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56830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讲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现宝Page 1311/11/20191233.2 原理说明3.2.1 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TA极性要求支路TA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同名端在母侧。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和分段开关)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1)起动元件 a)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当两段母线任一相电压工频变化量大于门坎(由浮动门坎和固定门坎构成)时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u

2、UT +0.05UN 其中:u为相电压工频变化量瞬时值;0.05UN 为固定门坎;UT 是浮动门坎,随着变化量输出变化而逐步自动调整。b)差流元件,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流起动值时差流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Id Icdzd其中:Id为大差动相电流;Icdzd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母线差动保护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或差流元件起动后展宽500ms。2)比率差动元件a)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动作判据为: (1) (2) 其中:为比率制动系数;为第j个连接元件的电流;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其动作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图3.2 比例差动元件动作特性曲线为防止在母联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弱电源侧母线发生故障时大差比率

3、差动元件的灵敏度不够,大差比例差动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有高低两个定值。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采用比率制动系数高值,而当母线分列运行时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小差比例差动元件则固定取比率制动系数高值。b) 工频变化量比例差动元件为提高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减少保护性能受故障前系统功角关系的影响,本保护除采用由差流构成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外,还采用工频变化量电流构成了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与制动系数固定为0.2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配合构成快速差动保护。其动作判据为: (1) (2)其中为工频变化量比例制动系数,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取0.75,而

4、当母线分列运行时则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小差则固定取0.75;Ij为第j个连接元件的工频变化量电流;DIT为差动电流起动浮动门坎;DIcdzd为差流起动的固定门坎,由Icdzd得出。3)故障母线选择元件差动保护根据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电流采样值计算出大差电流,构成大差比例差动元件,作为差动保护的区内故障判别元件。对于分段母线或双母线接线方式,根据各连接元件的刀闸位置开入计算出两条母线的小差电流,构成小差比率差动元件,作为故障母线选择元件。当双母线按单母方式运行不需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时可投入单母方式压板。当元件在倒闸过程中两条母线经刀闸双跨,则装置自动识别为单母运行方式。这两种情况都不进行故障

5、母线的选择,当母线发生故障时将所有母线同时切除。母差保护另设一后备段,当抗饱和母差动作(下述TA饱和检测元件二检测为母线区内故障),且无母线跳闸,则经过250ms切除母线上所有的元件。另外,装置在比率差动连续动作500ms后将退出所有的抗饱和措施,仅保留比率差动元件(,),若其动作仍不返回则跳相应母线。这是为了防止在某些复杂故障情况下保护误闭锁导致拒动,在这种情况下母线保护动作跳开相应母线对于保护系统稳定和防止事故扩大都是有好处的。(而事实上真正发生区外故障时,TA的暂态饱和过程也不可能持续超过500ms)4)TA饱和检测元件为防止母线保护在母线近端发生区外故障时TA严重饱和的情况下发生误动,

6、本装置根据TA饱和波形特点设置了两个TA饱和检测元件,用以判别差动电流是否由区外故障TA饱和引起,如果是则闭锁差动保护出口,否则开放保护出口。TA饱和检测元件一:采用新型的自适应阻抗加权抗饱和方法,即利用电压工频变化量起动元件自适应地开放加权算法。当发生母线区内故障时,工频变化量差动元件BLCD和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Z与工频变化量电压元件U基本同时动作,而发生母线区外故障时,由于故障起始TA尚未进入饱和,BLCD元件和Z元件的动作滞后于工频变化量电压元件U。利用BLCD元件、Z元件与工频变化量电压元件动作的相对时序关系的特点,我们得到了抗TA饱和的自适应阻抗加权判据。由于此判据充分利用了区外故障

7、发生TA饱和时差流不同于区内故障时差流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抗TA饱和能力,而且区内故障和一般转换性故障(故障由母线区外转至区内)时的动作速度很快。TA饱和检测元件二:由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TA饱和检测元件。这种原理利用了TA饱和时差流波形畸变和每周波存在线性传变区等特点,根据差流中谐波分量的波形特征检测TA是否发生饱和。以此原理实现的TA饱和检测元件同样具有很强抗TA饱和能力,而且在区外故障TA饱和后发生同名相转换性故障的极端情况下仍能快速切除母线故障。图3.3为动模实验室实录的母线区外发生ABC三相故障时TA极度饱和波形,在此情况下本保护可靠制动,可见其优异的抗TA饱和性能。 饱和TA一次电流

8、饱和TA二次电流图3.3 动模实验室实录的母线区外发生ABC三相故障时TA饱和波形5)电压闭锁元件其判据为 U Ubs 3U0U0bs U2U2bs其中U为相电压,3U0为三倍零序电压(自产),U2为负序相电压,Ubs 为相电压闭锁值,U0bs和U2bs分别为零序、负序电压闭锁值。以上三个判据任一个动作时,电压闭锁元件开放。在动作于故障母线跳闸时必须经相应的母线电压闭锁元件闭锁。图3.4 母差保护的工作框图(以I母为例)当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时,将“投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控制字投入,此时电压闭锁元件为 Ul Ubs;U2U2bs(其中Ul为线电压,U2为负序相电压,Ubs为线电压闭锁值,U2bs

