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上总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8818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上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内科上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内科上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内科上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内科上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上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上总结.(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学总结临床七年制2班 杨杰2009021205内科学(上)复习小结【名词解释】1.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2.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指气道对各种化学、物理或药物刺激的异常收缩反应。3.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简称肺气肿, 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逐渐引起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组织弹性减退,过度

2、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同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病变。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4.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5.慢性肺源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6.支气管

3、哮喘(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核心病理改变: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7.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8.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

4、病理生理特征。9.大块肺栓塞(Massive PE):栓塞面积2个肺叶,或2个肺叶伴休克和/或血压下降者(收缩压4%。15.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由许多不同呼吸疾病及影响呼吸系统的非呼吸疾病引起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情况PaO2 50mmHg,需除外动静脉分流和低循环血量状态。16.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此种状态机体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

5、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17. ALI(急性肺损伤),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或ALI的最终严重阶段被定义为ARDS18.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在早期可逆,晚期不可逆。指肺动脉压升高,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运动状态下30mmHg.19.矛盾性拴塞:卵圆孔右向左开放,出现心内右向左分流,血栓也

6、随之进入体循环。20.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再感染不同反应的现象。2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2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通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2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因冠状动脉疾病导致心肌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组临床表现总称,约占冠心病患者的5

7、0,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急性心肌梗死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24.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25.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26.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不稳定型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AMI之间的临床状态,是ACS常见类型。27.非ST段抬高型心肌

8、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若UAP伴有血清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即可确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29.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ostinfarction/ Dressler syndrome):30.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病原微生

9、物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症性疾病。炎症可累及心肌细胞、间质及血管成分、心瓣膜、心包,最后可导致整个心脏结构损害,不同程度影响心功能。31.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是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在病毒感染者可有2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32.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是由于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以胸痛、心包摩擦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干性、纤维性或渗出性心包炎症。33.Beck三联征:在心包积液、心包积血或缩窄性心包炎等限制心脏扩张疾病时,出现

10、心室舒张的障碍,出现以下体征:心音遥远,心搏动减弱;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扩张;动脉压降低,脉压减小。34.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所包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病征,可在急性心包炎13月内出现。35.Kussmaul征:心包缩窄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使心搏量下降。吸气时周围静脉回流增多而已缩窄的心包使心室失去适应性扩张的能力,致静脉压增高,吸气时颈静脉明显扩张。36.Freidreich征:舒张期扩张的颈静脉突然塌陷。37.奇脉(Paradoxical pulse):吸气时脉搏减弱或

11、消失,呼气时脉搏增强,测量血压可发现呼气期的收缩压较吸气期高出10mmHg以上。主要是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较小,脉搏细弱,脉压减小所致。38.心肌疾病(Myocardial disease):是指除外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的一组疾病。包括心肌病和心肌炎等。39.心肌病(Cardiomyopathies):是指合并有心脏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其包括扩张性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未分类的心肌病和特异性心肌病。 40.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

12、diomyopathy DCM):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产生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41.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为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42.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cardiomyopathy):是以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引起舒张期难于舒展及充盈受限,心脏舒张功能严重受损,而收缩功能保持正常或仅轻度受损的心肌。4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

13、ardiomyopathy ARVC):旧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现以ARVD/C表示,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临床常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心律失常和猝死。44.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45.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3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称之为高血压危象。4

14、6.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血压显著升高并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左心衰、急性主动脉夹层。47.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血压显著升高不伴靶器官损害,如围手术期高血压、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受体阻滞剂或可乐定所致的撤药综合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48.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此时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组织代谢需要,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相应血量。心衰的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力下降及体液潴留造成的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