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9580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 (自动保存的)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副斜井掘进探放水设计一、主、副斜井工作面概况(一)井口位置:1. 主斜井井口坐标:X:4326701.697,Y:19617007.635,Z:14172副斜井井口坐标:X:4326727.362,Y:19616976.118,Z:14173. 位置:宁武县阳方口镇三岔村东约1km处,矿区公路南侧。(二)主、副井设计参数;主斜井设计参数:巷道(方位248),倾角16,斜长824m,净宽4.8m,净断面15.72m2,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表土段支护厚度400mm,基岩段支护厚度150mm,装备1m宽带式输送机,旁边设检修道,担负矿井的主提升任务,设有台阶,兼作矿井的

2、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设计参数;巷道(方位248),倾角14,斜长752m,净宽4.5m,净断面17.2m2,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表土段支护厚度450mm,基岩段支护厚度150mm,装备单轨吊车,担负矿井的材料、矸石、人员等辅助提升任务,设有台阶,作为矿井的进风井兼安全出口(三)主、副井四周采掘情况; 主、副斜井为神达南岔煤业准备新掘的井筒,四周未进行采掘工作。(四)目前工程进度或开工日期;目前工程进度:主斜井(表土段)已掘砌31.6米 副斜井(表土段)已掘砌25.7米开工日期:2012年1月2日(五)工作面地质构造及岩层赋存情况。 按照地质报告,在本矿区内未有任何

3、断层以及陷落柱等构造,但在实际掘进工作中应加强对隐伏构造的推断与预测。在主、副斜井开拓过程中,依照地质报告,依次要经过的地层为:(1)、第四系全新统(Q4)由冲洪积、残坡积物组成,主要分布于河谷。厚05m。(2)、第四系上更新统(Q3)不整合覆盖于不同地质时代的基岩之上,由黄色、灰黄色亚砂土、黄土及近代河谷砂砾层组成,黄土结构松散,颗粒均匀,具孔隙,夹灰褐色古土壤,厚度026.45m,平均16.67m。(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伏地层之上,为黄绿色、杏黄色、紫色、暗紫色、兰紫色砂质泥岩、砂岩、泥岩互层,底部为黄绿色、灰白色厚层状粗砂岩(K4),以长石、石英为主。该组地层

4、在本井田内发育不全,在本井田内赋存的厚度为0205.70m。(4)、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下伏山西组地层之上,为黄绿色和杏黄色陆相沉积岩系,可分为二个岩段,第一段为黄绿色和灰绿色厚层状硬砂岩、黄绿色和灰绿色砂质页岩及少量黑色页岩,下部偶含煤线及炭质页岩。第二段以黄绿和杏黄色厚层状石英砂岩、黄绿和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中夹少量灰色和黄绿页岩,底部分界砂岩偶含砾石。本组地层厚度为99.45152.0m,平均约为121.36m。(5)、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连续沉积于下伏太原组地层之上,岩性以灰色、灰白色砂岩为主,上部地层多为浅灰色粘土砂质泥岩或粉砂岩。顶部含薄煤层23层均不稳定

5、,底部与太原组分界砂岩(K2)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厚1.5519.35m,平均7.52m,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少量燧石及黑云母片与煤屑,具断续的斜层面,此层砂岩厚度变化较大,但层位稳定,有时直接覆盖于2号煤层上,成为2号煤层的直接顶板。本组地层厚度为31.0581.52m,平均50.42m。(6)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2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煤层厚度为4.259.60m,平均7.02m,煤层赋存稳定,含16层夹矸,一般在3层以上,结构复杂,单层夹矸厚0.150.90m。2、 开拓面水文地质概况在主、副斜井经过的地层中,按照地质报告可知:含水层为:(1)、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岩类

6、孔隙含水层第四系在区内广泛分布,约占面积的90%,主要为Q3黄土、残坡积物分布在阴坡、凹地以及地形平缓地段,一般厚026.45m,雨季含水,在与基岩或古土壤接触处有泉水出露,流量不大。属浅埋型上层滞水,雨季单泉流量0.01L/s左右,砂砾石一般分布在沟谷底部,厚度不等,厚度05m,富水性较弱,雨季期间赋存一定量的地下水,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2)、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含水层上石盒子组地层在本区发育不完整,其中上段地层因风化剥蚀而缺失,下石盒子组地层在本区赋存较完整,富水性弱,可接受部分大气降水补给,同时接受第四系松散层潜水的渗透补给。(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水层本组地层含水层由砂岩组成,含水

7、层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同时接受地表水和孔隙水补给。本组含水层为2号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水文8号钻孔抽水试验表明,涌水量为7.735-14.234l/s,平均11.059l/s,单位涌水量0.976-1.66 l/sm,平均1.2557 l/sm,富水性强,渗透系数1.3653-1.9960m/d,平均1.6210 m/d。水质类型HCO3SO4CaMg型,矿化度0.33277g/L,PH值为8.03。三、探放水设计(一)探放水目的:探放断层水以及含水层水,防止掘进过程中发生透水、突水等事故。(二)手段及方法:物探与钻探综合探测方法。(三)设计探放水参数:A、物探:1、物探仪器:YTD400A矿

