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53492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0.94%0.03%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氧气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钢宇宙航行等氮气超导实验车化工原料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液氦冷冻机等3.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空气保护: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2)危害: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3)防治

2、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三纯净物混合物5.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钠( )等。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7.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盐水(由食盐( )和水( )两种纯净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气(由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如碳酸钙( )、

3、硫酸钠( )、高锰酸钾( )、氯气( )、氮气( )等。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课时2 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写出你所知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几个化学概念:(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表示为:ABE(简称“多合一”) 请写出五个化合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3)缓慢氧化: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的不发光的氧化反应。如呼吸、钢铁生锈等。有热量放出。(4)氧化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物质空气中氧气中磷产生大量白烟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方程式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山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方程式木碳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蚀的气体反应方程式铝箔很难燃烧

5、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反应方程式铁丝不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反应方程式课题3 制取氧气1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a.2H2O2 MnO2 2H2O+ O2请指出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 ,反应条件是: ,生成物是 MnO2在该反应中作 。它的特点是,虽然参加了化学反应,但其 和 不变,其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 。b.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画出该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并标明仪器名称:2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6、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C(简称“一变多”)。请写出五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粗盐 C.生铁 D.纯碱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

7、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洁净的空气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铜 自来水 硫燃烧后的生成物 液氧 电解水后的生成物5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做细铁丝在下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6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

8、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而采取的两个主要措施是_和_。8、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红磷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

9、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_。(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填“能”或“否”)。理由是_。9、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生了下列情况,在空白处简要地写出由于实验操作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2)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_。10、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下,试判断A、B、C

10、、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F_11、在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五种气体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单质是(均填化学式)_;有毒的是_,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三、实验题(5分)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按下列要求填写内容。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 2、制气体前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_3、写出在实验中除加热和正确使用酒精灯之外的两条导致实验失败或影响结果的注意事项:_ _ _ _ _ _4、在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氧气收集的速度很缓慢,其原因可能是(写两条): _ _5、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通过一

11、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E. 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注射器ba丙乙甲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学案灵武市新华桥学校 李文玉复习重点1.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的防治2.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3.化

12、合反应的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一、主要知识内容回顾(一)空气1、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成分一般比较因固定,按体积计算为: 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 空气的保护(1)、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大类,即和,(2)、加强环保意识,消除污染源,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方法:防治烟尘主要是改变燃料结构,用气体烯料代替固体燃料,对产生粉尘的工厂要安装除尘装装置,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工厂废气要经脱硫脱氮等处理后再排放。(二) 氧气3、 氧气的性质O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2是的,密度比空气稍,溶于水,降温可变成色液体和雪状固体。(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