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2394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周朝“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的含义,古代“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制,形成的是天子是君主,诸侯是臣民的等级制度。对应分析备选项中的各项制度,A强调的是世世代代的继承,C也是一种继承关系,主要是嫡长子继承制,D时间不符合,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商周

2、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歌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A商周的宗法制 B西周的分封制C秦汉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止博褒妃笑一场”描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说明春秋时期中国实行的依旧是分封制,列国指的是封国,故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破坏 B.周天子权力至高无上C

3、.礼乐制度被破坏 D.贵族世袭特权被废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三家分晋体现了西周时期确立的分封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分封的自主权已经从天子的手中旁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出现。故选A。B项错误,战国各国的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CD项错误,三家分晋并未否定等级制度和贵族的特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的关键

4、词“异姓不养”、 “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认为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异姓意味着异族。A是周朝地方制度,B是夏朝以来的王位继承制,C是汉朝选官制度,都与题意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5下图为孔子世家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A 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 D郡县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材料“孔子世家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谱与血缘有关,这体现了宗法制度。所以答案选A。B出现于西周时期,CD开始出现于秦朝,BCD都与题意无关。综上,本题选A

5、。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6客家人十分重视族谱的修订和保存,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联结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客家人重视修订族谱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分封制的遗风C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D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只是先秦时期实行,封建社会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且材料无法体现中央与封国的内容,故B符合题意。家谱与血缘关系密切,故A正确;修家谱为了激励后世,故D正确;族谱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体现了传

6、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从中可以 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宗旨 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窗口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们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也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因此正确。故选C。礼乐文明形成后,绵延于古代社会,对今天也有

7、很大影响,故的表述是错误的。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8历史学家钱穆说:“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士众民的大国家。举士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作者肯定了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依据“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A结束于秦朝,B实行于战国时期,C出现于元朝,但BC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故D最为全面。考

8、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9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君主)之守司(官吏)” “不可不略知也”说明君主要对官吏实行监督,由此可知本题选择C。AB和材料反映内容不符合。D是元朝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9、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三公九卿制 10“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反映了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说明作者认识到了在维护中央集权这一点上,郡县制要比分封制更为优越。B和C与题干恰好相反;D夸大了郡县制的作用。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11王夫之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该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该制度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10、C.行省制 D科举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分封制导致了诸侯争霸,不利于中央集权,与题干“古今上下皆安之”不符,故B项错误;郡县制从秦朝开始推行,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题干信息相符,故A项正确;CD两项分别是元朝和隋朝确立的制度,与题干“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12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 B.建立中朝 C.设

11、置刺史 D.颁推恩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B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也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是历史的倒退。所以答案选A。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13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法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

12、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D。A属于经济方面,C属于思想方面,B错在“解决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1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与山东相关的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左图反映的是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右图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两者相比,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秦朝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加强了对

13、地方的控制,故选C。西汉时期,山东也不存在分裂问题,A错误。D错误,西汉时期山东是郡县、封国并存。B错误,上图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演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1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 “军机处”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隋唐时期”。废分封,置郡县是在秦朝,组成决策机构“军机处”是在清朝雍正时期,废丞相,设

14、内阁是在明朝,只有D符合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它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1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史实,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是实行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选C。独立施政表述错误,A错误。B符合美国。D出现于清朝。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17.钱穆认为:唐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