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树木学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57165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树木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三树木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三树木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三树木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三树木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树木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树木学(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性是基础”,第三章 园林树木及其群落生态学特点,第一节城市环境概述,(一)城市环境概述 1、城市气候:小气候条件变化多,受人为影响大。 (1)城市的下垫面:水泥、沥青、立地条件差,地下水难上,地表水被排走. (2)城市空气 工业、汽车污染 (3)城市人口 降水通过管道排走,空气干燥,地表温度高、空气等都较高“热岛”效应,昼夜温差小。 2、城市土地 土地性质基本上被改变,且存在一定污染。 3、建筑物方位和组合 不同方位的建筑组合形成光照,土地、空气流通向下,有一定的空间、小气候,因此在小区绿化中,则应根据所形成空间的温、湿、光照等情况,而选择适宜的树种。,(二)城市各栽植地环境特点 除自然保

2、护区外,根据城市生态环境一般情况和绿化来考虑,将树木栽植环境分为四类:老城区、新城区、近效区、近效风景名胜区。 1、老城区 特点:建筑面积大狭窄、空闲地少、雨水难渗,易积水。如:南京铺彻路面,两侧密布建筑物,夏季辐射强,路面吸热量大,空气对流性能差,即使入夜热量仍不易散发,空气污染,土地板结,透气排水性能差。 2、新城区 特点:多为扩占原城效农田、草地,表层土影响较大,中下层一般为原农田土,建筑垃圾,一般土层深厚,适合树木生长。 如: 扬子石化,栽植密度大,开始效果好,几年后拥挤,要移植、间苗,注意修剪。,3、近效区(近效绿地) 森林公园或公路、铁路绿化,建筑物少,植被较多,气温较低,自然土壤

3、,土壤为耕作土,深厚肥沃,平原城效要考虑地下水影响,大气和水污染严重。 面积大,不可能换土,选择乡土树种,就地栽植。如:沪宁高速公路两侧,300M以上建成风光带,竹林大道环城公路两侧栽水杉、杨树,管理粗放。 4、风景名胜区 (1)因山地、江河、湖滨、海岛而不同,山地风景区生态有规律可循。 (2)根据地下水位与有害盐类影响及季节变化,水是“死水”还是“活水”,水体风景区生态有所不同。 (3)自然风景区:自然土地,植物茂盛,如中山陵等,(三) 观赏树木的分布,1、 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2、 我国的植被分区及主要观赏树种,1、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1)水平分布区 树种在地球表面依纬度、经

4、度所占有的分布范围。如马尾松的水平分布区为淮河、伏牛山、秦岭以南至广东、广西的南部,东自东南沿海和台湾,西至贵州中部、云南东部及四川大相岭以东。,(2) 垂直分布区 为树木在山地自低而高所占有的分布范围。如马尾松在其水平分布范围内生长于海拔700 m以下地区,黄山松则生长于海拔700 m以上较高山地。 (3) 连续分布区 某一树种以大量个体较普遍地分布于产区。如杉木、马尾松、毛竹的分布区。,2、 我国的植被分区及主要观赏树种,中国特有树种 主要是指仅在我国境内分布的树种,但也包括少数以我国境内分布为主少量分布到外邻近地区的树种。据统计中国特有树种的科有5科,86属。 特有科: 银杏科、杜仲科、

5、珙桐科、伯乐树科、大血藤科 特有属: 金钱松属、银杉属、白豆杉属、水杉属、水松属、台湾杉属、华盖木属、牛鼻栓属、茶条木属等。特有种;青檀、珙桐、金花茶、猬实、蜡梅属、虎榛子属、文冠果、金钱槭等。,西南地区云南、西藏的树种有不少属于印度及喜马拉雅的成分。 广东、台湾及云南、广西南部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包含有典型的热带科属树种如龙脑香料、肉豆蔻科、番荔枝科及山榄科等,其种类以东南亚热带、亚热带成分居多。 辽宁的南部山东半岛以至华东各省又有一些朝鲜、日本的共有种。 从地史方面来看,在新生代第四纪冰期,我国华东、华中、西南的亚热带地区,仅发生局部的山地冰川,广大地区没有遭受到冰川的直接影响,许多古老

