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调频广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59527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声调频广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体声调频广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体声调频广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声调频广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声调频广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 4311.284 本标准适用于立体声调频广播。 1 调频广播的频率:同GB 4311.184调频广播 单声。 2 主载波的调制方式为频率调制,100调制时的频偏为75 kHz。 3 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同GB 4311.184。 4 音频信号预加重:同GB 4311.184。 5 主载波的调制信号是立体声复合信号,由主信道信号(左信号和右信号的和信号,以下同)、副信道信号(由左信号和右信号的差信号对副载波调幅后所产生的上下边带波的合成信号,以下同)与导频信号(立体声广播时,为了接收而传送的辅助信号,以下同)组成。 立体声复合信号的频率分布示意图如下: 6 立体声复合信号的表达式 AM S

2、PM LRS(L R )sin t式中:A 立体声复合信号的电压;M 主信道信号的电压;S 副信道信号的电压;P 导频信号的电压;L 左信号电压;R 右信号电压; 副载波角频率;p 导频信号电压的振幅值;t 时间。Page 1 of 3国家标准7 立体声复合信号的特征 7.1 导频信号的频率为19 kHz,副载波频率为38 kHz。 7.2 副载波调制型式为调幅,在传送时副载波被抑制。 7.3 导频信号和时间轴相交时,副载波信号同时也以正斜率和时间轴相交。 7.4 导频信号对主载波的频偏,为第2条所规定的最大频偏的百分之十。 7.5 只向左信号或右信号输入端输入额定音频信号时,由主信道信号所产

3、生的主载波频偏和副信道信号所产生的主载波频偏,数值相同。其最大幅值为第2条所规定的最大频偏的45。8 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的系统特性 其范围同GB 4311.184第6条规定。 8.1 电波极化方式: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2 载频允许偏差: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3 频带宽度: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4 残波辐射强度允许值: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5 天线辐射功率允许偏差: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6 寄生调幅噪声:同GB 4311.184中的规定。 8.7 总频率特性:从左(或右)信号输入端到发射机输出端的总频率性

4、同GB 4311.184中第6.7条规定。 8.8 总失真度:从左(或右)信号输入端到发射机输出端的总失真度同GB 4311.184中第6.8条规定。 8.9 信噪比:从左(或右)信号输入端到发射机输出端的信噪比同GB 4311.184中第6.9条规定。 8.10 导频信号频率允许偏差:2 Hz。 8.11 导频信号允许相位偏差:导频信号和时间轴相交时,副载波信号同时也以正斜率和时间轴相交,其相位偏差在导频信号相位的5以内。 8.12 立体声副载波剩余分量对主载波调制度小于1。 8.13 导频信号对主载波调制度允限值:810。 8.14 左信号与右信号的分离度,最大调制度时,在10010000 Hz的频率范围内,分离度大于30 dB。 8.15 左信号与右信号的电平差,在10010000 Hz频率范围内,电平差小于1.5 dB。 Page 2 of 3国家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广播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戎明亮。 Page 3 of 3国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