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9264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18周导学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 北师大版 一年级 数学学科(上) 主备人:刘彪 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 教学课题总复习-数的认识。单元/周次第18 周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重点难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教学资源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教学课时

2、1课时导学设计学案添补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师: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回答: 数大小的比较。 师:对,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生1: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4。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说6比4大,也可以说4比6小,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师:是啊,看图

3、(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生: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师: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师:解释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啊!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学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跟计数器有点相似。师:说具体点,可以举例子。别人也可以补充。 生1:古人用1块大石头表示10,就像计数器上十位上的数字;用小石头表示一个一个的一,就像计数器个位上的数字。 生2:是有点像,同是1块石头,大的可以表示10,小的就表示1;同是数字“1”,在个位上就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 师:说的真清楚,都帮助

4、书上的小朋友解决问题了。你看(课件出示),图中的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大家一起说一遍。 学生齐说:不一样,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情境图)图中用1块大石子和2块小石子表示12,你能再想一个方法表示12吗? 生1:用1根横着的木棒和2根竖着的木棒表示12。 生2:用绳子上的1个大疙瘩和2个小疙瘩表示12。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整理“数的认识”时,你们忘了一点,就是有特殊的数,表示的含义也不一样,现在想起来了吗?表示什么? 生1:“1”可以表示单个的1,如1个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群体,如1群人、1筐萝卜。 生2:“0”除了表示一

5、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如在直尺上的“0”;还可以表示基准,如温度计上的“0”。 师:这次说得比刚才完整多了。自己再回想一下,都复习了哪些知识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不同含义等。结合具体实例,促进学生对数的理解,加深印象。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知道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知道了数的不同含义及计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多思考、细心做。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教学课题总复习-数的运算单元/周次第18 周学习目标1.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深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 调动学生学习的

6、兴趣,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资源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设计学案添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数的认识”,在认识了数之后,我们要进行的是“数的运算”。想一想:在“数的运算”这一小板块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知道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数数,加几就往后接着数几个,减几就是倒着往前数几个。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借助计数器拨珠计

7、算,也可以用小棒数数算。 在数小棒的时候,够10根了就捆成1捆,所以计算加法的时候常采用“凑十法”。师:同学们说得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看看到底掌握了没有,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点,从思想上提起重视,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1. 计算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8+6”的?学生可能回答: 想8加2可以凑成10,6里面拿出了2,还剩4没有加,所以10加4等于14。 6加4可以凑成10,10再加8里面剩下的4,等于14。 可以摆小棒,先摆8根,再摆6根,从6根里面拿出2根和8根凑成10根,捆成1捆,再加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可以用

8、计数器拨珠计算,先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凑成10,并向十位进一,也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还要拨4个珠子,表示14。 还可以数数,8+6就是从8接着往后数6个数,是14。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很多,也很好,算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4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好。 学生完成后,以“开火车”的形式订正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完加减法的计算就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小问题了,随着学习的深

9、入才能更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课件 出示:教材第94页第5题) 根据你得到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一共得了多少颗? 哪一学科得的多?多几颗? 师:问题提出来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呢? 7+9=16 9-7=2语文作业得的多,多2颗。 师:“数的运算”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才是真正地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地努力,争取更好。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 教学课题总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周次第18 周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能够熟练的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初步培养学生

10、抽象概括能力 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布娃娃图片移动的数字卡片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设计学案添补一、复习准备1复习数的组成:2板演:85879597863口算:7()10734731732733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复习凑十法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复

11、习凑十法(板书课题) 1教学例1(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黄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2教学例2想一想:747677师说:我们不看图、不摆

12、实物,这几道题谁会算?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指名说:74怎样想76怎样想77怎样想?师说:你们真聪明,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算出来了 3教学例3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78 79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8917这两道题吗?为什么9加8得17,8加9也得17?(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师问:你们算过87,9加7的题吗?看到78,79这两道题怎么想?想:8加7等于15,7加8也等于15想:9加7等于16,7加9也等于16师说:对,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就不用凑十了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齐读黑板上的式题 4小结今天我们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共6道题这6道题中是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的,第一种用凑十法;第二种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在计算当中,要认真审题,见到大数加小数的题,就用凑十法计算;见到小数加大数的题,就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1口算,并说想的过程: 731733 74 76 734732 77 75 75 9787 76 7978 2移动,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3猜一猜,苹果代表多少? 77 87 76 75 78 74 97 89 79 86 4先说出得数,再写算式:(写在练本上)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