6、树种得以保存,如银杉、银杏、水杉、金钱松、鹅掌揪、水青树、台湾杉、苏铁、杜仲、麻栋、栓皮栎、枫香等即为其例。,总的来说,我国树木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多样,现根据我国的气候类型,参考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及中国植被将我国树种分布区分为以下7个区来介绍 东北区,华北区,蒙宁区,新、青、甘区,华中、华东、西南区,华南区,青藏高原区。,第二节 园林植物及其环境的生态关系,一、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1、有关环境的概念 1)环境: 2)生态因子 :光照、温度、水分、 土壤、大气因子 。 3)生境: 4)生存条件:,2、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生态因子中的主导因子 3)生态因子的

7、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 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3、植物与环境 植物(1)环境 (1)植物生长离不开环境; (2)环境对植物起综合的生态效应; (3)植物长期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对 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3),(2),生态习性: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 生态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态习性的一类(群)植物。如耐水湿植物。,二、光照因子,1、植物生长离不开光(光合作用) 2、光的性质与变化 (1)光的性质: 可见光: 380760 nm之间 不可见光:波长大于760 nm(红外光)和小于 380 nm(紫外光)。 (2)光的变化: 光强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 光强随纬度增加而减弱; 光强

8、随时间而变化:一年与一天的变化。,(3)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1)阳性树种:落叶松、水杉、杨、柳、木棉、椰子 2)阴性树种: 3)中性树种(耐荫植物): 中性偏阳的树种:榆、朴、樱花、碧桃、山桃、月季、木槿、石榴、黄刺玫、榆叶梅; 中性稍耐荫的树种:圆柏、槐、七叶树、太平花、丁香、黄花茶镳子、红瑞木、锦带花; 耐荫性较强的树种:云杉、冷杉、矮紫杉、粗榧、罗汉松、金银木、天目琼花、珍珠梅、绣线菊、常春藤等。,3、判断树木的耐荫性,(1)生理学试验法:测定光补偿点和饱和点。 补偿点:植物吸收CO2与放出O2相等,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补偿点越低的植物越耐荫。 饱和点

9、:光强达到某一值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2)形态指标:(书P70),树木的耐荫性受下列因素影响: 年龄:幼苗阶段耐荫性强; 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树木的耐荫性强,寒冷干旱的环境下,趋于向光; 土壤:肥沃湿润土壤下,树木耐阴性强。,4、应用,(1)配置: (2)引种:植物南移 (3)利用光照调节花期 一品红,短日照植物。 “十一”开花,三、温度因子,1、温度变化规律 (1)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纬度 海拔 (2)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一年有四季温度变化; 一天有昼夜变化。,(3)对植物的主要作用: 节律性变温:一年四季的变化,昼夜的变化。植物的感温性和物候。 非节律性变温:温度无规律的变化

10、。,2、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温度与树木的分布 表1 温度与树木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5.5) 山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替着不同的植被带,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模拟热带高山) 冰川(终年积雪带) 寒温带 高山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温带 高山灌丛带 亚高山针叶林带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 热带亚热带雨林带 热带 海洋,图1 植被垂直分布模式图,2)温度因子与园林树木的应用 A、 催延花期 抑制花期:桂花,国庆。 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 B、引种驯化 引种: 驯化: 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 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四、水

11、分因子,水分的主要作用: (1)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6080%; (2)植物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分参加; (3)水分能使树木的组织保持膨胀状态,使器官 维持一定的形状和活跃的功能; (4)水有较大的热容量,能缓和温度巨变带来的 伤害。,1、水对树木的生态作用,1、土壤含水量 在潮湿的土壤中,多为浅根性植物; 在土壤干燥的地区,多属深根性植物。 植物插条时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6090%。 植物要求最适土壤含水量。过干,萎蔫;过湿,烂根。 2、空气湿度 附生植物 气插生根的植物要求100%空气湿度。 引种中限制树木生长的因子主要是空气湿度,如竹子,南树北移和高海拔引到低海拔。,2、以水分因子为主

