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59370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3.2《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2课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良好的修养长期接受一流的教育;从小对历史与考古有兴趣并进行研究;喜好“行万里路”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学识是伊文思取得“惊人发现”的前提与基础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个人事业发展、服务与贡献社会的关系讲授法问题探究在学生时代就要重视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学识的养成发现古文明通过印章发现古老文明线索;搜集并研究印章,认定卡弗拉大土墩为克诺索斯城的遗址所在地深厚的专业功底、严谨和不懈的工作态度与“惊人发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具有的态度和方式图片展示问题探究严谨、不懈的工作态度、业有

2、专攻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幸运的发掘1900年开始发掘克诺索斯遗址,并挖掘出大量文物;伊文思断定克诺索斯宫殿遗址为“迷宫”所在地并向世界宣布伊文思“惊人发现”的内涵: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古代文明米诺斯文明图片展示问题探究敬畏先人:先人凭借智慧与艰辛的劳动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明丰硕的成果“重现”克里特文明,指出它是爱琴文明的开端;就米诺斯文明提出若干基本观点;其研究成果集中于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四卷本中米诺斯王宫出土文物的特征与伊文思对米诺斯文明研究的主要结论之间的关系用当地出土的一些文物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有根据的解释或推测图片展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的先驱是爱琴文明,而克里特文

3、明(米诺斯文明)则是爱琴文明的源头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伊文思能取得“惊人发现”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发现的成果。难点米诺斯文明及其重要地位。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以“伊文思的惊人发现”为主题,从“良好的修养”“发现古文明”“幸运的发掘”和“丰硕的成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伊文思取得“惊人发现”的原因及其过程,并在这一过程向学生介绍了米诺斯宫殿遗址与米诺斯文明。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具备的良好修养和对历史学与考古挖掘的强烈兴趣,为伊文思以后的考古重大发现奠定了基础。而对迈锡尼遗址和地中海东部遗址出土的印章严谨、不懈的研究,使伊文思找到了克诺索斯城和米诺斯宫殿的线索

4、。通过对米诺斯宫殿的挖掘和研究,伊文思最终有了“惊人发现”:找到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古代文明米诺斯文明,并证明了米诺斯文明是古希腊历史和爱琴文明的源头。本课引言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按时序介绍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两个考古重大发现。第一个是德国人谢里曼对迈锡尼的考古挖掘。这次挖掘的重要成果是发现了迈锡尼文化。迈锡尼文化被证明是希腊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第二个是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对传说中的“迷宫”的考古挖掘。这次挖掘证明克里特文明是希腊和欧洲文明的源头。第二部分“探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伊文思是如何发现米诺斯宫殿的”等两个小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学习重心。第三部分“重要概念”列举了一个

5、人名“伊文思”和一个地名“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这是本课的两个关键词,要准确掌握。建议教师对谢里曼的考古挖掘进行适当补充,使学生对伊文思考古挖掘的历史背景有更深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伊文思是怎样的一个人”“伊文思是如何发现米诺斯宫殿的”和“伊文思考古挖掘的主要成果有哪些”三个问题进入本课学习。第一目“良好的修养”教材以时间为历史坐标,扼要介绍了孩童时期和青年时代的伊文思,突出从小就具有的良好修养为伊文思日后在考古上的“惊人发现”奠定了基础。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伊文思能具有良好修养的原因:客观上,伊文思生活在富裕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接受了一流的教育和父亲的鼓励培养;主观上,伊文思自小就进

6、行古币研究和考古发掘等活动、在名校认真求学、进行考察性质的旅行、开展学术研究并进行著述,这一切使伊文思逐步地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较深厚的专业功底。这一部分的教学是以伊文斯具有“良好的修养”展开的,因此主要应理解伊文斯具有哪些“良好的修养”和“良好的修养”是怎样养成的这两个问题。建议教师设计一个问题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讨论。此外,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可以按“孩童时代”“青年时代”和“担任馆长后”三个时段适当补充伊文思的有关材料。(1)孩童时代的伊文思。这一部分教学意在帮助学生加深了解伊文思的家学渊源。1851年,伊文思出生于英国哈特福德郡的一个村庄。家庭给了孩童时代的伊文思深刻的影

7、响。他的祖父亚瑟本诺尼伊文思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是古典学和历史学教授,他的父亲约翰伊文思虽是富裕的造纸商,但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古文物和古钱币知识,是英国史前考古学奠基人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文化进化论的鼻祖奥古斯都兰福克斯等英国学术界大师经常在伊文思家探讨学术问题。少年伊文思在这种环境下,既培养了对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兴趣,又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基础。伊文思从小就痴迷于克里特古老的传说,希望有朝一日能揭开这个迷人的传说。(2)青年时代的伊文思。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应让学生理解伊文思的主观努力。青年时代的伊文思继续沿着少年时代的希望努力。1868年从哈罗公学毕业后,

8、伊文思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871年伊文思前往硝烟未尽的巴黎游览。在这次旅游中,一本旅游书激起了他对土耳其人的兴趣,于是他又继续前往东南欧考察。1873年伊文思前往北欧考察,并在途中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考古发掘。1875年他为撰写一部历史著作前往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求学。毕业后,他又到东欧旅行、访问,并写成了两本有关巴尔干的著作,由此成为巴尔干问题专家。以后伊文思曾任曼彻斯特卫报驻巴尔干通讯员,为英国发回了大量关于巴尔干的报道。一次,为了赶上和历史学家谢里曼见面,伊文思先是黑夜中骑马7小时,又雇船渡过伯克河,再赶走一整天,终于在午夜时分赶上弗里曼。正是在这次会谈后,伊文思和谢里曼的大女儿马格利特一位通晓

