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55413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选修:《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地形的变化 (试题)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12题。1关于构成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ABCD 2关于形成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C景观中,风力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D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2005年8月2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

2、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据此回答34题。3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南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C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非洲板块 4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张裂作用 B挤压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读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地质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6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和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可能存在雅丹地貌B甲可能存在柱状节理发育岩石的球状风化C乙地可能存在喀斯特地貌D甲

3、乙丙三地中应该可以找到冲击扇读五种外力作用方式关系图,回答78题。7.图中数码代表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列组合按上述顺序排列的是 ( )A B C D 8.形成太湖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B C D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911题。9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C沙洲D三角洲10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 BCD11沿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该地质中的岩石是( )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13题。 12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

4、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 (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13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燥 B地形平坦 C尼罗河流过 D植被较差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处为 ( ) A发育于山前的洪积一冲积平原 B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扇 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15从甲一乙一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一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一丙则由大到小16若丙处为黄河三角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人

5、海口处形成的 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波浪堆积地貌 C黄河人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D黄河三角洲在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17读喜马拉雅山区结构平面示意图,回答:(1)板块名称:A ,B ,喜马拉雅山脉是此两大板块 运动的结果。 (江或河)谷地是两板块之间的消逝的遗痕地缝合线。(2)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原因是 。(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后 (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B出现了灵长类C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D出现脊椎动物鱼类(4)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 。18读地球内部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是 界面,B是 界面,这一界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 。(2

6、)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 ,+ ,+ , ,C ,D ,E 。19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丘陵地区的剖面图,图中1,2,3,4,5分别代表第三纪、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的地层。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_,B处的地质构造是_(2)A,B两处钻井有可能打到煤层的是_处。(3)该地区水循环类型属_(4) 图中4所表示的地层中能否找到三叶虫化石?为什么?(5) 如果在地层3中找到珊瑚化石,可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 _。(6) 在地层_中可能找到始祖鸟的化石,在地层 _中有可能找到大羽羊齿化石。(7) 在地层5中能否找到化石?为什么? 20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

7、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甲 乙 丙(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

8、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原因。1B 2C 3D4A5D6B 7B 8D 9A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D 17(1)印度板块,亚欧大陆板块。挤压,雅鲁藏布江。 (2)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B、C (4)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地壳比较薄弱。18(1)莫霍,古登堡,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2)硅铝层,硅镁层,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外核,内核。19(1)向斜 背斜 (2)A (3)海陆间循环 (4) 不可能。因为地层4代表元古代的地层,而三叶虫则是出现在古生代的生物。(5) 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6) 2 3 (7) 不可能。因为地层5代表太古代的地层,太古代还没出现生物且变质很深。20(1)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冬季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 (2)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