12、导因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1)旱生树种: 特点: A、减少蒸腾量(缩小叶面积,角质层,蜡质);。 B、根系发达。如骆驼刺。 (2)中生树种: 中生耐水湿:(P67)具有湿生植物的特点。 中生耐干旱:(P65)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 (3)湿生树种:如水松、落羽杉、池杉、红树等。,五、空气因子,1、空气成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CO2和O2) 2、大气污染与植物 (1)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2)抗综合污染树种(P72) 华北地区: 长江流域: 华南地区:,1)风的生态作用 对植物有利方面:帮助授粉和传播种子。 对植物有害方面:台风、焚风、海潮风、冬春的旱风、高山强劲的大风等。 2)抗风树种(P74)

13、 抗风较强的树种: 抗风较弱的树种:,3、风与植物,六、土壤因子,1、土壤性质 1)土壤物理性质: 指质地、结构、孔隙度等状况。 砂土: 壤土: 粘土: 2)土壤化学性质: (1)酸碱度(pH): (2)土壤矿质营养: 大量元素(N、P、K、Ca、Mg、S、Fe)和微量元 素(B、Cu、 Mo、Zn等)。,2、以土壤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1)根据树木对酸碱度的反应,划分为: 酸性土树种(pH7.5):如文冠果、丁香、 黄刺玫、柽柳、杠柳。 中性土树种(pH6.57.5):多数植物。,2)根据树木对土壤中矿质盐的关系,划分: 钙质土树种: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 柏木。 3)根据植物对

14、土壤中含盐量的关系,可划分盐土树种和碱土树种 耐盐碱树种:(P76)绒毛白蜡(天津市树)、夹竹 桃、旱柳、柽柳、丁香。 4)根据土壤的肥力划分 瘠土树种: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马尾 松、油松。,第三节 观赏树木的习性,一、观赏树木各器官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植物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量变) 发育-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质变) 二者的关系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生长永恒,发育伴随生长,密不可分,二者均不可逆。营养生长、生殖发育。 生命周期-从胚形成种子 生长 开花 结果 死亡全过程 年周期(物侯期)-一年中经历的生活

15、周期,(二)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1、树木的生命周期 (1)种子期(胚胎期)-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 种子 萌发种子休眠(生理休眠、短期休眠) (2)幼年期-种子发芽 -花原始体)出现该期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紫薇、月季一年;桃3李4杏5年;银杏20-30年。 遗传性尚未稳定,易受外境影响,可塑性较大,引种栽培、驯化、定向培育。 (3)青年期 第一次开花 花果性状逐渐稳定 植株逐渐长大 生命力旺盛 ; 此期植株尚未充分表现出该种或品种的标准性状。年年开花结实,数量很少。,(4)成熟期(成年期) A、植株各方面已经成熟,花果性状稳定,开花结实数量多,达到生产最高峰。 B、观赏盛期,经济效益最高,对

16、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强。遗传保守性很强,不易动摇。 C、采种、采花最佳时期。 D、加强管理,防止早衰,控制花果数量,延长成年期。 (5)衰老期(老年期)A、植株生长量逐年下降,开花结实减少且品质低下,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差,易生病虫害,最后死亡。B、有些观赏效果好,2、树木生命周期变化的规律性 (1)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 1,离心生长-以根茎为中心,根向地性,地上芽背地性,由根颈向二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2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 (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 因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枝端重心外移、下垂,生长点离中心越来越远,运输距离大,生长势慢。中心干延长枝分杈或弯曲。称“截顶”或“结顶”。 长寿潜伏芽树种在主枝弯曲高处徒长枝树冠更新“树上长树”。 由外向内,慢慢回缩,优势部位下移。这种更新和枯亡的发生,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