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58335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锡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锡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锡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学习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先进 助我成长赴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陈军霞2013年6月11日,我们一行30人在副校长刘龙的带领下,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的集中培训学习。三高中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次教师培训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学校管理、教学常规、办学育人”的成功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参加教研组活动,升旗仪式,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与本学科老师交谈,听取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英语学科组长吴荣铭和江苏省特级教师、

2、正高级教师、语文学科组长徐忠宪老师的专题讲座等。通过认真的培训和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 学校领导管理方面:1、学校办学理念先进、目标定位准确。在6月12日下午,该校校长周静忠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我们了解到第三高级中学把“让三高中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面”作为他们的办学目标;把“坚定的站在学生这一边”作为办学立场;把“积极进取,勇于超越”作为办学精神;把“高尚追求、高度自觉、高位运行”作为办学策略。同时针对该校多年高考本二以上进线率60%左右的比率,周校长提出了他们以后的升学率目标要达到70%左右,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先进的办

3、学理念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该校能够成为区域内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性学校的前提。2、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正直、公正。培训期间,在与该校的领导接触之后,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强,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班子总体满意度达80%以上,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0%以上。古人讲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团结是胜利者的法宝,团结是博爱之人的基础,团结是成功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结晶,团结是成功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体现。3、校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得知该校在住宿学生的管理上,实行领导值班制,即校长、书记、副校长在晚上轮流检查之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尤其听说周静忠校长有天晚

4、上一直查到凌晨一点,发现一学生玩手机,第二天反馈给班主任的这件事,我愈加体会到这所学校能够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较高满意度的缘由了。4、尊重教师、关爱教师,体现人文关怀。在与该校教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尊重教师的意见,对于有特殊情况的老师(如60岁以上的教师、哺乳期的女教师等),在工作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尽量减轻班主任负担,给班主任减压等。这种细微的关怀,让老师感受到学校“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从而也会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5、后勤服务管理周到、细心、全面。从我们到达三高中的第一时刻,就感受到了这一点,无论是从住宿、饮食,办公室的配备,以及活动日程的

5、安排,可以说是细微周到,这让我们全体人员感激不尽。即使一名普通的楼管老师,也能处处关心我们,时刻提醒我们,一句话,一个微笑,都让我们从心里感觉到丝丝的温暖。二、教师教学业务方面:1、对学校的爱是老师们干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支柱。6月13日下午和6月17日下午,我们分别听取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英语学科组长吴荣铭老师和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语文学科组长徐忠宪老师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两位老教师给我们作的精彩报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无形中所表现出的对三高中的深厚情感及发自内心的爱,这也成为他们至今还站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散发自己光和热的精神支柱!2、教师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求真

6、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三高中教学质量过硬的关键所在。在培训期间,我听取了政治组五位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共计18节课。虽然学科特点不同,但所有老师都能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如周晴老师,能清楚的记住哪位学生作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并在习题讲解时及时纠正该生的错误;吴卫老师,课堂上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既到位又全面,而且要求学生分别用红蓝色笔从宏观和微观掌握知识;赵龙老师,利用知识框架带领学生扎扎实实过基础;罗萦芳老师,利用习题讲解课巩固知识,同时又做到举一反三,渗透答题技巧;俞建勋老师,精彩的诗词鉴赏课及高度准确的专业用语绝非一日之功等等。这些老师的授课及批改作业,还有课间对个别学生的辅导,真真实实地展现了三高中老

7、师那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精神纽带。在听课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细微的动作,就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都会轻拍学生的肩膀,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细小动作,却表现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上,不是打击,更不是简单粗暴的否定,而是善于捕捉学生表述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同时婉转的告诉学生,如果再怎么表述会更加完美。这样不仅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这样做,是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

8、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4、教学紧紧围绕高考考纲,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巩固。我们在听课中发现,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是针对高考考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在课前都要进行默写,以这种方式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习。5、积极投入教科研工作,深入课题研究,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技能。徐忠宪老师在专题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爱你这份职业,爱你这份工作的人,才能做好课题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语文学科的几位年轻教师已经完成了相关课题的结题。同时三高中的校领导在行政会议上把“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作为专题讨论,由此可见学

9、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周校长强调“教科研工作可以体现学校的生命力!”同时鼓励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做到“三多”,即“工作中思考得多、实践尝试的多、取得成绩的多。”6月18日下午,我们参加了该校教师的全体会议,听取了九位教师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述职,每位老师在述职中,都提到了自己在教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感觉确实老师们“取得成绩的多”!三、自身今后努力方面: 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决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一)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职业。作为市一中的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市一中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把自己融入这个集体,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10、以校为家,荣辱与共”的思想。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就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二)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研读高考考纲,把握高考动向,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

11、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极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同时,作为一位班主任,我要用“爱心、耐心、诚心、信心”来管理班级,争取带出优秀的学生和班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家长负责,就是对市一中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三)积极进取,自觉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化。要实现这样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善于反思,不断创新,寻找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以便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教学效率。(四)热爱自己的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

12、健康地发展。作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学生,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短短十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三高中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话语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三高中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无锡支教老师秦梅芳老师,她敬业爱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更是让我感动不已。三中之先进教学理念,秦梅芳老师之感人事迹,将引领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就,我想,只有这样,才不枉我在三中学习一次,不负市一中的领导的器重!最后,再次感谢我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三中各位领导的照顾,三中各位同仁的倾囊而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