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8873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提纲: 一故障处理原则 二变电所故障事故抢修汇报信息反馈流程图 三故障判断的一般方法步骤 四常见故障处理方案 五典型故障处理 六越区供电方案 七事故处理中的安全 一、处理故障的原则 1、故障处理及事故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 的原则。 2、有备用设备,首先考虑投入备用,采用正确、可行的方案,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和事故抢修,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送电。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再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3、限制事故、故障的发展,消除事故、故障根源及对人身设备威胁。 4、在危及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必要时值班人员可以先行断开有关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然后

2、再报告电力调度。 5.事故抢修,情况紧急时可以不开工作票,但应向供电调度报告概况,听从供电调度的指挥,在作业前必须按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并将作业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批准人的姓名等记入值班日志中。 6、事故抢修时,牵引变电所所长或负责人应尽快赶到现场担任事故抢修工作领导人,如所长不在即由当班值班负责人自动担任抢修领导工作。 二变电所故障事故抢修汇报信息反馈流程图 1 所在变电所值班人员应对事故报告单分析及对相关设备巡视后,将详细情况先汇报分局供电调度,再汇报段生产调度。然后,按照事故抢修原则及段发事故抢修方案组织事故抢修。 2 供电段调度在得到变电所事故汇报后,应及时向主管段长或负责人汇报并向安调

3、技术室,变电领工区汇报,随时收集现场事故处理进度等有关信息。 3 安调技术室,变电领工区根据汇报的信息情况可参与抢修方案的制定及指导工区进行事故抢修。 4 若事故范围较大,接触网工区按段下发的越区供电方案随时做好合上相应分相隔离开关的准备。 三故障判断的一般方法步骤 1、一般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指示仪表、灯光显示、事故报告单,以及设备巡视、外观等情况,综合分析判断。 2、一般步骤 、根据断路器的位置指示灯,确定是哪台断路器跳闸。 、根据保护装置面板显示,光字牌指示及事故报告单信号继电器的掉牌确定是哪个设备的哪套保护动作。 、根据故障报告单及继电保护范围,推判出故障范围,明确故障点。 、结

4、合设备外观检查情况,确定故障设备是否需要退出,如需退出,可申请投入备用设备或改变运行方式。 四常见故障处理方案 馈线侧 1 馈线断路器 1.1馈线断路器自动跳闸、且重合成功 1.1.1 解除事故音响,记录跳闸时间。 1.1.2 确认哪台断路器跳闸 及各种信号。 1.1.3 查看事故报告单并复归信号。 1.1.4 计算、查找故障点对应的位置。 1.1.5 巡视相关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1.1.6向供电调度汇报跳闸情况。 1.1.7 按有关规定及时向段生产调度汇报跳闸情况。 1.2馈线开关自动跳闸且重合失败(或重合闸闭锁): 1.2.1 解除事故音响,记录跳闸时间。 1.2.2 确认哪台断

5、路器跳闸 及各种信号。 1.2.3 查看事故报告单、确认重合闸启动情况并复归信号。 1.2.4 计算、查找故障点对应的位置。 1.2.5 巡视相关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1.2.6向供电调度汇报跳闸情况,做好试送电的各项准备。 1.2.7 按有关规定及时向段生产调度汇报跳闸情况。 1.2.8 恢复送电后,巡视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2、馈线断路器故障应急措施 2.1 馈线断路器远动操作拒合 2.1.1检查直流系统,电压是否正常,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接地现象。 2.1.2值班员向电调申请将控制盘上位置转换开关打至“直接位”,在控制盘上手动操作“WK”进行合闸操作;或值班员向电调申请将控

6、制盘上位置转换开关打至“单独位”,在断路器本体上将位置转换开关打至“当地位”,手按合闸按钮进行合闸。 2.1.3 若上述操作仍合不上闸,值班员向电调申请投入备用断路器。 2.1.4送电后,巡视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并向段调度汇报相关情况。 2.2馈线断路器远动操作拒分 2.2.1检查直流系统,电压是否正常,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接地现象。 2.2.2值班员向电调申请将控制盘上位置转换开关打至“直接位”,在控制盘上手动操作“WK”进行分闸操作。 2.2.3 若上述操作仍不能分闸,且操作过程中出现“控制回路断线”光字牌,值班员向电调申请将控制盘上位置转换开关打至“单独位”,在断路器本体上将位置转换

7、开关打至“当地位”,手按分闸按钮进行分闸。 2.2.4若上述操作还不能分闸,手动操作断路器“紧急分闸”按钮分闸。 2.2.5值班员向电调申请投入备用断路器;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并向段调度汇报相关情况。 小结:1.可以通过检查馈线断路器二次回路的HJ或TJ是否吸合上,若合上说明断路器内部故障,只有通过手动倒断路器或者手动分合;若合不上可以可以通过短接63保护的1n1,1n9端子来合闸或1n1,1n12端子来分闸。 2.馈线断路器出现故障时,投运备用断路器是首选的最快捷方案。 2.3馈线在送电时,电动合不上主断路器,而备用断路器又在检修时,如何处理? (1)、断开主变相应的次边断路器; (2)、手

