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4626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理解并学会应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并侧重考查产业转移的方向、原因及转移后对转入转出区的影响。二:我的预习1、阅读教材P87第二自然段,说出什么是产业转移?1、 阅读教材P87第一个框题内容,思考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三:我的疑惑四:典型案例【例1】诺基亚手机工厂,将生产任务移至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国。下图为芬兰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生产厂家分布图。回答13题。 1.

2、手机芯片生产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2.该公司在中国北京和广东投资手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原材料 庞大的市场 廉价的劳动力 先进的技术A. B. C. D.3.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产,德国手机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手机工业生产的快速稳定发展B.钢化塑料工业发展迅速为手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C.电子工业、通讯业发展迅速和市场前景广阔为手机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D.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便于产品的对外运输【解析】1手机芯片的科技含量较高,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2 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

3、及广阔的市场是吸引跨国公司的有利条件。3 德国工业发达,能够为手机制造业提供很好的生产协作。【答案】1D 2B 3C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制糖业、罐头食品业 服装、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 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1)珠三角产业转移接收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2)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3)简要评价珠江三角洲产业转

4、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原料、劳动力、地价。(2)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导致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利润下降;珠三角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3)对迁入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可能加大环境污染程度。对迁出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轻环境污染。对整个区域: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五:迁移案例(2014海南卷)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

5、成13题。1、在图示模式中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六:我的收获一 地理坐标统计图解析技巧1二维坐标统计图2平面正三角形的坐标统计图七:牛刀小试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国家政策 环境污染A B C D2美国把许多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6、主要是为了( )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 B C D3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C第二、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B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 国际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C改善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的环境质量D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5

7、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ABCD6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提供了条件B日本自二战后,已经历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四调整C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不可能使产业升级的时间缩短D产业转移可促使经济水平相同的

8、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读某类型产业迁移过程图,回答79题: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等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后期7符合上述产业转移的工业类型是A技术指向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动力指向型产业8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污染严重 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C我国服务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9.关于这种产业转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利于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导致迁入地失业人口增加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加剧迁出地的环境污染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建厂的原料

9、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回答1011题。10三家企业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共同原因是A环境效益的需要B新产品开发的需求C扩大占有中国市场D追求更高的利润11图示外资与港资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引进国外与香港地区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 安置劳动力,扩大就业机会A B C D12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海外投资分布图。读图分析: (1)日本在北美和西欧有大量的投资,其原因是这两个地区具有 等优势。(2)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投资主要原因是 。(3)日本在拉美地区投资是因为 。(4)日本在西亚与北非地区投资主要集中在 等国家,这是因为 。 (5)日

10、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很少是因为 13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990年产品流动方向2000年产品流动方向2000年劳动力流动方向1990年劳动力流动方向(箭头粗细表示销量大小)墨西哥城内销出口上海出口内销(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八:能力提升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1-2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

11、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图4中、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4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34题。 3国家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4图中、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B. C. D.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5 该企业的产品最有

12、可能是:A 飞机 B 运动鞋 C 计算机 D 精密仪器6 关于该产品的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A 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B A国始终大量输出该产品C该企业付给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7 该企业最适宜在下列哪个国家开设新的生产工厂:A 马来西亚 B 利比亚 C 沙特阿拉伯 D 意大利(08年全国1卷)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8-10题。8.图中、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9.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