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9395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秋高二年期中考试生物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其中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 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的治疗。科学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细菌在不接触抗生素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个体。滥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是( ) A.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 B.抗生素抑制人体自身产生抗体 C.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获得生存优势 D.

2、抗生素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突变,导致癌变3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3:2:1 B1:2:1 C1:1:0 D4:4:1 4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基因多样性 C.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单倍体植株 D.人工选择不会改变作物品种的进化方向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血糖、生长激素、抗体等 B体温调节中,甲状腺

3、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糖尿病患者尿多,是因为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正常人多 D血浆中的每一对缓冲物质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6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分别是( ) A略有降低、CO2B略有升高、乳酸 C略有升高、CO2D略有降低、乳酸9关于内环境与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

4、 B.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 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改变,人体就不会生病 D. 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10下列物质中,均可在人体内环境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呼吸酶、CO2、Na+C胃蛋白酶、Ca2+、葡萄糖D转氨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11右图表示两种动物呼吸作用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应为是变温动物,乙为恒温动物B甲、乙变化的原因都是温度影响酶活性C甲曲线表示的动物20代谢比10时强D乙曲线表示的动物在0时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12有人服药后发生过敏反应,毛细

5、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这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13今年暑期,高二(2)与高二(5)在进行足球赛,如果你是班生活委员,你应为队员准备什么类型的饮料?( ) A 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14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中可分别表示的结构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主要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参与主要调节活动的内分泌腺应为胰岛。 D上述涉及到的调节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很重要,主要用来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

6、细胞15下图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X和Y的情况叙述正确的 A.X、Y两种物质可由肝细胞与血浆直接进行交换B.X、Y都可代表葡萄糖C.X可代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Y可代表葡萄糖和肝糖原D物质X不属于内环境成分,Y属于内环境成分16某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是因幼年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疾病是( ) A.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 B. 甲状腺激素、 侏儒症 C. 生长激素、 侏儒症 D. 生长激素、 呆小症17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18如图,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

7、合该模型的是 AT细胞,病原体,A淋巴因子 B传人神经,肌细胞,A神经递质 C下丘脑,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索 D小肠黏膜,胰腺,A促胰液素19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 ) A.下丘脑和脑干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小脑和下丘脑20人体内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下列有关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2

8、1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中的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 A. 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B. 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说、写 C. 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D. 能够讲话,但看不懂文字22如果某人控制右腿的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完整,而传入神经受损,则该人的右腿会 A. 针刺有感觉,能运动 B. 针刺无感觉,能运动 C. 针刺有感觉,不能运动 D. 针刺无感觉,不能运动2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 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C.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

9、耗ATP完成的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24用一定方法将小鼠的下丘脑破坏(其他结构完好),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排尿量增加 B. 体温维持恒定 C. 细胞代谢速率变慢 D. 机体仍存在反馈调节25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迅速 B、作用范围较广泛 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D、作用时间短暂26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C22.5小时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D从图中

10、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27下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葡萄糖通过协助(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28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皮肤受损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 ) A. 人体缺乏营养物质 B. 人体内体液大量流失 C.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 D.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2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1、HIV只攻击B淋巴细胞 B. 感染HIV后,不一定马上发病 C. 吸血昆虫能传播HIV D. 只要及时就医,艾滋病目前是可以治愈的30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 B. 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C.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D. 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3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

12、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3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地理隔离才有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决定生物表 现型的基因型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新物种的形成都是由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33酒后驾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如图是对测试者酒后进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和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测试结果。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乙醇浓度与简单

13、反应时的关系,可判断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B. 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条件反射,其反射中枢是脊髓C. 已知乙醇能通过加强某种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可判断乙醇作用于突触D.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而干扰测试结果34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

14、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 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 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35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CO2和氨基酸 B. 乙中可能有抗体、激素和尿素 C. 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比甲高 D. 甲、乙、淋巴的成分转化均需跨膜进行36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B.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