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1455346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语文调研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框中。(2分)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n、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m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选自王开玲精神明亮的人) 2默写。(6分)(1)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更造崩山之音。 (列子一则)(3)太祖怒, 。 (宋史)

2、(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6)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进。 (阿累一面)3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汤姆索亚和哈克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印第安人乔、医生和波特去盗墓,乔打晕了波特,并从他身上取下一把刀杀死了医生,拿走了宝藏。B“陆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陆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是同学们“戏弄”的对象

3、,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陆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但最终秃鹤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C悟空与蜈蚣精相斗,最后请来昴日星官,用金针破金光,入观救出唐僧等人。D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这一段中的妖精是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2分)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

4、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请你说说“这火”的来历? 答: 4下列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储藏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1)第处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处成分多余,可以去掉 。(3)第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4)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调到 前。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分)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

5、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二:时下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热情并不高,都热衷于玄幻武侠、时尚娱乐类的快餐式阅读,这固然与学生学习动机有关,然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认识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一些教师在进行古诗文阅读教学时,往往采用

6、“逐字逐句翻译”的形式进行,这种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学生难有切实体会或者得到真正提升,古诗词教学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品味。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在广大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古代经典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比赛题型多样,很有趣味性,填字对句题、文字线索题、图片线索题,答题也很有成就感”;“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样的节目不咆哮、不傻乐,就用文化的沉淀感动你, 走进你心里。说是诗词的狂欢,不如说是现代人的解药。”这是节目播出后一名网友的留言。 “不管是老师还是选手还是主持人,对于古诗词都是出口成章,

7、看来我要好好学习古诗词了。”(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学生学习古诗词热情不高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请探究央视主办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的根本目的。(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7题(4分)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游园不值”的“值”意思是 ,“怜”的意思是 。(2分)7.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园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2题(共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

8、?”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普少习吏事 : 钟子期辄穷其趣: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0阅读全文,说说元方小朋友是怎样一个人?(2分) 11选文塑造陈太丘这个人物,运用了什

9、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2联系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分别说说列子和本文中交友的标准各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故宫博物院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

10、艺术的独特风格。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11、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