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54662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明(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 申骞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展开,是对炎黄子孙进行爱国教育和熏陶的语文单元。学习本单元,要在分析课文人物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自己的祖国语言不无启迪。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

2、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的爱国心声。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个性,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3、写作中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详略得当;4、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符号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3、。5、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课文枣核 (1课时)课文最后一课 (2课时)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课时)课文古诗四首 (2课时)课文晏子使楚 (2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 (1课时)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起始课)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单元课文内容。2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爱国主义,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为了敬

4、爱的祖国,用各种方式,倾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主义凯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爱国主义的篇章”,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先驱们的爱国情怀。听讲可以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如五星红旗、我的祖国等。2速读单元课文,完成两个任务:(1)本单元的5篇课文,各自从什么角度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2)你能向全班同学讲一个爱国主义故事吗?要求故事讲得生动形象,通顺流畅。要点:以物寄托思乡之情,牢记祖国语言,历尽艰险回到祖国怀抱,捍卫祖国尊严,决不投降,忧国忧民先小组讲,接着代表上台讲述,最后点评。目的是初步感知课文,激发爱国热情。合要求就行,重在鼓励,目的是拓宽视野。3明确单元学习任

5、务:请同学们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大致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学生先独立思考,后集体讨论,做到基本一致。参见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枣核(1)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2体会朴实语言中包含的海外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爱国诗词文章。1导入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月是故乡明”,难道现实生活中,月亮真的就是故乡才更明亮吗?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爱国,在许多大家看来应该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小事也能写出轰轰烈烈的爱国情感。不信的话,请大家读一读萧乾写的枣核吧。这句话诉说的是对家乡的一种深切的感情。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

6、,诗人抬头望月,遥想自己在家乡赏月的情景,更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2整体感知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3个任务。(1)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3)围绕枣核,概括出文章的结构。读课文,作讨论,后明确。(1)作圈点,排疑难。(2)枣核(3)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3研读课文(1)具体说来,这些事情是如何融为一体的?(2)文章以“枣核”为题好在什么地方?枣核是全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吾乡吾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7、。4细读课文枣核是一篇朴实中见深情,平淡中显奇妙的华人思乡文章。这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听讲51、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2、“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1、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6研读510段,品析下列问题。1、“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

8、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课文中从哪几方面来写它的呢?2、文中写“美丽的山城”、“漂亮的小楼”、“精致的花园”、“美满的家庭”,是不是离题了?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文章是用中国化的景物、独特的人物语言,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我们分析课文时是恰好相反,是透过具体的描写,来得出概念。不仅没离题,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因为照理说越是家庭事业如意,越应该无忧无虑,心满意足,这样就更反衬了美籍华人朋友思乡之苦之切。7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黑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

9、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1、“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8拓展文中很多的词语、句子能体现出浓浓的爱国之情,你能从其他的诗词文章中找到这样的例子来赏析吗?5

10、布置作业(1)完成探究练习二(2)归纳“语言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的常用方法。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最后一课(1)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的要素,理清故事的情节发展。 2学习课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领悟文章蕴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一的领土,法兰西人民奋起反抗,著名作家都德参加战争,写下了一曲爱国主义德赞歌最后一课。听讲2请大家借助资料,查阅作者身份,以及本文的时代背景。争相表述自己所查询到的情况。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用卡片检查字词。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11、?(2)梳理文章思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鲁士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小弗郎士为线索,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开。小说从“我”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课前上课下课)4局部解剖1、 上课之前,教室气氛与平日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1、纷纷从文中找典型句子。(1) 气氛;平日,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连街上也能听到;最后一节课,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德严肃气氛。(2) 学生:平日,上课前,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最后一课,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

12、上了。(3) 老师:平日,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大桌子上紧敲着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很温和地叫他快坐好。2、 小弗郎士本是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给同学听听。3、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在于韩麦尔先生的影响,他的爱国又体现在那些方面呢?2、从文中找出句子,谈理解。3、再读课文,从中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语句。如:(1)穿上礼服表示敬意。(2)老师的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体现了民族责任感。(3)赞美祖国的语言。(4)“恨不得”“一下子”(5)

13、用尽全力写“法兰西万岁”。5布置作业诵读课文,感受爱国之情。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最后一课(2)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之情,这节课让我们来具体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它为什么被称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呢?听讲2再读课文,品析下列句子1、“又出了什么事啦?”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3、“我的朋友们,我我”学生活动,交流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理由是什么?(2)文章是如何来塑造你最喜欢的这一人物的?请具体分析。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活动,交流喜欢谁都行,关键是说出理由,分析透彻,受到启发。4体验拓展以小弗朗士的身份,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环境、心情等。发挥想象,各显其能。5布置作业续写训练。要求题为最后一课,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