9、多国语言、具有丰富历史修养的小姐互相吸引、陷入爱河。以后,马格利特成为了伊文思的妻子和得力助手。如果说孩童时代的伊文思更多地是得益于优越的客观环境,那么青年时代的伊文思更多地是开始依靠自身的主观努力。(3)担任馆长后的伊文思。这一部分教学意在让学生注意伊文思的专业功底与努力方向。1884年伊文思担任牛津大学阿西莫林博物馆馆长。当时阿西莫林博物馆的收藏很杂,而且藏品逐年减少、占地逐年缩小,馆长也是一个闲职。但在这以后的25年中,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用旺盛的精力和远见卓识把阿西莫林博物馆变成了一座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在这同时,他继续自己少年时代的希望,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学习,经常进行考察访问,对考古发掘

10、也越来越有兴趣。第二目“发现古文明”这部分内容是围绕伊文思追踪古老文明的线索展开。1883年的希腊之旅是伊文思考古重大发现的一个新起点。正是通过这次考察,他发现了一个古老文明的线索一些带有特殊雕刻的印章。追踪古印章的线索一直到克里特岛,伊文思先是“认定”克里特埋藏着一个未知文明的遗址,然后是“深信”这里埋藏着考古学上的秘密,最终“取得”卡弗拉大土墩所有权。建议教师利用上一节位于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城一图,使学生更易理解伊文思追踪和推断的正确性。这一部分教学应当围绕“发现古文明”(实际上是发现了古文明的线索)展开。主要应理解“伊文思发现了什么”和“伊文思为什么能发现”这两个问题。建议教师给

11、学生呈现如下问题链:伊文思发现了什么?他的发现经过是怎样的?发现线索的为什么是远在大陆、偶然看到古印章的伊文思,而不是长期佩带古印章的当地农人?“伊文思的惊人发现”是否真的是事出偶然?为什么?为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按“发现线索”和“追踪线索”两个层面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包括适时插入一些古印章或古印石的图片。(1)发现线索。1883年,伊文思夫妇到希腊旅游,考察访问了著名的迈锡尼和其他的史前遗址。在这期间,伊文思夫妇还专程拜访了小亚细亚特洛伊遗址和希腊迈锡尼遗址的发现者谢里曼。在谢里曼收藏的众多迈锡尼出土文物中,伊文思发现了许多环状或块状雕石制成的印章。这些印章上的一些

12、雕刻具有海中生物的形状,如同小小的章鱼。一般人往往只停留于对这些出土文物历史悠久的感慨,但伊文思敏锐地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某个未知的海洋文明的特征。由此伊文思发现了一个古老文明的线索。(2)追踪线索在希腊之行后的10年中,伊文思开始注意收集古印章。在地中海东部的遗址中,他收集到大量类似的印章。1893年,伊文思在雅典的文物摊上又发现了类似的古印章。据文物贩子介绍,它们来自克里特岛,当地人称为“奶石”,据说有催奶的魔力,因而常被妇女们所佩带。伊文思决定亲自去克里特岛进行考察。调查中伊文思还获悉,离克里特岛北岸不远,有一个叫卡弗拉的大土墩不久前出土过一些巨大的储物罐。经过研究和分析,伊文思认定,这

13、个方圆几英亩的大土墩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住地克诺索斯城的遗址所在地。他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就要实现自己孩童时代的希望。1894年,伊文思第一次踏上克里特岛,他吃惊地发现,商店里摆着各种古印石,有些雕刻印石甚至成为当地农人脖子上的装饰品。如此丰富的古印章证明了这里就是一个未知古代文明埋藏地。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准备买下卡弗拉大土墩。从1894年至1899年,经过6年艰苦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伊文思最终取得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上述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伊文思的发现似乎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中体现着必然,那就是伊文思的修养、努力和希望,使他必然会考察希腊古文化遗址、必然拜访他的先驱谢里曼、最终必然

14、能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独具慧眼发现线索。第三目“幸运的发掘”教材先是扼要介绍了伊文思在克里特岛挖掘的前期经过,然后重点介绍了克诺索斯“宫殿群”和其他一些重要出土文物。建议教师抓住“幸运”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学习一部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为什么说这次考古发掘是幸运的发掘”“伊文思为什么能有幸运的发掘”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理解“幸运”的内涵。至于时间线索,可抓住“前五天”和“前三个月”这两个要点。(1)初步发掘1900年3月23日上午11时,伊文思正式开始他在克里特岛的伟大考古发掘。由于遗址文化层距离地表很近,在前五天中出土文物就堆积如山,有雕刻石印、花瓶、陶罐和泥板等。和一般的考古发掘费时

15、、费力又难以取得成果相比,这次发掘真是一次“幸运的发掘”。在发掘以前,在伊文思的头脑中,克诺索斯废墟下掩埋的史前文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它只不过是20年前谢里曼所揭示的希腊本土迈锡尼文明在爱琴海上的延伸。但通过对这么多的出土文物初步的研究,伊文思开始认识到,米诺斯文明不仅比迈锡尼文明更古老,而且是一个独特的文明。(2)克诺索斯宫殿及主要文物经过3个月的挖掘,伊文思发现,这些遗址并非孤立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庞大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于是他继续扩大发掘范围。后来,考古学家把这些建筑物称为“宫殿群”。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整体为多层平顶式建筑。建筑围绕着一个长约60米,宽约30米的长方形中央大庭院,四周由住房、庭院、通道、楼梯、地窖和阳台构成,总共有1 500多个房间,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因为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庭院以西的建筑为二三层的楼房,庭院以东为三四层的楼房。从东麓远望,但见层楼高耸,门窗廊道参差罗列,蔚为壮观。因为建筑物处于不同的水平上,阶梯和楼道必不可少。房间的通风和采光利用天井解决。众多的楼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