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8764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清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文科)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分)1.汉代水利有比较好的发展。当时的农民创造的“井渠”位于今天的() A.四川B.新疆C.陕西D.河南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状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下组图片所示内容,主要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生产目的是() A. 宋代官窑B. 家庭手工业.C.明朝机房 D.江南制造总局4.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新技术

2、不容易推广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B.C.D.5.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下列不属于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B.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C.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广泛使用白银6. 清朝前期某县志记载:“生齿日繁,习文事者比旧加三分之一,趋末者比旧加五分之三,此则人浮于地,地实不足于养之故也。”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商业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B.农业从业人员与此前相比大大减少 C.人口压力下社会发展出现新动向D.土地过度开

3、发利用导致承载力下降7.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中国古代不变的经济政策8.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朝贡贸易的弊端B.外贸无利可图 C.倭寇日益猖獗D.“海禁”政策的恶果9.“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

4、集体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于() A.1919年-1949年B.1949年-1956年 C.1956年-1978年D.1978年-1997年10.如图为1932年民族企业家宋棐卿精心设计的民族品牌“抵羊牌”,(“羊”通“洋”)曾担负着国人殷切的救国梦想。导致此品牌诞生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B.日本侵占东北全境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

5、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促使新的政治力量的壮大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条件。 A.B.C.D.1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制约 C.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13.马克思说:“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据此,中国无产阶级“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面红旗的提出D.三大改造的完成14.“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6、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继续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B.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的战略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 D.过渡时期总路线15.中共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6.“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17.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

7、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19.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开放14个

8、沿海港口城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 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1.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A.分配方式的转变B.流通方式的转变 C.资源配制方式的转变D.所有制方式的转变22. 在1992年“南方讲话

9、”中,邓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B.“摸着石头过河”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3. 据上海青浦县乡土志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了周边劳动力 B.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 C.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

10、到冲击渐趋破产 D.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24.1913年1月,大公报发文描述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2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下表述有误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十年新疆第一次通火车 B.第一条城市地铁于1969年在北京运营 C.2016年是青藏铁路全线贯通10周年 D.上海举办APEC会议时开始运营磁悬浮列车专线26.如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

11、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B.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C.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27.产科男医生作为一部以妇产科为背景的行业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工作在妇产科的男医生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不仅要面对病人的不信任和家属的质疑,还要承担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这说明() A.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B.

12、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 C.虽已开放,保守思想仍存D.中国人普遍信赖中医28. 1937年,联华电影公司出品了一部叫王老五的电影,剧中的王老五过了35岁还未娶妻,人们此后把大龄未婚男子称为“王老五”,至于“钻石王老五”则是人们进一步引申对有钱的大龄未婚男子的称谓。这表明电影可以A.影响社会观念B.传承大众文化C.提供人文关怀D.传播科学精神29.新航路开辟之后,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成为可能,人们的饮食品种大为丰富。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英国人开始喝上中国茶法国人开始用香料配菜 中国人开始用番薯补充主食美洲人开始享用甘蔗与葡萄。 A.B.C.D.30.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

13、你深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 A.亚洲的丝绸B.非洲的黄金C.美洲的烟草D.澳洲的瓷器31.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A.葡、西、荷B.英、西、荷C.英、法、荷D.英、法、俄32. 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33. 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

14、是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51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3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 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蒸汽动力的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