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56173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大气运动讲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地理复习小专题 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原理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概念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层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这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热量传输看几种辐射的作用:太阳辐射是大气最主要热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由大气的吸收作用看大气不同层面气温变化特征:近地面对流层中水汽、CO2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太阳暖大

2、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

3、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图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为什么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增强,但空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以海拔越高(同纬度地区),气温越低。说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指的是同纬度地区或某一地区随海拔增高,温度的变化情况。(2)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高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等。一

4、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高度就大。纬度低,对流层高度大;纬度高,对流层高度小。同一地区,夏季(或白天)对流层高度大,冬季(或黑夜)对流层高度小。夏季(或白天)陆地上的对流层高度大于海洋上;冬季(或黑夜)相反。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地区对流层高度大于寒流流经的地区。(3)大气热力作用与自然现象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朗的白天低云层具有反射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强,可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晴朗的天空呈蓝色、霞、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

5、明亮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树阴下、房间中无阳光直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冬季风速较大因低纬度与高纬度相比,太阳高度大且白昼长,所以南北温差大,引起风速大。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损失大。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红光的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停止的信号灯更为醒目。有经验的农民利用人造烟幕在深秋、初冬为防止蔬菜、作物被霜冻冻坏在夜晚增加了云量,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保温作用。月球上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气候日较差大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对流层气温主要受地表增热与冷却作用的影响。对流

6、层大气主要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地表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辐射量。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气温也相应出现了日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即太阳辐射最强时,由于地面储存的热量要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陆地气温最高值不出现在正午,而出现在14时前后;同理,最低气温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弱的日落时,而出现在黎明(即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它反映气温的日变化程度,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由副热带地区向两极减小。夏季大于冬季,初夏大于盛夏,因为夏至夜晚时间短,地表剧烈降温时间短,最低温度不够低。陆地大于海洋,盆地和谷地(空气不流动)大于平原

7、,沙漠大于潮湿地区,阴天(气温昼低夜高)小于晴天(气温昼高夜低)。气温日较差的极值出现的时间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后延,幅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气温的年变化月均温最高值和最低值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原因,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日,而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l2个月,如中、高纬度大陆的7月;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弱的冬至日,而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l2个月,如中、高纬度大陆的1月。由于热容量大于陆地,海洋吸热和放热都慢于陆地,因此海洋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它的大

8、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赤道上气温年较差小,中纬度地区(因为冬、夏季节明显)气温年较差较大。在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陆地大于海洋,这主要与陆地、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性能及热量等的差异有关。此外,气温年较差还受到地形(高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凹地、谷地)、植被(植被覆盖地气温年较差小于裸地)、天气(多云雨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少云雨区)、海拔(海拔愈高气温年较差越小)的影响。(3)地形与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关系山地尤其是较小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小,而高原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大,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小。 三、原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9、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分析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a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b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c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BC D(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

10、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思路导引: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断出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1)题,大气保温作用与直接相关。第(2)题,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有关;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有关;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有关;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气逆辐射()强有关。答案:(1)A(2)C2、读“我国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回答(1)(2)题。(1)关于图

11、中各城市入春日期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兰州比西宁入春日期早的原因是河水调节气温B太原比石家庄入春日期晚,因为太原地处谷地C重庆的入春日期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布规律D上海比济南的春天晚是因为受海洋影响大(2)对图中各地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纬度 B植被C距海远近 D地形【剖析】第(1)题,影响我国各地入春早晚的因素很多,南北纬度差异是重要因素,另外海陆位置、地形等也影响了个别地区的城市入春时间,综合分析各因素影响,D判断是正确的。第(2)题,森林植被可以调节气温,对各地区气温高低变化的影响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相比是最小的,故选B。【答案】(1)D(2)B3、读我国某地气温变

12、化图,回答(1)(2)题。(1)该地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2)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剖析】第(1)题,图甲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由图甲可知,该地最低月气温在010之间,所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选项四地中,东北、华北位于温带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长江中下游位于亚热带。第(2)题,甲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影响一年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太阳辐射,乙、丙两图是气温短时间变化,受冷空气、云

13、层厚度影响大;甲图7月高温主要是因为7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昼较长。【答案】(1)C(2)C 4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C阴天高温的夜晚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解析:第(1)题,根据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可知,气温越低,达到饱和状态需要的水汽量越少;露是水汽在地面凝结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的途径达到

14、饱和。第(2)题,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答案:(1)B(2)A5、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气柱质量增加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下降。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是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分别称为气压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阅读以上材料和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 。(2)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的气团密度大,气压随之升高。反之该地气压就要降低。

15、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3)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读图c,一般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 (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而有区别,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同纬度、海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季,最低值出现在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