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56912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条件,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和贩卖黑奴,大量资本和 雇佣劳动力,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技术条件,国外市场的扩大,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富尔顿(美),史蒂芬孙(英),飞梭,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工 厂,蒸汽时代,法拉第,贝 尔,卡尔本茨,亨利福特,莱特兄弟,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2、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政治前提,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技术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科学的世纪: 1、西欧各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 (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1)宽敞的实验室、精良的实验仪器。 (2)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出现了专门的理工大学。 (3)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 家群体科学学会。 2、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世

3、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范围遍及欧洲北美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赶超英国。,4、最突出的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法拉第出生于英国新英格兰,他出身贫寒,主要靠自学成才。14岁时他跟一位装书兼卖书师傅当学徒,利用此机会博览群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利

4、用电提供了理论基础。,(1)理论基础:183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电力的广泛应用(最突出成就),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人类即将叩开电气时代的大门,到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随后,电车、电话、电灯、电报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866年 西门子(德) 发明发电机 1870年 格拉姆(比) 发明电动机,(2)电的发明:,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

5、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白炽灯 世界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留声机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爱迪生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家那种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1879 美国 爱迪生 电灯 1882电厂,183

6、1 英国 法拉第 电磁感应,(4)与蒸汽机相比,电的优点,电力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按户按需分配能量,1876年,美国 贝尔:有线电话,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1899年意大利 马可尼:无线电报,美国 莫尔斯:有线电报,2、电讯事业的发展,内燃机示意图,3、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发明过程: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7、 (2)1883年,德国工程师载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3、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内燃机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内燃机示意图,1885 德国 卡尔本茨 发明了三轮汽车,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1886年他获得汽车制造的专利,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之父”。,德国 奔驰专利1号车(1886),流水线生产方法 :1913年由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流水线生产方法通过连续不

8、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产量,简化了操作方法但单一生产方式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流水线生产的利弊:,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飞行者1号” 飞上了蓝天,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影响: (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一场 变革。 (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内燃机广泛应用,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科技影响生产!,四、化学工

9、业和新材料,1、成就: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2、产生过程:,(1)19世纪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后来改良制造出无烟火药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4)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

10、药,结果使他获得巨款。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起管理这笔资金的作用,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五、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珍妮纺纱机、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报、

11、汽车、飞机等,英国,美国和德国,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进展慢。,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开,发展快。,开辟“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之比较,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给人

12、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思考谈谈给我们的启示?,谈一谈,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知梳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促进了生产力

13、的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课堂小结,影响,1、使人类面临新的问题和困惑,如出现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城市病”; 2、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两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 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 经济: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政体,如君主立 宪、民主共和。,1.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 ) A.电力在生产

14、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新机器的创制 C.远距离通讯设备的出现 D.化学工业的突起,2.与蒸汽机相比,电动机的优点是功效高污染少应用范围广受地理位置限制使用便利( ) A. B. C. D.,3.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部门是纺织化学石油汽车( )工业 A. B. C. D.,一、选择题:,A,C,B,检测练学,7.20世纪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晚上靠电灯照明学习 B.出门可坐电力火车 C.周末在影院观看电影 D.通过手机向朋友发短信,4.下列发明家中属于美国的是( ) A.西门子 B.格拉姆 C.法拉第 D.爱迪生,5.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中,工业势头超过英国的国家是法国美国日本德国( ) A. B. C. D.,6.20世纪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 ) A.卡尔本茨B.亨利福特 C.爱迪生 D.法拉第,D,D,D,B,检测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