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55427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历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分析 学院: 管理学院 学号: 11208990711 作者: 黄娟 摘要: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从胎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步步的走过, 这些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受教育经历、重要影响人、重大生活事件都对我们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1 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 1.1胎儿期:卵子在受精以后八周就会逐渐发育,胎儿在母体中开始初具人形,大约在40周之后胎盘成熟。 1.2婴幼儿期:婴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两周岁大,两岁至六岁为

2、幼儿期。婴幼儿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他们从外界不断的获取许许多多的信息。 1.3儿童期:6岁12岁,上小学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逐步学习阶段,从外界学习丰富的知识,并开始培养自己独立的生活习惯。 1.4青少年期:12岁18岁,属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开始逐渐地成熟,有自己的想法,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和问题。 1.5成年期:18岁40岁,在这个阶段,人的心理和生理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且在人际交往和家庭婚姻方面会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义务。 1.6中年期:40岁65岁,这一时期,其人生已经基本定型,而

3、且生理开始衰退,身体开始老花。但是在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上会更加深刻。 1.7老年期:65岁以上,人生垂暮之期,生理机能以及心理方面都在衰退而且变得脆弱,而且会面临死亡的威胁,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呵护。 这些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 我的人生成长阶段及每阶段心理分析 2.1胎儿期 对于这一时期,我是没有感知的。 2.2婴幼儿期 2.2.1婴儿期:在我出生至两岁的期间内,我几乎是没有记忆的,所有零零散散的记忆是父母亲回忆给我的。我是属于依赖型的婴儿,只一点尤其表现在对母亲的依赖。像所有的依赖型的一样,喜欢粘着妈妈,一旦

4、妈妈离开,就会哇哇大哭。这个时期的重要影响人母亲。 2.2.2幼儿期:两岁到六岁,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三个特点。 2.2.2.1优势偏向显现; 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便刻上了某些遗传特性,会表现出对不同事物的天然兴趣偏向。这种遗传倾向在儿童出生后最初几年环境的影响下,会以一定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这个时期我的最大影响人是父亲和母亲。我遗传到父亲的动手能力,比如会用泥巴捏一些简单的小动物、自己动手用木头做小剑什么的。有些家庭的小孩子会被约束在家里,不准出去玩,不准玩水,不准玩火,不准拿刀.而我的家庭却恰恰相反,不会限制这个限制那个。我动手能力的加强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2.2.2.2思维能力

5、发展迅速;儿童的思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幼儿期,孩子的思维开始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变。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为动作思维。从动作到动作是这种思维的突出特点。比如,一只小皮球滚到了台子下面,他马上就睡趴下,钻到台下去捡。不会先动脑筋,想办法去取。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的动作思维逐渐减少,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借助物体或表象来思考。2.2.2.3注意力进一步发展。幼儿期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注意的稳定性增强,注意的范围扩大,以及注意分配和和注意转移的提高。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越不稳定。一般四、五岁的孩子,注意力能稳定在十

6、五分钟左右,其注意的广度也有所扩大,能注意到事物的不明显部分及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这个时段,有一件重大的生活事件我开始上学了。思维能力在进入学校学习后,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在学习中,课堂上,开始对注意力分配加以控制,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2.3儿童期 在儿童期儿童心理发展大致有三个特点。2.3.1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生活的愿望,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随着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增长,父母也会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儿童独立的地担负某些简单的职责,如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等。开始要求儿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活动。儿童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很

7、大的矛盾。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 在我的儿童时期,我特别喜欢玩,各种玩,加上有学校、自己家的朋友们,为我们解决能力与愿望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个时期,重要的影响人就不仅仅是父亲了,还有老师、同学、玩伴。生活环境从家庭变成家庭和学校。从而我的生活范围更加宽广,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也变得充足,从中得到的启发也越来越多。2.3.2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龄前儿童还是受外界印象的调节支配的,很容易受外界新颖事物的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心

8、理活动,有目的、系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差的。他们一般不能给事物下抽象的定义,而只能下功用性的定义,例如:花是好看的,水果是好吃的。在教育影响下,这种特点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一般说来,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特别是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都在不断增长着,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准备了重要条件。 2.3.3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到了学前期,在教育影响下,行为的自觉性就慢慢发展起来,能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服从较远的目的,这就为形成儿童最初的个性倾向提供主要条件。这种最初的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保留它的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

9、质、道德行为,让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2.4青少年期 此期间在对待友情、亲情、爱情这三种不同的情感时,我们的心理变得更加的成熟与理智,更加分的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家庭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环境带给我们的力量与压力都在一齐增长。我们开始会想要承担起家庭的一部分责任,而且家人的言语对于我们而言不再是以前儿童时期以为的唠叨了,这些言语现在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与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的来源。但是,同样的,如果家庭给予的期望或目标我们很难达到是,就会变成一种压力。总而言之,这时期家庭是我们强大的幕后支持者。生活环境。由以前的一家庭为主,变为以学校为主。受教育经历。1218岁之间只一段

10、完整的受教育的时间,从无间断,受教育的同时,知识、能力不断给增长。我们不仅学会很多理论的知识,而且社会实践能力更是大为提高。我们的性格也是在儿童期的基础上变得的更加具有个人特色,因此我们的人物特征和性格特点变得更点鲜明。重要影响人。与我而言,给我最大影响的人出了父母以外的,就是我的好朋友以及我的高三班主任。好朋友教会我坚强,隐忍,宽容。我的高三班主任在我最重要的高三时期不断给的给予我勇气与力量,他告诉我学会相信自己,懂得挖掘自己的潜能。重要生活事件。中考和高考,无疑是最影响我的两件的大事。2.5成年期 还未成年多久,所以,正在经历.3 总论3.1 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命,我们在

11、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所持有的态度,会使我们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它或使你的思想更开阔,或使其更狭隘,或者使我们的学习与工作用途变得更加高尚,或者更加低俗。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绝对哟必要的,对于每一个人。3.2 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们都应知道,现在所做的“小事”是为今后的“大事”做准备。一旦我们将这种思想刻入我们的脑海,我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十分辽阔的沃野,是浩瀚无边的大海,反之,就会觉得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或我们正在学习这件事,只是毫无生机的衰草和茫茫无目标的沙漠。 事情不分大小,都应使出全部精力,做的完美无缺,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她的生活将一定过得满足愉快,无牵无挂。3

12、.3 学会理解和看待 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往往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实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或者我们的学科只从表象看也许是索然无味,深入其中,我们才可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幸运与否,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作人参的权利和荣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个性的独立。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使是最普通的死,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完成。小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多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论大小,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其中。3.4 主动 我们都没有义务做自己职责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一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是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结果是,你的老师、学生、老板、职员、委托人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参考文献1 邓颖.成长心理学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网络摘抄 网址:http:/ 儿童心理发展的3大特点 网络摘抄 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