9、为负序电压闭锁定值)。母差保护的工作框图(以I母为例)如图3.4所示。3.2.2 母联充电保护当任一组母线检修后再投入之前,利用母联断路器对该母线进行充电试验时可投入母联充电保护,当被试验母线存在故障时,利用充电保护切除故障。母联充电保护有专门的起动元件。在母联充电保护投入时,当母联电流任一相大于母联充电保护整定值时,母联充电保护起动元件动作去控制母联充电保护部分。当母联断路器跳位继电器由“1”变为“0”或母联TWJ=1且由无电流变为有电流(大于0.04In),或两母线变为均有电压状态,则开放充电保护300ms,同时根据控制字决定在此期间是否闭锁母差保护。在充电保护开放期间,若母联电流大于充电

10、保护整定电流,则将母联开关切除。母联充电保护不经复合电压闭锁。另外, 如果希望外部保护动作时闭锁本装置母差保护(如充电保护),将“投外部闭锁母差保护”控制字置1。装置检测到“闭锁母差保护”开入后,闭锁母差保护。该开入若保持1s不返回,装置报“闭锁母差开入异常”,同时解除对母差保护的闭锁。母联充电保护的逻辑框图如图3.5所示。 图3.5 母联充电保护的逻辑框图3.2.3母联过流保护当利用母联断路器作为线路的临时保护时可投入母联过流保护。母联过流保护有专门的起动元件。在母联过流保护投入时,当母联电流任一相大于母联过流整定值,或母联零序电流大于零序过流整定值时,母联过流起动元件动作去控制母联过流保护

11、部分。母联过流保护在任一相母联电流大于过流整定值,或母联零序电流大于零序过流整定值时,经整定延时跳母联开关,母联过流保护不经复合电压元件闭锁。3.2.4母联失灵与母联死区保护当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经整定延时母联电流仍然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时,母联失灵保护经两母线电压闭锁后切除两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通常情况下,只有母差保护和母联充电保护才起动母联失灵保护。当投入“投母联过流起动母联失灵”控制字时,母联过流保护也可以起动母联失灵保护。如果希望通过外部保护启动本装置的母联失灵保护,应将系统参数中的“投外部起动母联失灵”控制字置1。装置检测到“外部起动母联失灵”开入后,经整定延时母联电流仍然大于母联失

12、灵电流定值时,母联失灵保护经两母线电压闭锁后切除两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该开入若保持10S不返回,装置报“外部起动母联失灵长期起动”,同时退出该起动功能。逻辑框图见图3.6。图3.6 母联失灵保护逻辑框图若母联开关和母联TA之间发生故障,断路器侧母线跳开后故障仍然存在,正好处于TA侧母线小差的死区,为提高保护动作速度,专设了母联死区保护。本装置的母联死区保护在差动保护发母线跳令后,母联开关已跳开而母联TA仍有电流,且大差比率差动元件及断路器侧小差比率差动元件不返回的情况下,经死区动作延时Tsq跳开另一条母线。为防止母联在跳位时发生死区故障将母线全切除,当两母线都有电压且母联在跳位时母联电流不计入

13、小差。母联TWJ为三相常开接点(母联开关处跳闸位置时接点闭合)串联。逻辑框图见图3.7。图3.7 母联死区保护逻辑框图3.2.5母联非全相保护当母联断路器某相断开,母联非全相运行时,可由母联非全相保护延时跳开三相。非全相保护由母联TWJ和HWJ接点起动,并可采用零序和负序电流作为动作的辅助判据。在母联非全相保护投入时,有THWJ开入且母联零序电流大于母联非全相零序电流定值,或母联负序电流大于母联非全相负序电流定值,经整定延时跳母联开关。逻辑框图见图3.8。图3.8 母联非全相保护逻辑框图3.2.6 母联带路运行方式当主接线方式为母联兼旁路主接线方式时,应投入“投母联兼旁路主接线”控制字。当系统

14、处于母联带路运行方式时,应投入母联带路压板,并根据系统主接线情况决定是否投入带路TA极性负压板:由于各支路的同名端均在母线侧,所以当带路TA极性端位于母线侧时,不投入此压板;反之当带路TA极性端位于线路侧时则需投入此压板。当保护处于母联带路状态时,母联电流被视为等同于支路电流。根据“带路TA极性负”的压板状态,决定如何将母联电流计入大差和小差电流;而根据“I母带路”和“II母带路”的压板状态,决定母联电流计入I母小差还是II母小差电流。当保护处于母联带路状态时,自动将母联开关的部分保护功能(如母联充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失灵保护)退出,另外将因母联开关担负两母线联接功能而设置的一些保护功能

15、(如发生母线故障时将母联开关跳开)也同时退出。此时仍保留母联过流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功能,带路时可用作带路支路的过流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3.2.7 断路器失灵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由各连接元件保护装置提供的保护跳闸接点起动,逻辑如图3.9。输入本装置的跳闸接点有两种:一种是分相跳闸接点(虚框1所示),分别对应元件2、3、4、5、7、8、9、10、12、13、14、15、17、18、19、20的跳A、跳B、跳C,通常与线路保护连接,当失灵保护保护检测到此接点动作时,若该元件的对应相电流大于失灵相电流定值(可整定是否再经零序电流或负序电流闭锁),则经过失灵保护电压闭锁起动失灵保护;另一种是每个元件都有的三跳接点Ts(虚框2所示),当失灵保护检测到此接点动作时,若该元件的任一相电流大于失灵相电流定值(可整定是否再经零序电流或负序电流闭锁),则经过失灵保护电压闭锁起动失灵保护。失灵保护起动后经跟跳延时再次动作于该线路断路器,经跳母联延时动作于母联,经失灵延时切除该元件所在母线的各个连接元件。图3.9 断路器失灵保护逻辑框图失灵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