8、动合上馈线断路器; (3)、用主变次边断路器代替馈线送电(本身就是馈线备用); (4)尽快恢复备用断路器。 2.4馈线断路器越级跳闸处理 2.4.1观察母线是否出现低电压,馈线是否出现大电流,低电压保护是否出口; 2.4.2如果低电压保护没有出口,则说明馈线断路器有问题,必须倒馈线断路器,停运故障馈线断路器; 2.4.3如果主用断路器,备用断路器同时出现问题,则手动强行合上其中的某个断路器。 3、馈线隔离开关故障应急措施 3.1馈线隔离开关瓷柱击穿 隔离开关瓷柱击穿,将爆炸瓷柱用手锤敲掉或拆除掉,按下列任何一种灵活处理: 3.1.1采用同型号的导线直接从穿墙套管出线侧进行短接,先行送电,等有停

9、电点时,再进行更换。在此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巡视、观察、监控其它运行情况,等有停电点时再更换、恢复正常运行。 3.1.2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将隔离开关刀闸闭合后用细铁线或铝带绑扎牢固,使其刀闸接触良好,并保证带电体与接地体安全距离后再送电即可。送电后要加强巡视和监控设备状态。 3.2馈电线隔离开关触头损坏 3.2.1轻微损坏,但触头能够接触密贴的,应想办法使触头接触,临时运行。 3.2.2损坏后不能接触的,应立即用短连线短接 (短连线变电所自制,长期与抢修料放在一起。尺寸:长2m,配4个并钩线夹在上面)。 3.3 馈线隔离开关在引线处烧断 应及时向供电调度汇报事故概况,经供电调度同意后,在

10、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用同型号(或载流量相同)的导线和并沟线夹将引线接好,并尽快送电。等有停电点时再更换整个引线。 3.4馈线隔离开关机械部分故障 3.4.1 合不上 常见原因:这类故障多由操作机构附件故障或机械调整不当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隔开内部行程开关,限位开关不到位,隔开或联动断路器辅助接点转换不到位。 判断方法:检查馈线隔开的合闸继电器或跳闸继电器的相应接点是否吸合上,若吸合上说明控制保护回路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开关内部,需要手动操作解决,如果吸合不上说明控制保护回路有问题,可以通过短接相应的接点解决。 故障处理: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甩开机械部分,用手动使两触头合闸先行送电之后,再利

11、用停电时间进行处理;若为电动隔离开关用手动摇柄合闸,隔离开关仍合不上或合不到位时,应拆开机构输出轴与隔离开关转动主轴的连接螺栓,在作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用手直接将左右触头拉合,先行送电。等有停电点时再检修操动机构,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3.4.2分不开 拉出相应的断路器小车以形成明显的断开点。 3.5馈线隔离开关“远动”不能操作 3.5.1控制盘“WK”打到“单独”位,隔开本体打到“就地”位,操作电动“分,合”按钮操作; 3.5.2如果上述操作不行,将隔开本体打到“手动”位,用隔开摇把手动操作隔离开关进行分合. 3.5馈线隔离开关“误合”或“误分” 3.5.1 错拉隔离开关 错拉隔离开关在触头刚

12、分开时,便产生电弧,这时应立即合上,可以消灭电弧,避免事故,但刀闸如果已经全部拉开,则不允许将误拉的刀闸再合上,若是单级刀闸,操作一相后发现错位,对其他两相则不应继续操作。 3.5.2错合隔离开关 错合隔离开关时,即使在合闸时发生电弧,也不准将颗粒开关再拉开; 因为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将造成弧光放电,烧毁设备。 4.馈线侧穿墙套管闪络或者击穿 4.1.1如果是瓷瓶表面发生轻微闪络,可强送一次,如果强送电成功,就可以正常投入设备运行。 4.1.2如果强送一次后失败,那就说明穿墙套管发生严重闪络或击穿,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拆除旧穿墙套管,安装新穿墙套管。 4.1.3申请采取越区供电方式。 5.馈

13、线侧63保护装置“死机”后的判断处理 5.1人机对话板上的显示繁乱,不计时。 5.2人机对话板操作失灵。 5.2.1、不能修改时钟。 5.2.2、不能修改定值。 5.2.3、不能调出故障报告。 5.2.3、不能查看交流参数量。 处理方法:关闭装置,重新启动。 6. 馈线“过电流”保护动作跳闸后,且重合不成功,如何判断故障性质? 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保护跳闸,一般具备以下六种特征: 6.1、馈线过流保护定值均大于主变过负荷保护定值(归算至次边)。一般来说,在馈线过电流保护动作之前,主变过负荷保护已启动,此时值班人员必须注意电流变化。在主变过负荷保护启动后的馈线过流保护跳闸一般为过负荷原因。 6.2、阻抗角在34至42之间(故障跳闸时阻抗角一般在65左右)。 6.3、故障测距一般为供电臂末端。 6.4、三次谐波电流一般占故障电流的10%以上。 6.5、故障母线电压较高,一般在20KV以上;故障电流略大于馈线过电流保护定值。 6.6、馈线仅有过电流保护出口。 7.馈线侧机车带电过分相的判断 7.1同一个变电所两条相邻馈线所或相邻两变电所相邻馈线发生机车带电过分相时,具有四个典型的特征: 7.1.1两条馈线断路器几乎同时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