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1591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和第六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沙漠;(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有( )之称。3、香港是由( )( )()三部分及周围二百多个岛屿组成。4、西气东输工程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短缺问题。5、台湾的居民绝大部分是()省和()省移民的后代。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经济区域 .政治区域.自然区域 .不明确、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阴山.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秦岭淮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内蒙

2、古高原.华北平原.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很多北方人喜爱滑雪,我国的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东北,这是因为( )A.纬度高,冬季气温低B.交通便利C.人口比较稠密D.经济发达5、下列景观代表南方地区的是(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林海雪原 D.常绿阔叶林6、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以高原和盆地为主D.以平原和盆地为主7、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 )A.以耕作业为主B.以畜牧业为主C.以林业为主D.以渔业为主8、台湾经济发展特点是( )A.以农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D.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9、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

3、行政区是(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青海省10、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天然降水B.地下水C.高山冰雪融水D.天池11、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故宫B.白宫C.克里姆林宫D.白金汉宫12、香港和澳门都发达的经济部门是( )A.建筑业B.旅游业C.重工业D.农产品加工业13、西北地区河流很少,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B.植被稀疏C.降水少D.海拔高1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15、北京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

4、干旱地区三、连线题将下列牲畜与其分布地区用线连起来A.宁夏 三河马、三河牛B.青藏 细毛羊C.内蒙古 耗牛、藏绵羊D.新疆 滩羊四、判断题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区域内部一般不存在差异。( )2、南方多水田,以种植小麦、油菜等为主。( )3、同一种地理区域,只有一种“身份”。( )4、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同时又显现代都市风貌。 ( )五、读图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地区,B. 地区。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 河

5、一线,请比较这一线南北两侧的的地理差异。(提示:从地形、年降水量、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耕地类型、传统运输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六、材料分析题中国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量的59%,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盆地崛起四座国家级大气田。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5万亿立方米,形成180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中国政府最终确定了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富余的天然气,联合输往东部地区,以减轻西部地区气田难开,资金缺乏的巨大压力,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的局面。输气线路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

6、南油气田,最终到达上海市郊区,全长4000千米。1、 西气东输决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东部和西部地区是否能从中受益?请简要说明。3、输送天然气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什么?有什么优点?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试卷(本套试题分、卷两部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计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2.要实现

7、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4.关于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洪减灾 B.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促进区域的联系 C.地跨西北、华

8、北、东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风固沙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6.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A.没有竞争的世界 B.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和平安定,没有战争的世界7.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A. B. C. D.8.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9、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9.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 B. C. D.11.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2.在国际组织上,我国

10、是( )A.联合国的一般成员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D.参加了所有世界组织13.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A. B. C. D.14.关于我国的地理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灾害少 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15.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直接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是( )南水北调工程 北煤南运工程 青藏铁路工程 西气东输

11、工程A. B. C. D.16.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B.我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 C.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不频繁 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1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 )A.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B.东部有众多荒地未经开发 C.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高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太小18.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A.东方的巨人 B.东方腾飞的巨龙 C.东方第一强国 D.经济发达的国家卷新课标第一网二、综合题:(本题有26个小题,共52分)19.请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42分)(1)A是_工程。将滦河水跨流域

12、引入_水系,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2)B是_工程,引黄河中游的水进入_上游和大同,以解决山西省缺水问题。(3)C是_工程,引黄河下游的水入_市,解决了旅游城市常年缺水的问题。(4)D是_工程,引滦河上游的水进入_市,解决了工业城市缺水的问题。(5)南水北调工程有3条计划路线:E是_。在江苏_市计划把长江水抽进_,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_后,向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_市。F是_,首先把_水库的水引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_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入汉江。G是_,计划提高_、_、_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_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20.查找资料,完成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