖唱是同情的,认为那吵人的演奏者是哗众取宠,对钢琴演奏者持赞赏态度,认为那几个青年的演奏最动人。D. 作者说“只可惜这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