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461104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重点笔记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学理论教程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5、 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 文学史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

2、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

3、“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

4、“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2)、英美新批评: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3)、结构主义: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14、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 ,开启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 15、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

5、术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 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 :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巫术有两条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 2)、宗教发生说(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赫尔德: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3)、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

6、本质上就是游戏。) 康德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斯宾塞、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德国学者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4)、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中考证了舞蹈动作来自采集种子的

7、劳动活动。16、文学概念三义 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美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 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一些政论散文。17、文学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的文化涵义居于主导地位。文学通常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看待。 1)、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2)、古希腊: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

8、演讲术、悲剧等。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18、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19、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1)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 、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 、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20、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简答题)1)无功利与功利

9、2)形象与理性3)情感与认识21、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22、什么是话语底蕴?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1)、话语蕴藉: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2)、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两层意思: 整个文

10、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话语蕴藉属性。3)、没有梧桐引不来凤凰,梧桐树多的地方自然会有凤凰的降临,于是这个地方便取名为落凤坡。这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然而,当它出现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时候,便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性。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就是凤雏先生庞统庞士元。当我们读到庞统行军至落凤坡,一种不祥的预感便涌上心头。凤雏,落凤。果然,庞统与的卢宝马一起丧命于乱箭之下。红楼梦就大量的运用了话语蕴藉的手法。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和最后一回,都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甄士隐,另一个是贾雨村。这两个人名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

11、性。甄士隐,将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构成了这“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23、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宇宙间的事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永恒不变的“理式”,它代表着绝对真理,可以用理智来把握,但并不直接呈现在感觉和经验中; 第二类是反映第一类的,它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类事物; 第三类又是摹写第二类的,如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25、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

12、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和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进一步说,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学包含着的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

13、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从中收到美的陶冶,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以它特有的神秘经验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的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实质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

14、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26、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27、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28、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28、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生命、幸福相联系。2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他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