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033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第卷 (本卷共计50分)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1.有人就腐乳制作的传说故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豆腐长白毛,致和真苦恼;撒盐把它腌,腐乳变成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所长白毛主要为毛霉菌丝B.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C.为调制风味可在盐腌后加入卤汤,卤汤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D.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

2、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3.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再密封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发酵效果最好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D.醋酸菌对氧气特别敏感,仅在深层发酵时缺氧影响代谢活动4.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要清洗灭菌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过积发酵瓶中留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D.过程需要关闭发酵裝置的充气口并适当

3、提高温度5.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B.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增大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D.酒的用量过少,后期成熟时间延长6.下列关于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B.大部分亚硝酸盐随人体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才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C.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膳食中的是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腌制泡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

4、的含量增加7.把乳酸菌接种在鲜牛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酸奶。在此过程中若揭开盖子,下列过程减慢(或减少)的是葡萄糖的利用二氧化碳的释放ATP的形成乳酸含量A.B.C.D.8.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充足的氧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9.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打开皿盖,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D.平板划

5、线时在笫二区第一条划线未出现菌落,一定是接种环划线时未冷却造成的10.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任何消毒方法一般都不能消灭微生物的孢子和芽孢C.灼烧法灭菌主要对象是金属器具,也可以是玻璃器具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11.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s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1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菌落数时,一般

6、选择如图中哪几支试管中的稀释液来涂布平板A.试管1、2、3B.试管2、3、4C.试管3、4、5D.试管4、5、613.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B.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D.将好氧型菌株接种到培养液中需静置培养,防止培养液沾染试管壁引发污染14.下列有关纤维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B.纤维素酶包括C1酶、C2酶和葡萄糖苷酶等C.纤维素酶能与刚果红结合成红色复合物D.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最终分解成葡

7、萄糖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产甲烷杆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16.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特殊营养物质17.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含量成分含量NaNO33gFeSO40.01gK2HPO41g葡萄糖30g琼脂15gH2O1000mLMgSO47H2O0.5g青霉素0.1万单位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

8、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18.长期保存菌种应控制的条件是湿度低温干燥有光隔绝空气适当有氧A.B.C.D.19.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配制步骤、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值后髙压蒸汽灭菌B.步骤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C.步骤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D.步骤挑取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20.如表表格

9、内容中,有错误的选项是检测物质或生物检测方法显示颜色变化A大肠杆菌伊红美蓝黑色B亚硝酸盐比色法玫瑰红色C分解尿素的细菌酚红指示剂检测法红色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刚果红检测法红色变深21.现有酵母菌和细菌的混合菌种,欲单独分离出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应选用的培养基分别为A.伊红美蓝培养基、含青霉素培养基B.含青霉素培养基、含氨的无机培养基C.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含青霉素培养基D.含青霉素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22.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的原因是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B.防止水分过分蒸发C.防止坛内蔬菜萎蔫D.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23.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化

10、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B.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C.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2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细胞更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B.在果酒或果醋发酵过程中,都需要限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通常情况下,添加复合酶的加酶洗衣粉能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25.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

11、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B.C.D.2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冒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B.口服的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胃中发挥作用C.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D.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由低温适当的提高后澄清速度越快27.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28.某物质能够在室温下

12、彻底分解果胶,降低果汁黏度,裂解细胞壁,提高果汁的产出量。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而来的B.该物质在低温条件下会失活,恢复常温后依然处于失活状态C.该物质可以分解纤维素D.该物质可以被蛋白酶分解29.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浓度C.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30.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B.实验室常用吸附法

1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C.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则固定化细胞优于固定化酶D.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31.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

14、触面积32.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细胞中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率33.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34.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胡萝卜素提取时所用的试剂是亲脂性有机溶剂B.提取胡萝卜素可用纸层析法进行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C.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与颗粒含水量成反比D.提取过程中有加热环节,只需要控制温度,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3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可先将果泥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目的是排除果泥中原有的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将酶溶液加入底物后,迅速将温度调至设定的温度,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某种细菌的原理是,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固体平板上的一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故可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36.下列用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