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58546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

2、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A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

3、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 (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8(12泰州)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分别用f1=15cm和f2=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像的性质焦距f/cm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15402335271040133514由这部分数据可初步发现:(1)若以“透镜的焦距为单位”进行比较,在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像距(v)与焦距的关系是(2)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若物距相同,焦距大,像距9(12连云港)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做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

5、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1小于 2正立 虚 3缩小 照相机4能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

6、的眼睛,所以能看到5b 倒立6同一高度 上 能7(1)下 (2)缩小 照相机 (3)近 变小8(1)u2f fv2f (2)变大 大 9(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上 (2)10 小于 大于 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10(12盐城)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 4mm 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透镜将这个“水透镜” 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变大/变小)(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

7、透镜”到字的不变(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11(12上海)如图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1)该透镜的焦距为cm或cm。(2)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3)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cm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1)10 20 (2)同一高度 (3)放大12(12福州)小明在探究

8、“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焦距)(答案科学合理即可) (2)缩小 (3)远离13(12莆田)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调节烛焰、透镜中心和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如甲图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为20厘米

9、,光屏中心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物距为厘米,所成的烛焰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继续实验,如乙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为厘米,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A的焦距。光屏 30.0 放大 20.0 小于14(12长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如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乙所示),焦距_(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

10、些(1)缩小 照相机 (2)长15(12揭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甲乙(1)11.0cm (2)放大 幻灯机16(12德阳)王小丽同学用焦距为l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光

11、屏的中心,使它们在_。(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_的烛名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1)同一高度上 (2)放大17(12潜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物距/cm5040302421.4像距/cm21.424304050像的大小变化逐渐变大(1)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第2次实验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物品有(请举一例)。(3)实验结束

12、后,小明试着调节如图乙所示的投影仪。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1)15 (2)缩小 照相机 (3)减小18(12滨州)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

13、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1)缩小 (2)完整的像 (3)前面19(12十堰)小芳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她先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的光斑,测出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2)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长时期以来到像,请你指出顺一条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小芳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透镜位置不动,小芳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后,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最小最亮(2)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等)(3)投影仪(幻灯机) 靠近20(12朝阳)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