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61576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实施计划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碳酸钙深加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1项目名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碳酸钙深加工项目1.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依据碳酸钙形态为纯白色粉体,具有无毒、无异味成分稳定的特点。碳酸钙属于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品的重要填充剂和助剂。在诸多的无机纳米材料中,纳米CaCO3是最低价的一种纳米材料,用纳米CaCO3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增韧补强材料,则其成本将大大低于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体系,有诱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1.2.1碳酸钙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用途碳酸钙主要应用领域和关联产品如下:1.2.1.1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应用:碳到钙在橡胶中的应用主要起到增加容积,降低成

2、本,改进加工性能,改进硫化胶性能,起到补强和半补强作用。相关产品主要有轮胎、鞋底边、输送带、工业零件、皮球、胶管、牛筋等。 1.2.1.2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应用:碳酸钙在塑料中可提高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其硬度和刚度,改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和散光性。相关产品主要有:电缆料(绝缘级、护套级)、塑钢门窗,塑管(PVC、PE、PP)、日用塑料制品及装饰用塑料板材等。1.2.1.3碳酸钙在化学建材中的应用:碳酸钙在化学建材中的应用是目前国家倡导发展进展很快的行业,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复合材料钙塑材料,是把大量的碳酸钙等作为填充剂,配以少量的聚烯径树脂和其它添加剂,作为建筑材料以代替木材、板材、钢等,充分体

3、现建筑材料要求的耐热、耐腐蚀、隔音、隔热、防震及易加工等特性。所以当今世界已将化学建材和钢材、木材、水泥并列为“四大材”。相关产品主要有卷材、壁纸、管材、异型材、塑料地板、玻璃钢、瓦楞板等。 1.2.1.4碳酸钙在造纸中的应用:我国目前造纸工艺采用酸性施胶、随着科技的发展,中性施胶技术将被广泛采用,有白色钢铁之称的造纸业有望成为碳酸钙的最大用户。采用碳到钙为填料可在保证纸张有一定强度、白度的同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相关产品主要有:卷烟纸、复印纸、杂志新闻纸、铜版纸等。1.2.1.5碳酸钙在涂料中的应用:碳酸钙在涂料中应用具有价格便宜、颗料细、均匀分散的特点,相关产品主要有:底漆、腻子、调和漆、磁

4、漆、树脂漆及水性涂料等。 1.2.1.6碳酸钙在医药、食品、饲料、油墨等中的应用:碳酸钙是制药工业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发醇培养过程中PH值变化发挥缓冲作用,在药品片剂中碳酸钙是主要填料。其它主要相关产品有:牙膏、化妆品、油墨、油灰、封蜡、饲料、玻璃等。1.3项目概况1.3.1拟建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长山工业长廊。1.3.2建设规模与目标本项目包括一系列的子项目(各子项目可单独实施),各子项目计划总投资3.05亿元,总体建设目标如下:1、开发5万吨/年超重力技术生产增韧型无机纳米材料关键技术及其工业示范线(周边省规模最大),投资6000万元;2、新增10万吨/年超细

5、碳酸钙生产线,投资5000万元;3、开发6万吨/年轻质超韧节能纳米塑钢门窗生产关键技术及其工业示范线,投资1.0亿元;4、开发10万吨/年硅橡胶、涂料、油墨、造纸、PP、PE专用纳米钙等系列生产线,投资1.0亿元建一个拥有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和信息中心所支撑的科研基地,投资500万元;本项目中的子项目可单独按照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能力18亿元的碳酸钙系列产品材料工业园,年利税约3.5亿元。1.4设计基本原则1.4.1充分利用建设场地的设计基础条件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生产车间总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1.4.2设计中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科学、合理、有效地引进

6、少量国外关键部位,最大限度地扩大分交和来料加工的范围,确保系统整体装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1.4.3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信誉良好,产品质量优,价格合理,有良好业绩,服务好的厂家设备。1.4.4在设计上处处体现用户至上的原则,强化节能设计,为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1.4.5在工艺先进、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的投资,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1.5初步结论与建议1.5.1初步结论1.5.1.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5.1.2工程所需的建设条件,原料资源、辅助原料、燃料、水、电供应均有保障;1.5.1.3交通运输条件优越;1.5.1.4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

7、较好,全投静态投资回收期4年;1.5.1.5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为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提高产品占有率创造了条件。1.5.2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有利于狸桥镇产业升级,改变我镇碳酸钙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状况,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市场预测2.1中国碳酸钙工业发展现状据报道,世界重钙年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其中美国为1500多万吨,日本为800万吨,欧洲各国合计已超过1400万吨,南美地区产量约800万吨,中国已超过了500万吨。欧洲是全球重钙生产和使用领先之地,产量已超过了1400万吨年(工业矿物提供的资料为1999年欧洲

8、重钙产量为1400万吨)。在过去几年里,欧洲碳酸钙工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一,碳酸钙作为造纸、涂料和塑料填料用量急剧上升;其二,生产结构向着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给中小企业生存带来了困难;其三,重钙生产厂址建在优质矿山附近,大的用户与大的生产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中外碳酸钙行业生产能力对比与综合应用情况介绍。目前全世界碳酸钙总生产能力已达4500万吨,其中轻钙已达830万吨,重钙为3700万吨;全球碳酸钙总产量约2920万吨,其中轻钙650万吨,重钙2270万吨;全球碳酸钙总消费量为2850万吨。目前,北美重钙产量约550万吨,造纸用重钙约130万吨,约占北美重钙消