8、井全方位探测仪2、探测距离:0100m3、施工工艺:、点号标定:利用皮卷尺定距,白自动喷漆标志,距巷道迎头14m位置布置第一个点1号点,以后每隔4m分别布置2号点、3号点、4号点等等直到达到所测要求为止。、仪器安装:按照仪器施工连接示意图进行安装。、电极布置:1号点、2号点、3号点分别布置A1、A2、A3电极,4号点、5号点分别布置M、N电极,在510倍探测深度外布置无穷远B电极。、数据采集:启动仪器,等待仪器数据稳定后,按工作开,开始采集O1中的A1、A2、 A3,移动电极,采集O2中的A1、A2、 A3,依次直到达到所测要求为止。4、注意事项:、电极要打在实地或实煤上,尽量避开浮煤、浮渣等

9、,电极要尽量避开积水,远离铁轨0.5m以上,防止短路。、无穷远B极应接地良好。、电缆应尽量布设在巷道一边,最好挂在电缆钩上,以防车辆行人挂掉。B、钻探:1、钻探仪器:(ZLJ-650)探水钻机,2、探测距离:0150 m3、确定水头压力、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确定水头压力:按巷道最大深度揭露断层,断层通达地表,沟通地表水预计水压。P=gh =1.010310227 =2.27106Pa 式中 P水头压力, pa 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 h巷道深度,m、超前距:a=0.5AL(3PKP)12 =0.545.1【(32.27106)(0.3106)】12 =9m 式中 a超前距,

10、 m A安全系数, 一般为25: 取4 L巷道跨度,m 取5.1m. P水头压力, pa 取2.27106 Kp岩的抗张强度,pa 0.3106根据相关防治水资料,岩巷中超前距不小于为30m,故确定超前距为30m。、帮距的确定:帮距一般与超前距相同或小于1-2m,所以帮距确定为30m。4、钻杆直径的选择:由于主副斜井在掘进过程中,所贯穿岩层坚硬系数较大,钻孔又较深,所以选择54mm的钻头进行钻探。5、套管长度的选择:套管长度可根据水压、超前距离来确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相关数据确定为;水压为2.27MPa ,超前距离确定为30 m ,所以将止水套管长度确定为15m 。 6、终孔层位的确定:位

11、可根据起探点和钻探距离、地质结构确定。 7、钻孔布置:钻探组数(3)、钻孔个数(3)、钻孔间距1m,钻孔距地板距离1m8、钻孔参数:1钻孔方位68 钻孔深150m 倾角-14(副斜井) | -16(主斜井)钻孔直径54mm2钻孔方位55.5 钻孔深150m 倾角-14(副斜井) | -16(主斜井)钻孔直径54mm3钻孔方位80.4 钻孔深150m 倾角-14(副斜井) | -16(主斜井)钻孔直径54mm9、施工工艺:、钻孔标定:按照钻孔参数分别标定三个钻孔的位置,并且进行标定。、钻机安装:按照钻机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安装至指定位置并且稳定牢固。、钻机工作:启动钻机,开始对1#孔进行钻探,钻

12、至一定深度,连接钻杆时安装止水套管并加设阀门,每钻探一定深度及时准确判别岩层厚度并记录换层深度,直到达到钻探深度为止。依次对2#、3#孔进行钻探。、编录工作:对岩芯、水压、水量、孔深进行记录,交接人员在交接手续上进行签字,并交与技术人员核对,由负责人进行签字,最后方可施工。10、注意事项:、钻窝应避免放在断层带或松软岩层内。、要严格执行专人停送电制度,并挂牌管理。、探放水地点必须安设电话和报警装置。、每次探水后、掘进前,应在起点设立标志,并建立挂牌管理制度。、在探水过程中应做到交接班不停钻。、钻进时,发现岩层松软、来压或空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现象时,必须立即停钻,记录期孔深并同时

13、将钻杆固定。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钻进中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应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立即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应采取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探,应有防止孔口管和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在探水孔施工中,见到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积水区之前,应停止钻探,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钻探。、遇到高压水顶钻杆时,应停止钻探,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后,使其慢慢地顶出孔口,操作时严禁人员直对钻杆站立。、按钻地点与积水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探水规定的超前距,或有突水征兆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另找安全地点进行探放水。、探放断层水的探水孔终

14、孔后,孔内有水应进行放水试验。孔内无水时应选择一个孔进行压水试验,检验断层隔水性能;压力一般应略大于断层所承受的静水压力。、在进行钻探前,先必须进行物探。 (四)排水系统:泵窝、水泵选型、水泵数量、排水管路尺寸、排水管路趟数、排水线路等。(五)避灾路线:水灾避灾路线、有害气体避灾路线。四、探放水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一)、组织措施成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探放水队队长:赵新元成员:段森威 常乐 曹少华(二)、钻探前的准备工作1、钻探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措施,充分了解钻探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召开施工单位全体职工会议,学习贯彻钻探施工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参加学习贯彻措施的人员必须鉴字。2、了解钻探施工地段的水文地质情况。3、熟悉避灾路线,并保证避灾路线畅通无阻。4、掌握操作规程及操作顺序,熟练操作技术,严禁违章作业。5、钻探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心,体现团体性,做到统一指挥、统一 行动,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稳妥、机智、果敢。6、对钻机进行全面检修,保证钻机完好。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