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58373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哪一人物被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A.炎帝B.黄帝C.大禹D.商鞅2、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监察。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负责监察官员的官 职有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刺史ABCD3、下列图表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

2、C.张骞通西域D.丝绸之路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5、2013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动作接连不断,先是无故扫射台湾渔船,造成一名船员死亡,后又挑起仁爱礁冲突,利用一艘破旧船只长期非法侵占岛礁。下列哪件事能够说明中菲在古代曾经友好往来过。A.鉴真东渡B. 玄奘西行C. 郑和下西洋D.马可波罗来华6、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

3、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于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友谊中学的孔明同学搜集到三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但丁 伏尔泰 陈独秀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8、“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A中共成立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延安抗日9、在抗日战争的一个战役中,当时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

4、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卢沟桥战役10、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重大事件标志性意义(或作用)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1、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改革开放12、20世纪70年代,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

5、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这里“尼克松主义”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具体表现是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 尼克松访华C.两国合作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召开D. 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13、下列属于列宁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的是A.余粮收集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粮食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粮食税;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余粮收集制;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4、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民主革命先行者 B新中国主要缔造者 C杂交水稻之父 D改革开放总设计师15、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

6、报告强调,我们坚决反对“”分裂图谋。你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深圳等特区的设立 提出“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ABCD16、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A.种姓制度B.雅典民主政治C.中央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17、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郑和下西洋B. 文艺复兴C. 新航路开辟D. 启蒙运动18、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以艰辛的劳动获取大量生物进化的证据,从而雄辩地论证了造物主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科学家是A.

7、 牛顿B. 爱迪生C. 爱因斯坦D. 达尔文19、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A三国协约建立B三国同盟形成C慕尼黑协定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20、当今世界,人类经济发展已经联合成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下组织的建立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共同去探究。(7分)步骤一 史实举例

8、(1)完成表格(每空1分,计3分)朝代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西汉 A 两次出使西域。唐朝唐太宗把 B 嫁给松赞干布C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步骤二 阅读探究材料一:昆明“”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新华社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中国通史(2)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3)材料二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1分)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

9、什么新的民族?(1分)步骤三 学史感悟(4)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1分)22、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演讲时声称,“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则经海洋接触。然而,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1)材料中“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请你举出古代史上中日、中印友好史实各一例加以驳斥。(2分)材料二: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0、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2)一战前,英、德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组建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2分)(3)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哪场战争?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4)你认为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1分)23、科技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世界面貌,影响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的中国传到欧

11、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26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请你列举中国古代推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变的科技成就两项。(2分)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衰落,而西方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是一组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图片。 (2)指出材料二所示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序号答题) (1分)(3)材料二中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是什么?(1分)材料三: 曾经的“雾都”伦敦 如今我们身边的“雾霾”(4)材料三中的“雾霾”,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历史事件?(1分)(5)为减少“雾霾”对人类的危害,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1分)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梦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

12、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梦”。有梦想就有希望,梦想成就未来。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梦想之旅”。(10分)材料一:200多年前,美国建国先祖带领人民脱离了奴役,获得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如今200年过去了,美国人民仍在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合众国而努力着。而美国在过去200多年间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建国精神的鼓舞下,美国战胜了历次战争以及萧条的考验,这一精神也使得美国每每在陷入最绝望的谷底时,都能伸开双臂去迎接更多的希望。而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了一起,大家风雨同舟,兴衰相依,荣辱与共。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

13、11月6日胜选演讲(1)材料一中“建国先祖带领人民脱离了奴役”指的是美国历史上什么事件?试列举一位“建国先祖”。(2分)(2)列举20世纪30年代美国战胜“萧条”的具体事例。(1分)(3)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建国精神” 集中体现在哪一文件中?(1分)材料二:欧洲梦注重群体关系而非个体自治,文化多样性而非同化为一,生活质量而非只是财富积累,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深度游戏而非单调的持续劳作,普遍人权及自然界的权利而非只突出财产权,全球合作而非单边主义的霸权实践。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4)据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历史上首先“突出财产权”的是哪一文件?(1分)(5)为“注重群体关系而非个体自治”,欧洲于1967年成立了哪一组织?(1分)材料三: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摘自习近平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的讲话(6)近代以来,各阶层不断探寻着自已的“中国梦”,请你列举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