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3674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学习目标定位1.能结合实例对某区域城镇的合理布局提出建议。2.了解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其意义。一、城镇合理布局与联系1城镇合理布局(1)意义:合理的城镇布局,可使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具有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影响因素:区域发展的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经济基础、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2区域城镇体系(1)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分类:城镇规模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城镇空间体系。(3)构成条件a在地域上邻近,

2、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b具有稳定的社会经济联系和明确的合理分工。c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整个系统内的等级系列。3以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为例理解区域城镇体系的内涵体系含义长三角地区等级体系区域内城镇的规模及所起的作用上海为第一级核心,南京、杭州为第二级,依次分为五个级别职能体系区域内各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的作用与任务上海为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杭州、南京为次级地区综合服务中心,苏州等为制造业中心空间体系不同规模、不同职能城市的空间距离和组合长三角地区正形成比较成熟的城镇空间体系二、城乡协调发展1城乡间的不协调现象现象原因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

3、转移污染劳动力转移不畅城乡间人口流通不畅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资源缺乏统筹安排2.城乡协调方法(1)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2)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3)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4)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3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1)苏南模式。(2)温州模式。(3)晋江模式。(4)宝鸡模式。(5)诸城模式。思维活动1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有何区别?答案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故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2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是怎样的

4、。答案第一级别为特大城市上海,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全国性中心城市,为本区域城镇布局的核心和经济文化中心;第二级别包括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为本区两翼(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三级别为苏州、无锡、宁波等大城市;第四级别为常州、南通、镇江、湖州、扬州、嘉兴、绍兴等中等城市;第五级别为其他小城市和卫星城市。总体来看,各级别城市之间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指标,都呈现出“渐变”的梯度等级,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等级规模体系。探究点一城镇合理布局与城镇等级体系探究活动读“某区域两级别的城市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_,职能为区域的_。(2)就城市的职能而言

5、,_城市的职能多,且包括了_城市的全部职能。(3)就城市服务对象辐射范围而言,_城市服务对象多,辐射范围广。(4)如果在图示区域范围内设立适当的中、小学,_的数量多些,理由是_。(5)A、B两城市间是否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联系?它对周边及沿线地区会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A综合服务中心(2)AB(3)A(4)小学小学的服务范围小(5)不是。A、B两城市规模不一,职能和分工不同,必然存在有:管辖(或彼此隶属)的关系;生产协作关系;市场流通网络关系等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能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高级中心城市带动低级城镇,同时又能促进周围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A、B两城市的等级要从城市的规模大小、职

6、能及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来考查。A城市规模大,位于主要公路沿线,所以级别高,辐射范围广,服务对象多。区域内较小城市分担较大城市的部分职能,两城市之间合理分工,通过交通有机结合,联系密切。反思归纳不同标准下的城镇体系分类及城镇合理布局(1)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有不同类型的划分体系,总结如下:区域城镇体系划分标准分类城镇规模体系人口、用地、经济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城镇职能体系城镇在一定区域的各种职能组合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产业联系综合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特区城市城镇空间体系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地理分布情况

7、以及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城市群、城市带、区域城市网络体系(2)要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应各级规模城镇并存,城市规模越小,数目越多。各类职能城镇并存,实现城镇职能互补,并按照一定的模式实现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需遵循的原则是:大中小城市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促进周围乡村发展。思维拓展城镇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区域城镇体系由点(相关的城镇)、线(联系通道)、面(相应的辐射范围)等多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某一要素的变化,如新交通线开通,会对城镇的发展产生影响。(2)层次性:全国性的区域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体系等,呈现出一定的

8、等级。(3)动态性: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内各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往往受到来自地区内部、外部的复杂影响,导致区域城镇体系的动态变化。迁移应用1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2)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C处和处 D处和处答案(1)B(2)A解析组团式城市是在城市市区及近郊范围,组成城市功能整体的各部分,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散并相隔一定距离的集中功能区团块,通过便捷的交

9、通连接形成的一个城市实体。(1)组团式城市各部分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故A、C错;城市各部分内部主要功能区相对齐全,所以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故D错;各部分之间有林地相隔,避免了集中布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故B对。(2)物流园区占地广,需要有较低地价的土地;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物资的集散。处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交通条件优于处。化工园区对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水体污染与大气污染。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市区地势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处位于郊外,地势较市区低,且处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故选A。探究点二城乡协调发展探究活动分析下列城乡协调成功模式,

10、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城乡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发展?(2)江苏苏南城乡协调的成功是利用当地邻近_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是_。这种方法即是从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3)福建晋江是利用当地是_的优势,从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4)从三种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可以看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根据当地_、不同的_选择不同的_,实现城乡协调。答案(1)由于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不协调的现象,所以我国要进行城乡协调发展。(2)长江三角洲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

11、系(3)侨乡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4)实际状况发展基础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城乡协调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本题中提供的城乡协调模式与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密切联系。城乡间要协调发展,是因为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等等不协调的现象。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强化科学管理。从三种成功模式看,江苏苏南和浙江温州都是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的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而福建晋江模式是从企业的联系及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的。反思归纳城乡协调发展指导思想以协调的理念为指导,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最终消除

12、城乡差别内涵城乡关系融洽;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配;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都获得最大的满足措施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思维拓展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1大、中、小城市与镇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镇各司其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每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都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相互结合的网络。每一座城镇的规模都反映腹地范围的需要。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一般高于中小城市。我国历年公布的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20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高于其他级别城市。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的效率越高。大城市集中全国文化、艺术、科技队伍的精

13、英,是全国文化的心脏。2我国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 迁移应用2下列有关浙江温州城乡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扩大了城乡差距B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振兴C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完全融洽D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通过城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配答案BD解析浙江温州的城乡协调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通过家庭兴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形成了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承接了县城的部分职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如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条件,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振兴。1

14、有关区域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有机结合B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等级体系和职能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C完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处不大D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区域城镇体系概念的理解。区域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完善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23题。2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3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