9、费总量的24;北美造纸用轻钙约260万吨,约占北美轻钙消费总量的90。西欧造纸用重钙约603万吨、轻钙约255万吨,约占西欧轻钙总消费量的50。而我国造纸碳酸钙的消费量仅120多万吨,仅占碳酸钙总消费量很小部分。由此可看出,我国造纸工业将是碳酸钙最大的潜在市场。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以810的年增长率(与我国GDP增长率相当)高速发展,10年间产量增长了一倍。我国重钙在造纸中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预计在未来510年,造纸用重钙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5年后用量将接近现在塑料的消费量,10年后(可能用不了10年)造纸业将成为碳酸钙的最大市场。我国碳酸钙生产企业与国外相比,在生

10、产规模、产品系列化和专用化等方面差距明显。我国碳酸钙的发展有6个特点:(1)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名列首位;(2)产品质量和品种有较大的提高;(3)在生产技术上由单纯的干法粉碎发展到干法研磨,气流粉碎和湿法研磨等干、湿法技术全面发展;(4)在研磨设备上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基本解决了干法及湿法研磨设备国产化,已形成专业化生产设备厂,为重质碳酸钙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国内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国家非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先后成立粉体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成果显著;(6)海外国家或地区的一些公司看准我国国内重质碳酸钙市场,纷纷来中国搞合资或独资公司生产产品,或推销研磨设备与技术,加速了我国重质碳酸钙工业的

11、发展。中国碳酸钙进出口贸易分析 我国碳酸钙产品,从生产总量上来看供需基本平衡,尚有部分出口,但从产品结构上看,中低档产品供过于求,高档产品供应不足,尚需靠进口解决。近几年我国碳酸钙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每年进口量7万10万吨,用汇2000万美元左右。我国出口碳酸钙的平均单价只有进口产品单价的1314。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碳酸钙市场有诱人之处。我国碳酸钙进口中,大量是造纸用的微细研磨碳酸钙(即FGCC),以及微细超细活性轻钙。从进口地区分析,我国碳酸钙进口量大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和上海市,其碳酸钙产品基本是用于造纸。随着世界造纸工业的复苏及碳酸钙工业的技术进步,在今后一段时期

12、,对碳酸钙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在过去的5年里,北美对PCC的需求年增长率达到7。在我国,随着外商投资的一批大型、特大型造纸厂在沿海一带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造纸用碳酸钙应用进入新的阶段。2.2中国碳酸钙工业的发展前景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居民的购买力的提高,塑料、橡胶行业将以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造纸工业向产品高档发展及生产工艺的进步,这些对碳酸钙工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后,功能化、专用化将成为碳酸钙发展的趋势,并且产品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档产品如纳米级碳酸钙、超微细碳酸钙、医用级和食品级碳酸钙;各种表面改性的专用碳酸钙,如天然橡胶专用、合成橡胶专用、涂料专用等

13、碳酸钙,纺锤形、立方形、链锁形、菱形、晶形等各种晶形碳酸钙,必将大量投放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总之,业内要加紧开发表面活性剂,提高改性效果,发展各类活性碳酸钙,使我国碳酸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我国的碳酸钙企业应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第一,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求效益,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第二,依靠科技进步,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建设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培养,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第三,实现集约化生产,使企业具有合理规模和系列化产品,形成产品系列、质量稳定、产销结合的现代企业。第四,积极研发及选用高效、廉价活化剂、化学漂白剂,提升碳酸钙产品质量,走精细化、专用化、功能化、系列

14、化之路。第五,依靠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第六,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占领国际市场。中国在世界上是碳酸钙生产大国,目前,还不算生产强国。只要业内人士齐心协力,加强企业内外联合,充分发挥优势,研究国情,扬长避短,遵循上述几点发展策略,相信中国碳酸钙行业不久的将来会很快成为世界上碳酸钙生产强国。 在众多的碳酸钙生产企业中,近年来涌现出一批10万吨级规模的大厂,从规模经济角度看,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轻质碳酸钙生产与应用主要集中在美、中、日和西欧,其中美国7个生产公司,总能力达到203万ta,平均每个公司生产能力达28万ta。菲泽尔公司特殊矿产集团下属31个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达160万t/a,

15、平均每个厂5万ta生产能力。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涌现出的这批10万ta规模大厂,其生产能力已达世界水平。这些大厂有:常山雪峰碳酸钙厂、都江堰钙品有限公司、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嘉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常州市碳酸钙厂。这5个厂占企业数的1.56%,而产能占总生产能力的17%,这些厂的发展将左右碳酸钙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纳米热”冲击着碳酸钙行业。除上个世纪90年代恩平和本溪引进日本的碳酸钙生产技术外,国内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的技术建成7000t/a纳米级碳酸钙生产线、安徽铜陵化工集团公司与中科院合肥分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3000ta纳米碳酸钙生产线,以及北京建材化工厂、湖州化肥厂、资江氮肥厂、重庆松山化工厂、北京化工建材厂、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芮城华泰化工有限公司、太原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建)、内蒙古蒙西高新材料股份公司、广东嘉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嘉普化工(枣庄)有限公司、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先后建成超细活性碳酸钙生产线。日前,这股“纳米热”有增无减,河南许昌10万ta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1.2万ta纳米碳酸钙技改工程已完成,正准备再上3万ta纳米碳酸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